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曾刊有一则编辑手记《一封信引出的故事》,与编辑手记同时发表的,还有一封读者来信和两位教授的答复。读罢这一组文章,笔者不由得感叹编辑花费的心血,从中看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的编辑作风。而这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的报道思想,当然是从读者中来。这是天经地义,难道还成为问题吗? 但是,正是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恰恰成了问题,而且是《读者来信》的根本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读者来信》在人民日报受到重视,得到了从未有过的位置。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搞《读者来信》的道路,深深感到搞《读者来信》必须遵循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读者来信》必须以读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中国研究中心依据1980年6月至1981年5月人民日报上所发表的全部读者来信,在1982年选编了《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一书。今年3月,该研究中心又选编出版了《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续集》。这次它依据的是1983年1月至12月人民日报上的1,165件读者来信及有关部门的答复。《续集》的编者经过分类整理,从中挑选了一百多件,加上必要的注解,向日本的读者作了介绍。编者指出,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每年要超过五十万件,1983年在报上发表的数量,仅占总数的0.2%。根据编者的分类,编入书中的读者来信数量最多的是经济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改革中,读者来信应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突出读者来信,是我们劳动报在新闻改革中的一条重要方针。读者来信——不竭的信息源读者来信是新闻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有人把读者来信说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也有人把报社的群工部称之为第二新闻采访部。从我们劳动报每天收到的新闻来稿和读者来信看,的确足如此。有时,读者来信还超过新闻稿件的数量。我们在大量的来信中,经过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筛选后,选择真实新鲜、可读性强、有典型意义的来信编发每周一次《读者来信》专版。除此之外,还常把有重要新闻价值的读者来信上第一版乃至上一版  相似文献   

5.
去年3月17日,《扬州日报》读者来信版刊登了一篇批评稿,题目是《思想作祟,活信拖死》,同时加了“编后”,批评某厂厂长不重视信访工作。文章见报后,该厂即向报社提出反批评,指出,第一,帽子扣得太大,对读者来信答复不及时,有一些客观原因。谈不上“思想作祟”;第二,厂长对此信还是重视的,收到来信后即交秘书处理,而且正在处理中,既非拖  相似文献   

6.
读者信箱     
自本刊去年第4期吁请读者为改进《图书馆杂志》提供意见以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有批评,有建议,都十分可贵,对此我们深表感谢。我们对这些批评和建议要认真进行研究,作为改进工作参考。下面选登一封读者来信和编者的答复。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后,有读者来信提出一些问题,为此,我们特请北京市版权局刘志伟副处长作答。  相似文献   

8.
报社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稿,其中读者来信占了很大比例。报社通常的做法是,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见诸报端,其余的分别转有关部门处理。报社把这些读者来信转出,似乎已尽了责任。但从实际情况看,转出去的往往石沉大海,收效甚微,一些单位根本不予理睬。怎么办?《伊犁日报》拿出了“绝招”——敲响了“催办钟声”。《伊犁日报》1988年11月4日二版在一条十分醒目的标题下端,编辑部亮出了鲜明的态度:“本报转请有关单位处理并要求回复的信件,不少单位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及时做了处理,并答复了本报。但有些部门对来信不重视,转出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本报从即日起,开辟“催办钟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以来,我们对读者来信工作作了一些改进。我们原先一周一次在三版上发表《读者来信》专页。有了这个专页,读者来信的版面是有保证了,但是时效性比较差,而且为了定期出专页,有时来信质量不高也强拼硬凑。这次,我们取消了《读者来信》专页,将来信按问题的性质和轻重,分别发在各版上。这样,可以增强读者来信的时效性,随时发出;可以突出读者来信的重要性,各版都可在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和《答读者》近来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又增多起来了,许多报纸都辟了专栏刊登读者来信。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翻开一些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其中好像有一个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格式。从  相似文献   

11.
中外医学期刊《读者来信》栏目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颖  钱寿初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7,19(3):209-211
通过比较部分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读者来信》栏目的现状,分析国内期刊读者来信较少的原因.强调国内医学期刊应重视《读者来信》栏目,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许多读者来信询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到哪里去买?现答复如下: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中国新闻通讯选》《新闻采访写作参考资料》三本书,均由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销售。如当地新华书店没有。可向北京复内西嘉祥里中央电大读者服务部邮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是我国新闻媒体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以独有的风格和特点,显示出应有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读者来信》是读者本人或读者代笔直接把自己的看法、建议、要求与批评某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反映出来,求得新闻媒体的重视,通过舆论监督促进问题得到解决。长期以来,《读者来信》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沟通思想、汇报工作、解决问题的一种媒介桥梁。所以各级新闻媒体都开设了《读者来信》专栏或专版,积极反映基层群众和广大读者的心声和愿望,使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及时听到来自群众的呼声,采取…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写的通讯《栾城问草》,由总编辑亲自配写编者按后,在今年3月3日《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不久,《人民日报》便予以转载。除我们接到一些读者来信来电和省长钮茂生的文字表扬外,编辑部还收到一些骨干通讯员的评析文章。回  相似文献   

15.
由于职业关系,我常常翻阅各家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就是“读者来信”的时效性问题。报纸对新闻的时效比较重视,但“对读者来信”的时效,有相当多的编辑人员就不那么重视了。不少报纸把“读者来信”当成“长效稿”  相似文献   

16.
《档案管理》杂志非常重视读者意见,然而读者来信往往把重点放在评论杂志的文章主题、栏目设置等内容方面,最近论坛中也有人提及增加收稿日期等细节问题,本人特就杂志形式上的几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认为《新闻战线》的《服务热线》前几期刊登的专家关于新闻工作者心理和健康的话题,使他们受益匪浅,谁不想有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呢?另外,他们还希望请专家谈一谈公共卫生问题等,这些也是新闻工作者经常遇到的。这里,我们还是约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室主任邰启生来给大家解答。  相似文献   

18.
我从去年初开始学写新闻稿以来,已经在各级报刊发表二十七篇“读者来信”。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抓住社会上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做到一事一稿,力求使“来信”稿内容有针对性,这样的稿件,群众喜欢读,而且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去年初,我厂不少工人不愿签订承包合同,原因是前年签订承包合同时,领导把上交利润指标规定好,工人在承包合同上签上名,厂领导就甩手不管了,让工人自己找活干,工人们普遍意见很大。我就写了《工人要求企业领导找活干》的读者来信,投寄给《塔城报》。这篇稿件发表了后,厂里很多工人都争着看,不少工人同志说:你这篇稿件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8日,《经济日报》在头版二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封题为《铁路会不会拖小康建设后腿》的读者来信,并配发编辑点评《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这是多年来在报纸上很少看到的喜人景象,令读者为之感动。读者是报纸忠实的受众,报纸理应充分反映读者的建议和呼声。很多报纸开辟了《读者来信》专版,使之成为连接读者的纽带和桥梁。但是,往往一些很有新闻价值的“读者来信”,却被圈在了固定的专版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影响了“读者来信”作用的发挥。“读者来信”是一座“新闻富矿”,尚需慧眼的编辑们去开采。《经济日报》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编辑《科学长廊》科学副刊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一条方针:突出新闻性。三年来,《科学长廊》已编发了近百篇带有新闻性的科普知识稿件,受到读者欢迎。新闻性是报纸科学副刊的特点和优势报纸是“新闻纸”,报纸上的任何版面都不应脱离新闻性。期刊化是办报的大忌,即使是科学副刊也不能例外。现在国内的综合性与专业性科普期刊已有百多种,报纸科学副刊要想办出有别于期刊的特色来,就必须扬长避短。报纸科学副刊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