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年,我国首次在全国比赛中实行了国际体联颁布的1989年~1992年体操规定动作和国际体操评分新规则。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结果发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
沈剑的基础教育和训练申丕高沈剑是我国优秀的体操运动员,1992年至1995年曾四次获全国体操锦标赛单杠和双杠冠军;1993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比赛中,占胜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独联体的谢尔博获单杠冠军;在1995年10月于日本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  相似文献   

3.
依据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比赛录像和2009版、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决赛中的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以及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探析新规则的变化对世界单杠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的选择上向飞行类动作的G、F难度方向发展;在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上更加提倡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在动作完成质量上要求更高,E分的判罚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最新国际体操评分规则、近期国际体操比赛录像资料和200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调研资料,分析了我国单杠技术现状,并与2002年欧洲体操锦标赛单杠成套动作进行对比,阐述了我国运动员单杠的近杠动作和吊臂转体技术有新韵的连接,动作规格高,技术先进,但在飞行动作的难度和数量、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和难度动作的类型上和欧洲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又是新规则所鼓励的技术发展方向。要改变我国单杠技术的面貌,必须在增加飞行动作难度和增加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上下功夫,才能提高我国单杠技术的整体实力,在2004年奥运会上夺取金牌。  相似文献   

5.
“旋”类空翻是体操技术在七十年代的重大突破之一,由于它集中体现了“三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在我国体操史上已占重要的地位。就以男子单杠下法来说,我国第一次成功地完成“旋”是在1974年11月,至今才有五年,但在1979年7月在济南举行的全国比赛中,能做“旋”的运动员就有70人左右。参加单杠决賽的6名优秀运动员中有5名是做“旋”的,现在,连一些少年运动员都在攻克更高难度的“旋”。相比之下,我们对这类动作在理论上的认识尚不够,特别是在体育院校的“体操”教科书中,这部分技术原理还是空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中运动员的飞行动作及其连接的类型、难度、连接加分、完成质量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在新规则导向下巴西奥运周期单杠飞行动作及其连接的变化,以期为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在新一轮奥运周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男子体操在过去的儿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单杠项目却一直是男子6项中的弱项,“谈单色变”成了观看我国选手比赛时的普遍感觉。本通过对1995—2001年国内外举行的9个大赛中男子单杠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提高我国男子单杠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1974年全国体操比赛于11月27日至12月8日在广州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代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27个单位,共有177名运动员。我国广大的女子体操教练员、运动员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干快变,为我国体操事业尽快地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这次比赛中,看到了我国  相似文献   

