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75年我偶然在看了一本书后,从此迷上邮票,决心收藏邮票。经过30多年努力,我收藏了世界上各式邮票30000多枚,诸如异形邮票、军人邮票、“文革”邮票、旅游邮票、体育邮票等,另外还有人物的邮票30枚,弥足珍贵。我收藏邮票主要受到全国邮票名家收藏故事的启发,加上我酷爱体育收藏,而邮票印  相似文献   

2.
在花花绿绿的邮票海洋中,我最钟情于世界各国的异形异质邮票收藏。这种酷爱,始于少年时代。当时在小学同桌的影响下,我爱上了邮票,为了购买邮票,我竭尽所能地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钱托付给同学的舅舅帮我购买邮票。一次,同学的舅舅给我带来了一本邮票册,里面有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很多国家的奇形怪状的邮票,其中,有两枚竟然是用丝绸和铝箔印制的邮票,更是让我万分惊喜,从  相似文献   

3.
徐钢 《集邮博览》2018,(4):93-95
笔者1987年开始收集外国邮票,而收集外国邮票,自然少不了权威的世界邮票目录。我早就听说过“世界四大邮票目录”,其中德国的《米歇尔邮票目录》(图1)以其资料翔实、邮票图案多,而使我一直心驰神往,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很少有机会见到该目录。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2007年《集邮博览》复刊号上写了一篇关于我在美国制作网络邮票的文章,名为《网络邮票》,在该文中讲述了如何制作网络邮票和制作后的体会。最近,我又制作了几版个性化网络邮票。其在制作方法上与一般网络邮票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在于邮票纸的主图上。一般网络邮票的主图是由公司  相似文献   

5.
九问     
1.您什么时候买的第—套邮票? 第一次买邮票是1946年,我从浙江农村到上海,我家附近(南京西路)有家邮票商店(德孚邮票商店),那里有很多邮票吸引着我。由于当时经济条件不好,为了买邮票,我从坐车上学校改为步行。每天提前半小时出发,路上再走快一点,赶到学校上课。这样,就用省下一周的车费钱,到邮票店买了4枚“纽约版孙中山像”低值票。为此,我高兴了好几个星期,至今我还保留着买邮票的纸袋(图1)。  相似文献   

6.
九问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看到父亲时而把邮票泡下来贴在本册上,由此引起了兴趣。后来看到表姑那里有一个大集邮本,里面插满了花花绿绿的邮票。我觉得邮票好看,攒邮票好玩儿,于是,我开始找邮票了,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收藏外国邮票,特别是我们的邻邦朝鲜的邮票,我还在吉林延边一位邮友的帮助下学习了朝文。为了更好地了解朝鲜邮票,我购买了《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余景军 《集邮博览》2010,(12):72-73
我在湖北集邮网论坛以及众多集邮网论坛上都用了一枚邮票作为我的个性形象,因为我看中的是那邮票上的一句成语,也是我对待知识领域和未知世界的态度。我很喜欢这枚邮票。其实,这枚邮票主图是约瑟夫·亚伯斯的艺术作品《向正方形致敬》  相似文献   

9.
读了耿守忠先生刊载2011年第3期《集邮博览》上的《西厢记》大“邮票”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文中说的那两种印有《西厢记》大“邮票”的1983年年历画,我曾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购邮票时也获赠过两张,的确印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耿先生给“大邮票”下的定义,也让我颇受启发。他说:“何为大邮票?大邮票是用邮票原图制版,  相似文献   

10.
原艺珊 《集邮博览》2012,(12):26-27
设计《京剧净角》邮票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集邮总公司工作。2007年初发行《京剧生角》邮票,我和同事一起设计了一个本专题邮册,我负责邮册里的净角个性化邮票、旦角个性化邮票和《京剧经典剧目》纪念张本票的原画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邮票编辑室主任王虎鸣,在总公司一位领导办公桌上见到了我画的那本纪念张本票,遂约我试试设计《京剧净角》邮票。  相似文献   

