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林的代表作《先验唯心论体系》一书的要义,是把他的先验唯心论原理推广到一切知识领域,建立一个“·全·部知识的体系”。康德通过理性批判,依据理性的不同能力,分别建立了他的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艺术哲学。费希特从绝对自我出发,把各个知识部门统一于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识学。谢林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费希特的知识学改造成为“自然理智化”和“理智自然化”的过程对立统一的先验主义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史上,“想象”作为认识论范畴从古希腊时代就开始被广泛地运用,经过中世纪漫长岁月的压抑,到文艺复兴乃至近代人类想象的激情和活力又得到空前的进发。但是,严格说来,在康德以前对想象力的运用诗情优于理性。因此可以说在哲学史上明确使用这一概念的首推德国哲学家康德。一、康德论“想象力”在康德看来,想象力悬一种介于直观与概念之间的—种先天综合统一的能力。它既有直观的性质,又具有概念特征:按其理智综合来说,有赖于知性;按其感知杂多性而言,依赖于感性。感性与知性两极以想象力为媒介,而想象力的知性认识功能集中表现在它的产物——先验图型上。  相似文献   

3.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哲学的核心和难点,蕴藏了康德认识论哲学的源头。康德创造性地提出"先验自我意识"概念,解答了休谟在认识论上的遗留问题,并突破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藩篱,在认识论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由此影响了费希特、谢林以及黑格尔,开启了自我意识问题研究的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哲学中,意志以两种形态出現:理性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从康德开始,经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意志占着主导地位。之后,叔本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黑格尔并试图将意志从理性主义的藩篱中拉出来。尼采则在此基础上成为一个极端的非理性主义者。德国哲学由理性意志到非理性主义的达一转向,是一种时代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是近代哲学的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以及黑格尔相关思想的考察,厘清了"自我意识"原则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发展思路。"自我意识"原则在康德哲学中得到确立,在黑格尔哲学中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相似文献   

6.
谢林哲学是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古典唯心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连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它上继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下开黑格尔客观唯心论的先河,对于德国哲学革命和唯心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先验唯心论体系》是德国古典唯心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著作虽然是谢林早期创作活动的产物,但它最系统、充分地阐明了谢林的哲  相似文献   

7.
康德自在的“知性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理论辩证法的开端。费希特克服了康德的二元论,将自在的“知性辩证法”推进到自为的“行动、实践辩证法”。但是费希特的辩证法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其缺陷。  相似文献   

8.
自1903年以后章太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逐渐从自然科学知识转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在IAn年东走日本后,他对西方近代的哲学、近代社会学和近代政治学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西方近代的哲学家中,康德的哲学思想对章太炎影响最大。章太炎在论及“种子”之说时,他所用的“种子”或“原型观念”等概念与康德所说的“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和“知性的纯粹概念纯粹范畴”是完全一致的,从认识论而言都是一种唯心论的先验论。章太炎欣赏康德关于‘迫在之物”的诠释,他认为‘惊德见及物如,几与佛说真如等矣。”①康德以‘怕在之物”为万…  相似文献   

9.
(一) 德国古典哲学在扬弃前辈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客体观。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了唯理论关于实体的思想,或者说力图从经验论者(如休谟)的摧毁性驳论中把实体拯救出来,重新赋予它以合法性,承认宇宙中确乎有自固自足的存在者。这种具有实体性的存在者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表述形式,如康德的“自在之物”,费希特的“自我”,谢林的“绝对同一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相似文献   

10.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一大代表。从总体上说谢林是个理性主义者,可是在他的美学体系中,却透露出非理性主义思想的萌芽。谢林非理性思想的形成,有其现实基础。谢林原本就颇具诗人气质,与浪漫派的接近促使他更靠近非理性主义;而与卡洛琳娜的相爱相离,又让他不自觉地远离理性走向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古典哲学关于“自我”的思辨哲学的建构,经历了康德的“先验自我”、费希特的“行动自我”、谢林的“绝对同一”的“自我”的逻辑发展过程,并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最高、最抽象的同一。德国古典哲学关于“自我”的思辨哲学的建构历程,实际上就是德国思辨哲学的发展史;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意味着整个思辨哲学的解体;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本质之处就是以“现实的个人”、以现实的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呈现出“先验自我”的现实根基。  相似文献   

