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颜恒 《垂钓》2002,2(5):9-14
2000年5月27日~6月24日,我与钓友连续5个双休日到距县城50公里的山区水库黑所游钓。不仅饱览了大自然的迷人风韵,而且体验了挥竿垂纶的无尽欢乐。那个儿大体肥的野鲫,那色彩绚烂的锦鲫,那断我数线、折我数钩、脱我数竿的狂鲤,都让我心旌摇荡。所有的生活仿佛都已浓缩到这山之净水间,锁定在这彩漂升降的一刹那……这一次我共钓获鲫鱼283尾,平均尾重150克,最大一尾550克;上钩大鲤15尾,因钓组线细钩小竿软,仅擒获500克~2000克的6尾;意外钓获五彩锦鲫108尾,最大一尾玉色鲫重350克。  相似文献   

2.
断竿擒大鲤     
王亮 《中国钓鱼》2003,(4):27-27
去年10月3日天气晴好,一早,我直奔济南市郊的青羊峪水库。前两天,我曾在这里钓到9尾大鲫鱼和两尾白鲢。  相似文献   

3.
秋心 《钓鱼》2005,(11):22-22
我初涉钓鱼不久,且年龄尚小,没有参加过任何钓赛,也没做过任何有关实心尾、空心尾和剩余浮力的实验。钓鱼的时间也很少,因而没有太多经验。在这里,斗胆就实心尾、空心尾和剩余浮力的有关问题和各位老师商榷。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相似文献   

4.
谷晓林 《垂钓》2005,5(11):45-45
浮标的标尾有软、硬之分,到底这两种标尾有什么不同?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特意找来一支7目软尾浮标的标尾,又找到一支硬尾浮标,将其标尾也截成7日长短后再进行深加工,将其粗细规格、目数高低改成与软尾一致。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在自家鱼缸里开始做对比实验。最终以鱼三死数伤的代价,得到以下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5.
沈凡 《垂钓》2004,(8):22-23
几年前,我只身一人,用自制的钢丝卡钩在两个多小时内钓获4尾青鱼,总重为49千克,其中最重的一尾为21千克,在家乡的钓友中传为美谈。现在我就将卡钩的制作方法及钓鱼经过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李鸿兴 《钓鱼》2005,(11):28-28
非常高兴,张铨老师能关注本人写的《实心尾、空心尾与剩余浮力》一文,并写了《再谈实心尾、空心尾与剩余浮力》刊登在本刊2005年第4期上。就文中张铨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再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7.
汛期多洪水,野河水位深水,面大,鱼类分布稀疏,尤其是大体型鱼不易钓取。翻开我的钓鱼史,鲜能找到涨水期间钓上大鱼的记录。然而,去年立秋的前一天,我意外收获到7尾鲤鱼,并且其中的6尾几乎是连竿钓中的。这次钓事告诉我一个信息——钓鱼这活儿,一切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闻历 《中国钓鱼》2006,(4):44-44
今年赴美国田纳西州探望一位老同学。老同学知道我平时喜欢钓鱼,就投其所好了一回。这天他特地请了假,请我去甩甩竿。早餐后他带着我出门,坐上了他的私家车。出门后约5分钟时间,汽车停在了一家渔具小超市门前。他说:“首先得把钓鱼的准备工作做好。”他在该超市里选购了两尾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袖珍鱼。我问他:“买这干嘛?”他笑着说:“这就是钓饵呗。”说完,他要我仔细看看,我睁大眼睛打量着并抖动着手掌里的这尾袖珍鱼,软软的身躯能自由地晃动,圆圆的小眼珠眨巴着,特别是浑身一片片的鱼鳞,不时地闪烁着光泽、散发出缕缕腥气。嘿,这不就是一尾鲜活的真鱼吗?老同学这时打趣道:“老兄,今天咱俩就靠这两尾假鱼去钓真鱼了。”  相似文献   

9.
很多钓友都认为硬尾漂比软尾漂灵敏。为什么灵敏呢?大家在认识上的分歧小小,争议比较多。我在垂钓中使用硬尾漂的时候不多,认识不深,但看了《中国钓鱼》杂志发表有关文章后,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钓友们商榷。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读者江绍华来信称钓到一尾不知名的鱼(见照片),他认为是黑鱼和鲫鱼的杂交品种,我认为它是会筑泡泡巢的圆尾斗鱼。  相似文献   

11.
颜恒 《中国钓鱼》2005,(12):64-65
2002年,一个我难忘的冬季,先是于初冬11月几度在彝乡蚂蝗沟钓出畅快。再到了12月,转场至壮乡黑善水库,更是钓出了我多年不曾有的辉煌:1日中午至傍晚,初钓黑善,晴空万里,获大鲫和少量湖鲤共39尾,萤13.5千克;7日再钓黑善,多云天气,又获大丰收,获湖鲤和少量大鲫共43尾,重14千克;14日三钓黑善,天阴欲雨,获27尾大小湖鲤和3尾大鲫,重达17.5千克。  相似文献   