11.
九问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您有怎样的集邮经历? 1933年,我出生在大连市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没有见过邮票。1945年日本投降,大连解放。1947年,我考入大连中学,在姐夫家看到他收集的日本、伪满及其他国家的邮票,很新奇。姐夫向我讲了邮票的用途。为什么收集它,怎样保存等,并送给我一些邮票。从此,我对邮票产生了兴趣,开始攒邮票,并成为一生的唯一爱好。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我曾在《集邮博览》写过一篇有关"大邮票"的文章,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两年过去了,我觉得有必要再谈谈"大邮票"的问题。因为人们对大邮票的理解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当时写"西厢记大邮票"的本意有两个方面,一是告诉集邮者,大邮票的刷色、面值、志号、铭记、邮票用纸与其后发行的邮票一样,如图1西厢记大邮票。二是想给大邮票下个定义。大邮票和小邮票的设计图稿是一样的,采用的版别及邮票用纸也相同。如果用原设计图稿制版,但版别不一样,不管其规格有多大,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底,孩子放学回来,突然问我一件事:"爸,你集了很多邮票,前几年和妈妈也印了邮票,就我没有,今年的‘六一’快到了,以前你不是讲也帮我用照片做邮票吗?今年你也帮我做一套留念吧。"孩子所讲的制作邮票其实就是以中国邮政发行的带有附票的个性化专用邮票为载体,在附票上印制个人肖像等内容组成的一枚个性化邮票。个性化邮票因为主票含中国邮政邮资,可以用于寄信、收藏,是真正的邮票。由于自己集邮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孩子从小在家中耳濡目染就认识了邮票,见识到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因偏爱带厂铭邮票,每年岁末都要到邮票公司帮忙撕票,以便得到心仪的收藏品。蛇年伊始,我又来到邮票公司帮忙,在撕票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千年帝京”图邮票漏齿六方连。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幸好发现及时,没有将邮票撕坏,忧的是邮票已经被上下对折,出现了折痕。  相似文献   

15.
正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还记得买的第一套邮票吗?我小的时候喜欢画画。那时看到自家来信贴有好看的邮票,就把邮票剪下,经泡洗、晾干后夹在书里。现在回想起来,由于幼稚无知,毁掉了不少早期实寄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在北京西单宏达小学读书。听一位同学说菜市场旁边有家邮票社卖旧邮票,我放学后就去看,记得当时买了几枚信销邮票。是什么票,我已经记不得了,花  相似文献   

16.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的,您集邮吗?我是1971年从铁道部调到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以后才接触邮票的,以前多年参与各种形式的美术工作,我不集邮。20世纪80年代,邮票发行局明令从事邮票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集邮。我没有养成集邮的爱好,不过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军 《集邮博览》2008,(11):60-62
我收集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多年,每年都将收集到的邮票做一个小小的汇总。在依例对2007年的矿物宝石邮票作"总结报告"时,我发现,比之2006年,2007年可谓"减产"的一年。2007年世界上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和与之密切相关题材的邮票共11套26枚,其中包括邮票16  相似文献   

18.
RONY 《当代体育》2008,(13):53-53
这期我放送的是写信收获的邮票。也许大家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因为我觉得国外回信邮票也同样的漂壳,它们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所以我用.PS把收到的部分邮票用2个图贴在了一起。有些是运气好时收到的他们不盖章的邮票。  相似文献   

19.
集邮九问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记得我上小学时,算术课本上有一道习题,大意是:小明有几张邮票,姐姐有几张邮票,姐姐的邮票比小明的邮票多几张。习题上的"邮票"两字是用"普8"冶金工人图画表示的,但我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集邮。直到1961年,我在河北卢龙中学读初中那年,从北京四中转学来的  相似文献   

20.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10,(10):68-69
我是从十几岁开始接触邮票的,那时刚上初中一年级,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个同学在那里摆弄一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上面印着非常漂亮的图画,我就凑过去看。他告诉我说:"这就是邮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邮票"这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