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摆臂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调节步频和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错误的摆臂则会使跑的动作紧张、不协调,破坏跑的节奏,以致过早产生疲劳,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摆臂技术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短跑摆臂的方法:手臂肘关节的弯屈度约为90度,摆动的方向与跑进的方向一致,肩的转动与两臂动作协调,向前摆时手与下颌齐平,后摆时大臂与地面平行,摆臂时两手呈半握状或手指自然伸直。要求:头部正直,两眼直视前方。颈肩放松,前后摆动,轻快有力,均以肩…  相似文献   

2.
王立新 《中华武术》2007,(12):48-49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掌握和提高短跑专项技术和成绩的重要手段,是初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快地掌握短跑技术所采用的主要练习方法。常用的专门性练习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练习与短跑技术动作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紧密。跑的动作结构包括腿部的后蹬、摆动、着地缓冲动作、上体姿势和摆臂以及髋部动作,是支撑与摆动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其动作过程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前摆。笔者通过对短跑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对短跑专门性练习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摆臂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调节步频和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错误的摆臂则会使跑的动作紧张,不协调,破坏跑的节奏,以致过早产生疲劳,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如何进行摆臂技术的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田径业余训练中,人们往往只将跨步跳作为一种提高腿部力量的训练手段,而忽视了跨步跳练习对提高短跑技术的实效。从完成动作的形式来看,跨步跳过程中所形成的后蹬、前摆、“趴地”及大幅度的单摆臂动作,都和短跑技术的要求一致。因此,在短跑练习中只要合理地利用跨步跳练习,不仅能达到提高腿部力量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跑的技术得以完善,逐渐形成合理的跑姿。   笔者在近两年的短跑训练中做了这样的尝试:将短跑训练者按同等水平分为两组,一组以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及车轮跑练习作为提高技术的专门性练习;另一组则以跨步跳…  相似文献   

5.
放松技术在100m跑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00m跑中腿部环节动作的放松、摆臂动作的放松和全程技术中的放松技术进行阐述,认为放松技术不仅使100m跑技术更合理化,而且更体现了技术的节能化。  相似文献   

6.
短跑要强调摆臂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摆臂动作的作用1 正确的摆臂动作 ,能保持身体在跑动中的平衡。2 正确的摆臂动作 ,能加大摆动腿的摆幅和提高后蹬腿的蹬伸速度和力量 ,对提高步长有着重要的作用。3 跑的过程中 ,身体、手臂和腿部动作是一个协调统一整体 ,由于摆臂动作和腿部动作是同步进行的 ,因此 ,正确的摆臂动作可以提高步频。二、摆臂动作的要领1 摆臂的轴心 :是以肩关节为轴心。2 摆臂的方向 :上臂带动前臂 ,屈肘前后摆动 ,前摆时手稍向内 ,后摆时 ,肘关节稍向外。3 摆臂的幅度 :前摆时手不超过人体中轴线和下颏水平位置 ,前摆结束时 ,肘关节角度为60~7…  相似文献   

7.
对短跑技术中摆臂姿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对改进、提高短跑速度从步频、步幅、后蹬、摆动上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手臂摆动时到底是半握拳式好还是自然伸直好?一般教科书认为,摆臂动作应是半握拳式。文章通过对短跑技术进行力学分析后认为,在短跑运动中,手指在摆臂过程中应保持自然伸直为宜,自然伸直手指摆臂姿势优于半握拳姿势。  相似文献   

8.
1.摆臂技术摆臂时,因肩部过于紧张使摆臂技术所要求的动作逐渐变形而导致整体技术动作变形。这是因为要求快速的用力摆动所致。而我们知道不正确的摆臂技术将影响到躯体的腿部的正确姿势和技术动作,解决的办法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在保持适度紧张的情况下,用放松的心态和动作去完成持续快速动作的能力。练习时要用的口令有“肩放松”、“轻快点”、“要快,但是要放松”等。2.途中跑跑到途中跑前阶段,躯干前倾角变换突然(上体突然抬起)。引起这种突然变换的原因有力量差;对突然变换角度给短跑整体节奏带来的破坏认识不足等。实际上…  相似文献   

