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杜小念 《教师》2011,(34):13-1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大多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认为,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必须从多个方面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1974年,弗登伯格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一词,此后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多数人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所产生的失陷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一般地,教师职业倦怠可能出现下列三种反应,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熟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  相似文献   

3.
傅端香 《高教探索》2015,(3):119-122
职业倦怠是指现代人在应对复杂社会时产生的亚健康的生存状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师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在适应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学科类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社会、组织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预防和改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映。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长期累积与发展的过程。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危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该如何来缓解和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呢?笔者认为,目前可采取以下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因无法适应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和社会均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所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是改革教师评价模式,实施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状态,使教师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是易产生倦怠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适应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倦怠心理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课堂的教学质量都构成了巨大威胁。该文紧紧围绕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面有针对地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提出了克服对策,以期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提供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为教师感到精疲力尽、具有消极的自我评价以及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且在教学中遇到挫折便沮丧无助等状况。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职业特征、个人、工作和社会四个方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改善学校组织氛围以及加强社会对教师的理解、适当提高教师待遇是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私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特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指主要发生在助人和服务等专业人员身上的,使人感到理想、精力及工作目标的逐渐丧失的一种消极状态,这对教师行业的影响也很大。从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所教专业性质、职称、收入等方面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私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独有特点和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玛勒诗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对12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纬度是递进关系:情感衰竭一人格解体一成就感;不同因素如性别、教龄等对职业倦怠的各个纬度均有影响。结论:高校职业倦怠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应引起学校管理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应加强教师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备受教师及社会关注。本文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进行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效果和整个社会的教育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成因,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并希望引起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应付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如何预防和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关注,改革教育体制、加强教师心理辅导和教师的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高中教师在工作十年左右后,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职业的特点、各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的个人因素。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既要通过教师个人自身努力,同时社会各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也要予以深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主要介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类型、影响因素,并提出缓解和预防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5—10年是职业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职称与学历是影响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必须从学校和教师个人这两方面出发,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指职业的行为主体在能力、体力和精力上不能满足外界的要求,无法应对环境而产生的体能和心理的疲倦。在人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职业倦怠现象时常发生,它总是出其不意地冲击到人们规律的工作和生活。面对这一现象,很多人感到迷茫,无所适从。我认为,通过以下方式来培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帮助教师树立信心来面对工作的消极压力,进而消减职业倦怠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幸福常驻每位教师的心间。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