12.
“自我塑造”作为德国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发端于康德的自由与自然的二律背反,费希特沿着康德的道路用“自我”设定“非我”将其思想进一步体系化,为德国现代大学理念提供了哲学基础.席勒则用游戏审美来调和自由和自然之间的悖论来建立“自我塑造”的美育途径,洪堡用“由学术达至修养”及其认识论回答了康德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第一次将应用逻辑引入认识论,系统地列出了认识的知性范畴表,确立了认知逻辑研究的新范式,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重视认知畴体系研究的传统。康德的范畴体系作为思维的"纯形式",是知性思维得以可能的条件,只能应用于"现象界"而对"物自体"无效,造成了知性与理性的深度割裂。黑格尔缔造的庞大概念王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康德范畴体系的批判改造。黑格尔对康德范畴体系的来源、主观性以及康德的知性逻辑、理性概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吸收和改进,以思辨的方式建立了丰富而完善的范畴体系,实现了形式与内容在概念上的完美结合,从而取得了理论思维的巨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谢林早期哲学的最高原则是同一性原则。按照这个原则 ,他构造了自己的同一哲学。同一哲学之作为一个体系 ,包含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两个部分。自然哲学的主要任务 ,是在把客观的东西设定为第一位的前提下 ,从客观的东西引申出主观的东西 ,即要表明自然是与理智同一的 ,客体就是主体 ;先验哲学则是把主观的东西作为第一位的 ,试图从主观的东西出发引申出客观的思想 ,即要说明理智或自我的实在性 ,说明自我同自然具有真正的同一性 ,主体就是客体。谢林的同一哲学在由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他用理智直观来界定绝对同一体的做法遭到黑格尔的批评。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彰显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笛卡尔对理性与自由意志的论述,确立了主体性的地位。德国古典哲学张扬了主体性,在康德的认识论领域,主要表现为"知性为自然立法";在伦理学领域,表现为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费希特的哲学以"自我"为出发点,进一步张扬了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他对自由的论述。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思想,给当前的主体性讨论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谢林早期哲学的最高原则是同一性原则。按照这个原则,他构造了自己的同一哲学。同一哲学之作为一个体系,包含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两个部分。自然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把客观的东西设定为第一位的前提下,从客观的东西引申出主观的东西,即要表明自然是与理智同一的,客体就是主体,先验哲学则是把主观的东西作为第一位的,试图从主观的东西出发引申出客观的思想,即要说明理智或自我的实在性,说明自我同自然具有真正的同一性,主体就是客体。谢林的同一哲学在由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他用理智直观来界定绝对同一体的做法遭到黑格尔的批评。  相似文献   

17.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从康德的不可知论、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谢林的客观唯心论到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演变,都没有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利用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克服其局限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真正使思维和存在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8.
由于谢林在哲学体系和方法上坚持理智直观,所以,他的论述方式明显脱离任何概念性叙述。尽管谢林为建立客观辩证法做出了贡献,但在方法论上却因理智直观而停留在辩证法的大门口。他的理智直观思想是现代非理性主义的第一次理论表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阐释康德对待基督教神学的独特态度和方式来揭示康德哲学的独特性及其意义。康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并不想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要瓦解基督教神学的“知识论”基础,清算前康德哲学中的“神学一本体论”传统,康德既从其哲学基础上批判了基督教神学为论证基督教信仰所采取的那种使“神学”和“本体论”合二为一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竭力为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作独特的辩护。由此,本文阐释了康德哲学对信仰与知识、本体与现象、理性与知性等所作的独特区别的独特意义,揭示了康德哲学对前康德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的独特修正和超越。  相似文献   

20.
关于康德哲学中对“知性”与“理性”进行区分的说法已多见于研究者中.从康德哲学的元语言系统出发,论述康德关于哲学(先验知识)与科学(经验知识)相统一的思想,揭示人们所忽视的康德哲学中关于“知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深层面的意图,对于理解德国古典哲学中充分发展了的意识论辩证法以及当今国外一些学者对康德哲学的“经验统一论”思想的看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