9.
摆臂动作在途中跑中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当我们学习《短跑运动员摆臂动作的运动学分析》一文时发现手臂在异侧支撑腿的支撑时期出现了角速度和长度有变化现象。而这一现象又给我们进一步揭示跑的原理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短跑是人体摆臂与下肢蹬摆快速交替配合的动作。因此摆臂与下肢动作同样是跑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人们对跑(尤其是短跑)摆臂动作的研究是不够的。本研究是以世界高水平的短跑运动员为对象,研究他们途中跑阶段摆臂的生物力学特性,为正确的认识与掌握摆臂动作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总数28名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员为本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身高(平均)178.4厘米,体重(平均)72.4公斤,年龄(平  相似文献   

11.
在跨栏技术中,起跑至第一栏,栏间跑及终点冲刺跑中的手臂摆动基本与短跑中的摆臂动作一样:有力地前后摆动(前摆时肘的角度在60°左右,后摆在100°左右)。而在跨栏步技术中,由于摆动腿、起跨腿特定的技术要求而使手臂摆动这个细小环节显得很重要。因为它不仅平衡着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着  相似文献   

12.
在短跑技术中,摆臂技术是跑的完整技术的重要部分,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和后蹬力量的大小。所以,正确的短跑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基层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容易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正确的摆臂模式并付诸于训练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孙延军 《中华武术》2006,(11):17-17
正确的摆臂动作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加大腿部的蹬摆效果。因为上下肢的摆动是协调一致的,所以要想提高步频,必须加快上肢的摆频。正确的摆臂技术在长距离跑中尤为重要。长距离跑项目中能量消耗大,谁的技术合理,谁的能量使用就越经济。而正确的摆臂动作能防止躯干沿纵轴转动,减少能量的消耗。 正确的摆臂技术是:两臂在身体两侧,大小臂成90。角左右,肩关节,腕关节放松的条件下前后摆动。大小臂折叠的角度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但摆臂的方向应该是前后。 下面是两种错误的摆臂动作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步频的训练 1.狠抓技术动作来提高步频①重视摆臂动作的技术和摆臂频率。跑是全身综合运动,摆臂能帮助加快步频。②腿部要注意折叠紧(缩短摆动半径),摆动快、下压着地积极,蹬地迅速有力,后蹬方向要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速度滑冰中摆臂动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摆臂在维持人体平衡,带动腿部动作加快频率和加大侧蹬冰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析高速摄影测量的结果可得出:摆臂动作和腿部动作的运动学曲线(肘关节角度——时间曲线和膝关节角度曲线)相对照可以作为判断动作技术完善与否的手段之一,摆臂动作与腿部动作协调性好,有助于充分发挥摆臂的维持运动中的人体平衡,通过加快摆臂的频率来带动腿部动作的频率和有效的增大侧蹬冰力的作用;训练中应重视摆臂动作的训练,使摆臂动作与腿部动作高度协调,以提高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剖析短跑不同阶段摆臂的合理技术,并阐明了合理的摆臂技术调节跑的节奏和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宏 《中华武术》2007,(8):44-45
摆臂是田径项目中最简单的技术动作,也是跑的基础技术环节。其正确的摆臂技术对提高跑速的贡献是有定论的。任何违背运动科学规律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比赛的失败。跑时的两臂左右摆动就是违反跑的科学性的错误动作。以下是笔者在训练中对左右摆臂错误动作的认识及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短跑技术教学中,常采用小 步跑等专门练习,目的是体会跑的 技术动作要领,纠正错误动作,发 展腿部力量和加快跑的动作频率。 现行高等学校田径教科书上小步跑 的动作要领,经长期实践证明基本 L是可行的,但由于表述上的过于 严密和规范,使得初学者做起来容...  相似文献   

19.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要求与短跑运动员有很大的区别,跳远的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跑的快,而且还要放松和准确,以便为起跳做好准备。因此,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该与短跑运动员有所不同。可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在中小学的业余训练中,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与短跑运动员基本相同。根据我们多年训练的体会,中小学跳远运动员在速度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跑的技术、跑的距离、跑的准确性以及跑的加速能力等几个方面。一、跑的技术我们在中小学跳远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时发现,有很多人跑的技术动作不正确,或跑的技术动作不符合跳远助跑技术的要求。比如摆臂…  相似文献   

20.
短跑是开展比较早的田径项目之一,使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程度的工作,从生理学上讲,短跑属极限强度运动,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是发展速度素质最有效的手段,速度素质在学生各级田径竞赛和达标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跑得好,跑得快,必须重视摆臂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