12.
琥珀鲫鱼     
杜甫存  白华 《垂钓》2008,8(2):58-60
一晃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两尾被我从冰面上踢下来的冻鲫我仍然无法忘怀,它们死了、消失了,却活在我心里……  相似文献   

13.
放生红鲤鱼     
邹思全 《垂钓》2008,8(4):71-71
前年初夏,我在云蒙湖钓鱼时,钓上一尾通体橙红的纯种红鲤鱼,重达千克左右。它体型优美,呈流线型,颜色鲜艳,十分惹人喜爱。我本想把它放回水中,可心里实在舍不得,于是把它带回家,养在家中的水泥池里,池里还有几十尾观赏五彩鲫和金鱼。红鲤鱼逐渐适应了环境,开始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4.
泰山石 《钓鱼》2007,(1S):57-57
月亮湾位于安宁县,依山势截坝而成,因其自坝头向两侧放射出两个坝尾,形似月牙,故在下不揣冒昧,起名为月亮湾。时值公元2006年1月14日,云盟大部队一行14人,黎明时分赶往该库。小虫、云南溪、东方等钓友杀向大坝东侧的坝尾,我、钓迷、小穆、罗二在南边坝尾。  相似文献   

15.
猎鲈日记     
陶世君 《垂钓》2009,(10):67-69
手提大鲈鱼的我自是春风得意,老黄提议拍几张照片留念……我微笑着咬住竿柄,托起那尾足有七八斤的大鲈鱼,眼神瞄准镜头后,“咔嚓”一声,我的笑容很甜……  相似文献   

16.
柳岸 《中国钓鱼》2017,(1):36-37
海堤位于银滩东侧约800米处,此时堤上已有六七个北海钓友正在挥竿钓鱼。我们来到一老者身边,老何用广西白话问他鱼情和收效,老人提起鱼护让我们看,护中已有10来尾龙冠、马头和黄尾,尾重多在1斤左右,其中一半是黄尾。老何指着我说:老杨,认识一下这位韦师傅!握手之后,老韦说:  相似文献   

17.
四钓石门     
水淼 《垂钓》2006,6(7):68-69
每年的两个黄金周都是最适宜出钓的日子。今年五一劳动节,我和三位钓友出钓了五天,其中有四天是在石门水库,共钓获大鲫4尾、鲤鱼35尾,小过了一把钓瘾。节后回忆写成此文,与钓友共享。  相似文献   

18.
年12月18日,星期天,阳光明媚,微风,气温0~14℃。上午9时我与两位钓友驱车前往古田县城郊的翠屏湖鲤鱼湾垂钓。我选好钓位,用爆炸钩上自制糟食、尾钩挂小河虾,连续打出5支海竿。当准备打第六支竿时,发现靠左第二支竿竿尖颤抖几下后松线,随即提竿收线,只见一尾重约30克的翘嘴挂在尾钩上,真让我扫兴。换饵时,又见左边第一支竿颤抖几下,心想可能又是小翘嘴鲌闹钩,未于理睬。约过了5分钟见竿尖小弧度缓慢下弯,又慢慢弹回,凭我十多年的垂钓经验判定是鳜鱼在咬钩了。我屏住气蹲守竿旁等待时机,心想千万不可太早提竿,因为鳜鱼第一口咬住小鱼的身体,含在口中尚未吞入,若此时提竿钩挂不住鱼嘴。  相似文献   

19.
尚立和 《钓鱼》2005,(18):30-31
河南钓友王现峰先生发表在《钓鱼》2005年14期《论标尾》的文章,笔者认真地拜读了多遍。王先生是位很有修养的人,该文坚持《俺也说说鱼标尾》的观点(见《钓鱼》2005年第7期以下简称《俺也说标》)而没有对笔者针对《说标尾》的不同观点而写的《配重与标尾自重之我见》(以下简称《我见》,见《钓鱼》2005年第11期)一文表示赞成或进行批驳,而是“感谢”笔者的异议,“真心感谢”,笔者认真读了我的拙文,只是不动声色地叙述新设计的实验及实验结果,正是这个实验结果,让笔者思绪万千,激发并坚定了笔者写此文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浅滩六斗鲤     
颜恒 《垂钓》2005,5(3):54-55
我的家乡滇南四季如春,到了冬天出钓依然可以有好的收获。在我漫长的冬钓生涯中,最让我难忘的是2002年,我在那年的12月1日那天,在黑鳝水库,从中午钓到傍晚,获大鲫和少量野鲤共39尾,重13.5千克,实现了级跳;于7日再钓黑鳝,在多云的天气下,又获大丰收,获野鲤和少量大鲫共43尾,重14千克,又破了6天前的纪录;在14日三钓黑鳝,在天阴欲雨、水库捕捞的特别情况下,再遇绝佳鱼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