9.
去年全国体操比赛获得团体冠军和单项名次的省、市运动员于1981年5月11日—17日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体操分区赛。我国体操名将李月久、童非、邹利敏、李小平、彭亚平和著名小将杨岳山等都参加了比赛。这次进行了1981—1984年奥运会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比赛。现将单杠规定动作的比赛情况报告如下:比赛成绩在单杠规定动作的比赛中,江西的童非、山东的邹利敏、辽宁的李月久和北京的王勇等都取得了9.6—9.7分的较好成绩。但因我国运动员对这套规定动作只训练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大多数运动员完成的规格和质量还都不够高,在64人的比赛中获9.5—9.7分的只有5人,但达不到健将级最低标准分数的却占一半人以上(见表1)。从男子六项规定动作的成绩比较来看,双杠最差,全部参加者的平均分仅8.51分;其次是鞍马和单杠,平均为8.78和8.79分;另外三项较好的成绩也达不到9分(见表2)。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以2022年世界杯、美洲杯、世锦赛和202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成绩为依据,分析世界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和我国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旨在为我国运动员优化成套编排、把握规则导向、缩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以及为新周期我国运动员提高单杠项目成绩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由于扣分标准统一,新周期世界优秀男子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高难度价值单个动作出现频率增加,动作选择相对集中;动作整体难度较高,连接加分成为提高难度分值的重要途径;连接加分的种类和连接形式增多;摆动类动作的数量会减少,动作选择也会相对集中;下法较为单一,完成质量较好。建议:鼓励国内运动员发展超高难度的单个动作,鼓励运动员尝试飞行动作的连接;紧贴规则,科学合理编排成套动作;保难度、重质量才是夺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单杠720°旋下(团身后空翻二周转体720°下)是当前世界体操坛上少见的高难度下法。在1978年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只有日本运动员尾山采用这个下法,在1979年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团体前五名的强队中只有我国运动员童非一人采用这个下法,1980年奥运会单杠决赛中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但自由操、跳马难度价值优势不明显;自由操获得“一连接”或“两连接”加分人数具有优势,但缺乏空翻2周和其他空翻连接,单杠连接加分采用“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的方式,优势较为突出,反映了我国运动员掌握单杠“近杠动作”能力较强特点;结束动作的优势体现在D组难度上,但双杠缺乏E组结束动作;跳马平均D分有一定优势,但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优势不明显.探讨了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干动作和优势动作,发现主干动作总体上具有74.3%的一致性,说明主干动作呈现出集群性特点;我国运动员完成优势动作数量和完成人次较多,但自由操的前屈2周、鞍马的吴国年、Flops-组合动作、吊环慢翻上水平十字、跳马前手翻前空翻2周、双杠后上一杠倒立和前团2周下等,有待成为今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难度的优势动作;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均采用“优势弥补式”的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结构组优势难度数量与完成人次偏少、成套编排偏雷同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对现行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比赛的导向作用、存在不足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代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发展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北京奥运周期3次体操大赛单杠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做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单杠成套动作的难度与比赛成绩成正相关,平均D分接近7.0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最高D分达到7.5分,是单杠(乃至男子各个项目)成套动作难度的世界纪录;继续提高动作难度的主要途径:一是增加G、F组高难飞行动作,二是增加飞行动作的连接,二者有逐渐结合的趋势,并向连接难度价值更高的空翻越杠类动作发展;下法动作开始呈现多样化特征,其落地稳定性不再是获得最好成绩的关键因素,而是在增加(或既定)成套动作难度的前提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成功率,特别是动作部位的准确性和身体姿势的正确性,将成为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单杠的反吊技术用在高低杠上,是高低杠技术向新领域开拓的创举,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有利于我国高低杠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提倡更多的运动员向这个新领域深一步开发。在一九八五年第一届青运会体操予赛和今年两次全国比赛中,贵州运动员方芳都成功地完成了反握手倒立中穿前回环接反吊前空翻再握高杠这一创新动作,并获得第一届青运会体操予赛、一九八六年全国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和一九八六年创新一等奖。在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的比赛中她所完成的动作在技术上有所不同,即中穿前回环由没有经过倒立部位而达到了倒立部位,这是技术规格上的一次飞跃。这个飞跃经过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艰苦努力,从量变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单杠比赛情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益平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68-69,71
对参加“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单杠项目比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我国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长处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84年北京国际体操邀请赛,有苏联、罗马尼业、民主德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9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41名)参加。各国派出的阵容较强,是一次能够反映世界水平的比赛。我们观摩了这次比赛,并对高低杠“大回环前后连接”动作作了详细的统计。本文拟作一分析。目前概况当前,国际体操运动发展很快,高低杠尤为突出。它的总趋势是向难新动作继续发展,连接技术更加完善,新难度与新编排不断出现,成套动作难度有所提高,处在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时期。高低杠自1977年采用男子单杠大回环动作以来,技术上出现了一次飞跃。目前大回环的前连接动作有:腾身回  相似文献   

17.
一、1978年全国体操个人比赛男子自由体操技术情况 (一)、难度普遍提高 1978年全国体操个人比赛于6月6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参加男子自由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有110人,动作难度普遍提高。从出场来看,采取团身后空翻两周等高难动作的运动员共100人,占90.9%。这些动作包括了当前世界潮流常见的各种高难动作,其中如旋,去年9月在长沙比赛时,只有10人做,这次就发展到23人。在当前世界潮流中,男子用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出场已属落后,用团身后空翻两周出场也显得平淡了。把这两个动作除掉,用旋等难度  相似文献   

18.
许铭 《体育师友》2002,(5):44-45
第九届全运会体操(海尔杯)决赛于2001年11月12~19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本届全运会体操比赛是近年来国内水平最高、争夺最激烈的一次比赛,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现有的体操水平,是我国竞技体操水平的一次大检阅,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的101名男运动员、女运动员报名参赛。比赛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14枚金牌各归其主。本通过对九运会体操比  相似文献   

19.
弧形上转体180°是1985年—1988年奥运会双杠规定动作中的上法。在体操比赛中高质量地完成上法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纵观1985年第2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规定动作的比赛,我国运动员完成双杠规定动作上法的质量与世界强手相比是有差距的。此外,从1986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比赛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体操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近两个周期男子体操裁判规则中单杠规则变化研究,结合2018年多哈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项目运动员完成情况和裁判评分情况,对当前单杠项目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现代单杠发展的方向,为我国体操在单杠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