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校高中学生急救培训现状与需求,为开展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德清县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培训需求,了解途径及喜欢的培训方式,结果采用率的构成比进行直观分析。结果:有29.6%的学生未接受过急救培训;67.0%的学生希望得到急救培训;65.9%的学生从老师处获得急救知识;70.5%的学生喜欢理论讲授+观看教学视频或老师示范操作+学生课堂操作练习的培训方式。结论:高中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需求愿望强烈,过往急救培训的状况欠佳,学校应针对在校高中学生大力开展急救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听障中职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来指导听障中职生加强自我保护。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自拟急救知识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45名听障中职学生予以调查。结果:只有33.33%的学生接受过卫生急救培训及对急救知识感兴趣;掌握最多的急救知识分别为急救电话、止血、中暑、火灾等;学生急救知识主要来源于医生、护士的讲解(57.78%)、电视、网络等(53.33%);结论:听障中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程度较低,还需采取各种方法有效提高其急救知识及救助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十堰市医学院大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认知情况,以及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到大四共4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中51.34%的人接受过急救培训,33.09%的人主动系统地学习过急救知识,仅0.73%的人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全面。结论:医学生自主学习急救知识能力差,对急救技能掌握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急救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视,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并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体联动"急救培训模式对中学生灾害应急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湖州地区的中学生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培训,实验组患者采用"三体联动"急救培训模式干预,两组学生均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后两组学生灾害急救知识情况,应急操作技能;结果:两组学生灾害急救知识情况,应急操作技能掌握均有提高,实验组学生灾害急救知识情况,应急操作技能掌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体联动"急救培训模式在提升高中生灾害急救知识情况,应急操作技能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医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掌握程度,进行现况调查及分析,为提高中医药大学学生的急救知识及技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共474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培训,7.59%的人参加并取得急救证,12.0%的人参加过正规培训,40.3%的人参加过业余科普,40.1%的人未参加。结论:中医院校医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要急救知识与技能并重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蓉 《现代情报》2013,33(3):119-122
本文从知识管理概念及功能入手,引入培训过程中的知识转化,对比员工培训中的知识转化层次及场理论,探讨知识管理与企业培训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知识生命周期的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转移的过程构建知识转移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作用的模型,认为加强知识型员工的招聘,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等,可以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知识管理概念入手,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流程以及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知识管理与企业培训的有效整合,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静宇  彭应军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26-127,137
当今时代,公司大学已经成为企业培训员工的先进教育模式。文章系统回顾并分析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等知识,并基于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公司大学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知识分类理论、知识转化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等知识管理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成熟的知识管理技术和方法为支撑,探讨了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制度管理、研发管理、运营管理和教育培训管理.构建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8)
为了挽救生命和减少丧失劳动能力,院前急救的主体性、水平和质量至关重要,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是这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在我国,急救工作起步较晚,医疗资源匮乏,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公众的急救能力,降低突发事件的事故率和伤病率,已成为公众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在高校培训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全民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企业知识管理新热点:知识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课题.在企业知识管理的大背景下对知识网络的起源、概念、内涵、特征进行梳理回顾,为我国企业进行基于知识网络的知识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的企业知识共享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之间、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学习,还包括企业问知识资源的相互利用.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共享的新特性后,结合知祝网格思想,提出了Web环境下实现企业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为企业间知识资源的相互利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蒋永康  梅强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69-177
对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定量研究.首先提出知识转移三阶段模型,包括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接受者知识吸收度和交互情景3个知识转移粘滞直接影响因素和1个间接影响因素社会资本网络,采用鱼骨图法确定各因素及其层次关系,然后导入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一致性评价,计算各层次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到排名前4位的是转移意愿、接受意愿、转移能力和吸收能力,社会资本网络的中心性排名第5位、结构洞排名第9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激励机制、市场机制等措施提高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是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关键,设计和优化知识接受者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同时应注重通过多开展培训、讲座和现场指导等手段来提高双方的知识转移能力;此外,要充分利用知识转移双方、科技中介的社会资本网络来降低知识转移粘滞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嵌入视角下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嵌入特性入手,分析了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的主要类型:关系嵌入型知识流动、结构嵌入型知识流动和文化嵌入型知识流动.这些抽象的知识流动类型主要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专利、技术秘诀的转让、市场调查以及非正式交流等具体的方式进行.由此,提出建议:要促进知识网络组织内的知识流动,政府应提供政策与制度支持,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并与企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等组织展开多层次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知识破损”这一隐性知识转移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简要评述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认知、行为及技术3个层面全面考察隐性知识转移中知识破损的原因,发现知识偏差、转移意愿与接受意愿、双方互动以及转移渠道等都会引发知识破损的产生.在产学研背景下,知识破损的发生,会使得隐性知识无法有效传递,影响接受方吸收隐性知识,阻碍产学研合作创新,导致产学研主体间关系风险增加.要规避知识破损的发生,产学研各方就要在规避知识偏差、建立协同关系以及选择恰当的转移渠道等方面做出努力.由此以期证明:知识破损是导致隐性知识转移失败的关键所在,产学研隐性知识转移要取得成功,首先要重视知识破损的存在,并采取一定措施规避知识破损.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1995-2009年中国30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了各省接受知识溢出的水平.结果显示:接受知识溢出水平和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由省区所处区域的各个省区共同决定;各省接受知识溢出的水平不一,东部省区与中部省区之间形成了良性知识溢出,中部省区较好地接受了来自邻省的知识溢出,西部省区接受知识溢出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本体作为知识描述和知识揭示的主要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接受,然而在知识的本体化进程中人们却始终未能求得完美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知识的应然状态考察,从哲学和情报学两个范畴对知识的结构进行归纳,进而对现实世界中知识本体的实然表现从本体构建和本体协调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本体与概念格的互补融合和基于知识地图的多本体协同系统两个方面,对知识的应然状态与实然表现的统一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组织知识、知识分类和知识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疏礼兵 《情报杂志》2008,27(1):76-79
知识已经成为组织发展和企业成长最为元素的综合体;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是组织知识分类的常用形式;组织知识特性可以集中概括为内隐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梳理这三个基本问题是开展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知识管理已经在大多数组织中被接受与推广,但组织内部评估绩效标准框架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知识管理深化发展的"瓶颈"。本文提供了一个高校知识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的应用概览,用来评估知识管理开展之于高校绩效的贡献。具体评估方法包括项目投资收益法、平衡积分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定性案例研究法和成功案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