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教育》2013,(2):115-115
<正>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会得到发展。游戏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游戏中的幼儿都是小小探索家,他们兴致勃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游戏使他们的愿望与目的得到实现,让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是我们每位家长和教师所期望的。一、游戏的多样性能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每天都在自发地进行着游戏。例如我班孩子,刚入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会得到发展。游戏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游戏中的幼儿都是小小探索家,他们兴致勃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游戏使他们的愿望与目的得到实现,让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是我们每位家长和教师所期望的。一、游戏的多样性能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每天都在自发地进行着游戏。例如我班孩子,刚入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游戏活动,但是在家庭中如何指导孩子游戏,成了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家长和孩子做的四种游戏及其指导提供一些简单的方法。一、角色游戏角色游戏,即象征性游戏或模仿生活的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家长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和方法。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拍皮球、做体操、游泳、跳绳或做体育游戏等。都能使孩子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5.
家长如何为孩子入学作好准备呢? 首先,要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幼儿时期,是身体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在幼儿园,幼儿的学习是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的,动静交替,时间短,不易疲劳。而进入小学是以学习为主,孩子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紧张的智力活动,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才能愉快、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孩子特别容易疲劳,这与体质有关。如有的幼儿患缺铁性贫血症,长时间的学习就无法胜任。为此,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的营养平衡,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这里,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早饭的质量。不能把早饭看成早点,随便吃一点就算了。上午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很长的作用。家长与幼儿同游戏,还有其特殊的意义。与孩子一起游戏,是父母观察、了解孩子的最好时机。当孩子全身心处于游戏活动中时,他们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等,往往会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来,如有的孩子缺乏毅力,有的孩子较任性等,从而使家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家长仍然不重视孩子的游戏。有的孩子没有游戏的时间,家长误认为孩子进行游戏,会影响学习活动、艺术活动的开展,阻碍孩子的发展;有的孩子没有游戏的空间,家长担心孩子游戏时,会把房间里的东  相似文献   

8.
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对提高幼儿身体器官和各系统的机能,促进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有显著作用,家长和老师应予充分重视。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适当的活动内容。不同年龄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和接受能力有差异,对体育活动也会有不同的兴趣。三至四岁孩子对那些动作简单、形象性强、易模仿的体育活动感兴趣,如模仿小白兔蹦蹦跳跳、小留鸟展翅飞翔、驾驶员开车奔跑等。五岁至七岁的孩子喜欢一些活动量较大、带有追捉性和竞赛性的集体游戏,如“传电”、“捉星星”、“看谁跑得快”等。家长和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引导和支持孩子玩好。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参加  相似文献   

9.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是健康,只有拥有强健的体质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幼儿园、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关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宗旨,在实施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传统的游戏等方式,使孩子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正确看待各种游戏的价值在现在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家长比较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很关注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各种学习活动,尤其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他们往往会认为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游戏才是正确的积极的游戏,这样会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其他的游戏就是幼儿瞎玩。这样的想法过于片面,忽略幼儿在学习发展中的整体性。其实,在一些幼儿园中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组织幼儿游戏时,他们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往往希望幼儿做出聪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经济和社会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新加坡政府重视儿童的体育和卫生保健工作,这对家庭育儿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下面略谈新加坡家庭育儿过程中的三个小问题,以供读者参考。体育和游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调节神经,消除疲劳,使儿童保持充沛的精力。在新加坡,家长非常注意以身作则,常同孩子一起锻炼,教孩子一些运动的技术,如球类、游戏等,以激发孩子的锻炼热情,并做到持之以恒,重视培养孩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同时,他们还将游戏和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因为游戏能使儿童获得体能、智力和社交技巧,使他们日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游戏活动生活化,将生活实际带入到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生活实际感知与发现游戏,提升幼儿对游戏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能力与素养。家长义工联由幼儿园家长组成,是能参与幼儿游戏、辅助幼儿游戏及创建幼儿游戏的重要群体。由于家长本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他们在幼儿的生活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独特理解,因而将游戏、生活与义工联对接能给孩子更适切的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民间游戏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并且不受人数、场地的限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将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的活动中,就是为了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1.民间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3~6岁的幼儿正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只有通过适当的锻炼才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为幼儿带来童年的快乐,还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跑跑、跳  相似文献   

14.
球,是幼儿喜爱的玩具。球类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基本动作,还能培养幼儿灵敏、机智、勇敢等品质和活泼的性格。因此,我们小班很重视开展球类活动: 一、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球。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每人都要有一个球。限于经济条件,还不可能由幼儿园供给,我们就在家长会上宣传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动员家长为孩子买。这个建议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自此,班上每个幼儿就都有一个大皮球了。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孩子拍球,要先引起幼儿玩球的兴趣,如让他们看老师滚球、拍球、跨球、两人传球、跑着拍球、踢球,使幼儿看得跃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户外活动是一日活动组织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基于此,我园特别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质量。那么如何让幼儿户外活动更有趣味性,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呢?游戏化的形式正是激发幼儿内驱力的有效手段,让幼儿在玩中学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倡让户外活动游戏化,通过让活动环境、内容、指导和评价的游戏化,激发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户外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活动评价等更科学合理,有效推进幼儿园健康活动科学组织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是幼儿在园生活中最基本、也是必要的活动之一。体育锻炼内容比较机械和枯燥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游戏是其主要活动,幼儿园老师也要通过把体育锻炼寓于游戏活动中,来促进幼儿体能发展,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在幼教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多数教师及家长都注意让幼儿尽可能多地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尝试采取多种方法。其中,在大班,进行跳绳活动游戏化,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多种跳绳动作练习。设计科学的、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跳绳活动,并付诸实行,是增强幼儿体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锻炼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叶锦辉 《辅导员》2011,(36):25-27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游戏角指在家中根据空间条件为幼儿创设的专门的游戏区域。它对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丰富幼儿的家庭游戏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家中为幼儿创设游戏角,给他们提供一个专供活动的"小天地",是一种花费少而又受幼儿欢迎的游戏环境。空闲时在家和孩子一起游戏,和孩子互动,在游戏中增加亲子交往,培养孩子的情感、言语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很多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早识字,这其实是教育的误区。不可否认,知识是要通过智力活动获得的,但知识的获得不一定能发展智力,因为知识不等于智力。幼儿的智力往往是通过游戏得到发展的。过分强调早期识字的家长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机会,这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早期教育应提倡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家长不妨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参与社会生活,使他们见多识广。家长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当然,家长也可以适当地教孩子认些字,做些计算,背些诗词。但家长必须意识到,这样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