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梁衡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之美.最后写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2.
一、备课思考 (一)“美丽的形象”仅仅是个点缀吗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节选自著名作家梁衡的同名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镭的发现引入,主要通过居里夫人发现镭、提炼镭的艰苦研究过程,以及成名后她继续埋头工作、视名利如粪土的具体事例,塑造了居里夫人内外皆美的动人形象,赞颂了她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玉先 《留学生》2011,(8):30-31
世界上很少有人不知道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也因此获得了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能和居里夫人沾得上边儿的人并不多.这个人一定是因为做出了巨大贡献才被予以此殊荣。  相似文献   

4.
【片段回顾】(教师正绘声绘色地讲解火烧云变化的形状,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师:作者经过细心观察,才把火烧云写得如此美丽。生:老师,我认为作者写得不美!  相似文献   

5.
校园板报     
居里夫人尊师1932年,华沙镭学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被簇拥到主席台上,接受献花与喝彩.忽然,居里夫人好象从人群中发现了什么,急急离开了主席台,一直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妇人身旁,弯下腰,深情地吻了她的双颊,随后推着她坐的圈椅向主席台走去.是谁,值得居里夫人如此尊敬?原来是居里夫人小学时的老师.居里夫人觉得,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应当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小学老师为她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伍家)  相似文献   

6.
《三克镭》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十册新选入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一生中仅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 ,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 :即便是为了科学 ,也不应将科学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这是居里夫人在向世人贡献镭的同时做出的另一种贡献。课文重点写了第二克镭的获得 :是由美国记者被居里夫人高尚品格深深打动后 ,号召美国妇女捐赠的。略写了第三克镭。文章结尾通过居里夫人在自传中的一段话解释了居里夫人对待镭的态度 ,直接点明其人格的伟大。一、收集资料 ,激发读书欲望课前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居里夫人和镭的资料。了…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好!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课件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响起……学生情不自禁地跟随唱起来)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部动画片的名字?生(争先恐后地):《西游记》。师:对!《西游记》中有一座美丽的山,你知道吗?生(纷纷答):花果山。师:对。想一想,在花果山上会有什么呢?生:小猴子、桃子……(课件出示信息窗1画面,学生表现出惊叹的样子。)师:啊,花果山真美呀!小明和几位同学去花果山游玩,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花果山看一看。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评:教师根据小…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母亲"、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和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然而,大家是否还注意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对待  相似文献   

9.
细节的力量     
<正>师:《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部传记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的节选部分《美丽的颜色》去感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的“美丽”人生。师:细节的描写与刻画能够有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品行,在这篇节选的传记中,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来实现她刻画人物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0.
朱永新 《生活教育》2011,(17):61-62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母亲"、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和两次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然而,大家是否还注意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对待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女儿,给我们每个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宝贵的"人镜"。  相似文献   

11.
导语:美,就在你身边师: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在美好的季节里,请大家抬头看看我,美不美?生:特别美!师:你说,我美在哪里?生:胡子刮得不错。师:哈哈,这可不是我要得到的答案,你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生:可是,内在的东西我们也看不到呀!师:是呀,有些美不是你们轻易看得到的。我的美,来自于我热爱读书。每天晚上,都是我的读书时  相似文献   

12.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读课题。 生:“跨越百年的美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居里夫人。(投影居里夫人俩像)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是短暂的,居里夫人美丽的生命同样也是短暂的,但是课题却是一(引导学生读出课题)  相似文献   

13.
师:(板书:世界)小朋友,谁认识这个词?生:世界。师:你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我们这个世界吗?生:我们的世界很美丽。生:我们的世界多美呀!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多美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就叫——(指板书)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学生很投入地齐读课题)师:接下来老师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件什么事?(讲故事同时播放轻音乐)师:现在故事讲完了,请同学们回答问题。生:故事讲了一只小鸡看到了世界。师:有谁要补充吗?生:故事里讲了一只小鸡刚刚从蛋壳里孵出来看到了世界。师:有进步,但是…  相似文献   

14.
稍有常识的人,对玛丽·居里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更多的人称她为居里夫人。她与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发现了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镭,以及镭的医疗作用,她于1903年与1911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5.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侨居法国的波兰人。这一年,波兰邀请她回国参加在华沙举行的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在主席台上,国家领导人、各国著名科学家和她的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母亲"、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和两次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然而,大家是否还注意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对待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女儿,给我们每个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宝贵的"人镜"。  相似文献   

17.
校园板报     
居里夫人敬老师一九三二年,波兰华沙镭学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被人们簇拥到主席台上。喝彩声中,她忽然离开主席台,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的前面,弯下腰,深情地吻着老人的面颊,随后推着老人的圈椅向主席台走去。原来,这老人就是她的启蒙老师。她认为自己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与她最初的播种者——小学老师的辛勤教育是分不开的。刘白摘自《少年科普报》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只是缺少对美的发现。——罗曼·罗兰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当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原素——镭,当一个个伟大的发现摆在众人的面前,你我有的只是惊  相似文献   

19.
1920年的一个早晨,一位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郊外的乡村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为了专心从事研究,她在这问简陋的实验室已工作生活了近10年。面对眼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看着周围不相称的环境,记者忍不住问:"您发现镭已经好多年了,仅凭这项专利技术,就能获得可观的财富,为什么还呆在这样的实验室?"居里夫人笑着说:"我们不该用镭来获利,因为它属于全世界。"原来,很早以前居里夫妇就放弃了专利,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记者还是有些困惑,接着问:"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您想要的'东西?""有,我想要一克镭,为了我的研究。可是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实在太贵了。"这样的回答让记者惊讶不已:镭的提纯技术让许多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连一克镭都买不起!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2,(6):61-62
正《初中生》:生日本来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何必让它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中学生之所以敢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就是因为头脑里根本没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观念。举世闻名的科学家、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她虽然拥有巨大成就,却十分简朴,连居住的也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阁楼。她没有过过什么生日,没有给什么人送过礼,但是谁也无法忽视她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