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媒》2011,(6):76
本刊讯(记者杨驰原)5月30日上午11时,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暨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举行。这标志着全国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先行完成了整体转企改制,也标志着辽宁省  相似文献   

2.
地方发行集团[1]一度引领出版改制的风气之先.现阶段,转企改制、上市融资日渐成为各省域新华书店发展壮大的主题词.在改革加速推进的同时,很多业界精英和学者对发行集团的前景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转企?还是改制?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期刊转企改制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就给学术期刊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阵营中的主力军,由于其特殊性,转企改制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因此,我们认为,这次学报改革的重点不在"转企",而在"改制"。  相似文献   

4.
10月17日,北京市召开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动员会,确定了53家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会议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求,确保时间进度,全面完成北京市属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旌 《编辑学报》2020,32(1):46-49
转企改制背景下,杂志社作为传统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人事改革对转企改制的顺利进行以及改企后杂志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转企改制实践为例,介绍在转企改制背景下杂志社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并对转型期的杂志社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转企改制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业当前面对的重大问题。但是,转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具体操作中也没有可参照的对象,各个出版单位都是一边探索一边改,这其中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复杂性,也有操作层面上的艰难性。为了了解出版业转企改制的现状,我们对隶属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转企改制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国除4家公益性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以外,其他出版社均于2010年底转企改制为企业,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是整个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部委出版社由中央部委主管或主办,其主要使命和功能是...  相似文献   

8.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3105号)印发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实施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年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规定了传媒单位转企改制的3年时间表和改革路线图,传媒单位转企改制走上了不归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基本问题入手,对转企改制过程中校社之间关系处理、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健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中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几大问题,即转企改制后单位员工的身份转换问题,待遇问题;转企改制后单位的定位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及运营机制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就这五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陶磊 《中国广播》2013,(5):46-50
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工作从10家网站试点到全面铺开正迅速推进。本文梳理了我国新闻网站由新闻单位开办、依托新闻单位开展业务的历史背景,分析了目前新闻网站运行模式存在的弊病。阐述转企改制有望解决多年来困扰新闻网站发展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状况,推动新闻网站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获得独立自主的经营权。本文期望通过剖析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的初衷和目的,对于业者在转企改制方案的顶层设计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具体实施上,转企改制工作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分两批进行:2011年6月已经启动了第一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出版社面临的资本壁垒、治理结构和技术与理念等问题,可以从转企改制的视角进行反思调整。转企改制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是手段,不是目的。让大学出版社回归大学二级学院,是大学出版进行调整的一个可供参考的选项。  相似文献   

14.
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自2009年10月在长沙启动以后,中安在线即于2010年完成了转企改制,并注销了事业单位中国安徽在线网站。通过中安在线转企改制三年多的实践运行,孙邦坤发现,“转企改制只是解决了‘像那么回事’的问题,但与‘是那么回事’还有一段距离。”他认为很多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只是应付形势,而根本内核——人的思想没有转。中安在线在很大程度上就陷入这个怪圈,虽然网站转企改制了,但仍不能脱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这个过去所处的也是当初赖以生存的大体制,很多程序和办法仍无法用当年农村改革的决心和创举来破冰,所以在这次转企改制中只有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属于事业编制的人先放在一边;没有事业编制的一律采取企业劳动用工合同制。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对是否设立总编辑岗位以及总编辑该如何工作的议论颇多。中国编辑学会举办高峰论坛,对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进行深度交流。大家认为,出版社转企改制后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设总编辑岗位,而是总编辑该如何与时俱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转企改制是一件大事,是出版行业历史性重大变革的大势所趋,出版社要想保持生机与活力并不断提高实力和竞争力,转企改制是必经的路径,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7.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是国家战略.从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和理论框架看,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具有经济学本质和动因,其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的变革,目标是制度变迁.唯有制度创新,出版业才能实现转企改制的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叶莺 《全国新书目》2011,(12):18-19
在当前中国出版产业链条上,上游出版机构都在努力转企改制,向公司化、集团化和数字化方向迈进,作为产业下游的各图书销售终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书店的崛起、新华书店连锁经营、发行集团的重组和谋求上市  相似文献   

19.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转企改制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成了摆在众多报刊社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报刊社来说,转企改制的"转企"相对容易,他似乎更多的意味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完成从事业单位转成企业。但"改制",从企业变成公司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就是一个实质上的相对困难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善待学刊     
王晓明 《视听界》2011,(4):120-120
6月份以来,走马灯似地参加了几个活动: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年度评优(北京),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年会(长沙),全国广播影视报刊改革研讨会(深圳),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报刊转企改制座谈会(南京),全省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南京),不绝于耳的是转企之风,改制之潮。《视听界》先行一步,2005年底就注册为企业,这些年一直没有上级拨款,完全自负盈亏,跌跌爬爬地活到现在。所以,几个会议都安排我作为广电学刊的代表,做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