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走进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享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相继走进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课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璞归真,充满浓浓的书香。  相似文献   

4.
陆俊芳 《考试周刊》2011,(75):58-59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去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真正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走进了课堂,一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丰富起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语文课要体现语文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入手,与文本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培养情感。但是课堂也是  相似文献   

9.
徐媛 《考试周刊》2013,(46):32-32
语文是由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优美语言的课堂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要运用多种途径,让阅读教学呈现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在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来自各地的选手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共性特征是注重了对文本中语言的品味。他们能够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让学生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这就为学生设身处地,在动态中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学习语言提供了舞台。毋庸置疑,这种课堂的表现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学习语言,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主要特点,语文课应该教学生怎样向作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说理议论。这种现象,是对脱离语言去一味追求“人文”、导致语文课异化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语文课必须是通过语言的训练和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而思想感情的体会是附着在语言学习上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语文课必须是通过语言的训练和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而思想感情的体会是附着在语言学习上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然而,在信息技术被引入教学以来,一些教师把初中语文课上成视频展示课或"文学鉴赏"课,完全脱离了语文课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的原则。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曾明确提出,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显然告诉我们要依据语言表达的规律和学生言语学习的特点,构建相对完整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个整体把握语言、重点理解语言、选择积累语言,到运用表达语言的过程,最大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演绎"读"的方式和效果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不难发现,"读"的演绎有其科学又灵动的轨迹。一、读在语感障碍处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作为语文学习最本质的东西,语感体现在我们课堂上就是能对语言文字产生预见性的敏感。具备这种敏感的学生在  相似文献   

16.
杨会 《成才之路》2011,(19):28-28
职业学校语文课的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就是对言语的直觉地整体地领悟与感受,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的感悟能力,不同于其他课程话语那么明确、精准,相对而言语文课的语言要来得含蓄得多、委婉得多;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以来,对一线课堂影响最为明显的理念之一。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学习,可能不同的课堂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语文课开始因指向教师个人认为的"语用"而走向方法的分析,理性的归纳,冰冷的迁移,语文课缺少了情感的融合,诗意的唤醒,灵动的想象和心与心的碰撞,课堂看到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语言文字,语文课的美就潜伏在语言文字的深处,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才能使之真正感受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19.
一、提问与训练的关系 语文课,“语”指的是语言,“文”就是指文字。这里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这两个部分,这就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基本功训练。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就阅读教学而言,应用语言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使思维训练、思想教育有所凭借,有所依托,顺利地进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全面,程序要合乎规律,过程要完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有许多,可以是讨论,可以是朗读、背诵、复述,也可以是其他练习形式,而能把这一切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环拱中心的美好圆球的主要手段,就是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语文课要体现语文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入手,与文本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培养情感。但是课堂也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中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遗失语文性。下面就自己一堂不成熟的课中的一些片段,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