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关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然而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日益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和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它的发展。振兴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要遵循“三牧平衡”的规律,要采取深化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关系到祖国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新世纪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笔者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群体投资机制、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环境优化机制、构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征税方式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原生态经济问题成因的分析,往往忽视“以牲畜头数征税”这一制度因素,从而难以抓住问题的症结。牲畜头数征税方式给草原畜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头数征税方式加重牧民负担;扭曲基层政府职能;淡化牧民的草场产权观念;加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等。牧区税收制度的变革,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领域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之一.畜牧业产业化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牧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之一.但是在面临物价上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国内外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探索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更为合理的模式,深入系统分析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障碍是当今畜牧业发展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是保证和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前提条件.我盟现有5000多万亩草场,人均20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目前草场载畜量为146头(只)/Km~2,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发展潜力很大.然而,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人为的因素的影响,草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畜牧业的发展仍以草原的衰谒为代价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扭转.因此,全盟上下必须树立立草为业的思想,加快发展畜牧业的第一性生产,加强草地资源管理和保护,为畜牧业的“双增双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场、饲料资源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要充分重视和发展畜牧业,为稳定青海经济创造条件,则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使我省畜牧业经济在科学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经济、技术、环境、生态等条件,客观地选择最优的发展方案,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尽力避免失误和波动。这里,就涉及到草原生态平衡问题。草原生态平衡对人类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增殖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的最终目的,则在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促进畜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牧区实行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因草原承包经营权的设置未将环境功能纳入视野,片面强调草原承包经营权的行使实现和在此基础上体现的经济价值,造成对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应正确认识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法性质,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明确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生态化,以保障牧民合法权益,促进草原畜牧业多种经营模式的发展,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搞好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经过近几年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内蒙古防止草原沙化、退化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全面开展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护好现有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传统游牧文化必须加以保护,这是草原生态建设的无形制度基础;重建内蒙古草原生态必须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本分析了广西山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和不利方面,指出了现状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走畜牧业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产品生产,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山区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广西山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和不利方面,指出了现状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走畜牧业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产品生产,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山区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草原环境的保护,经历了依靠朴素的生态意识和习俗保护的过程,随着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法律保护。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了第一部草原法,立法宗旨虽然是保护草原,但侧重于保护作为草原畜牧业生产资料的草原资源。2002年12月通过的新草原法,深化了保护草原生态的内涵.充实了许多法律规范,但还需要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蒙古族具有独特而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既有物质生态文化,也有非物质生态文化。从文化类型讲以狩猎文化类型的生态文化和畜牧文化类型的生态文化为主,同时也有农业文化类型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游牧文化的按心和灵魂。研克生态文化,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所以,抢救和保护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在短暂的人类历史时期,土默特平原经历了由草原生态环境到农田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各历史时期频繁的战争、各朝代中央政府对该区域的农牧业生产政策、区域人口的增加以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类活动是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的主要原因,了解和掌握人类活动对研究该区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影响,对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豆科饲草作物,苜蓿在北方草原生态治理、退耕还草及畜牧业快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苜蓿草产业国内外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对柴达木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紫花苜蓿的营养成份进行了研究分析与评价,提出了该区发展苜蓿产业的构想,同时可为同类地区苜蓿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游牧及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根据蒙古高原和欧亚内陆草原游牧人的经验总结出游牧的特征即移动性。保持移动游牧的生产方式的根本条件是共同所有和共同使用牧场。游牧业与养畜业的本质区别决定了游牧改革的走向。如果照搬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适合于养畜业的饲养方法来推进牧业现代化.草原将会被破坏,不利于草原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特殊地位,认清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民族因素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为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生态观念贯穿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商州区刘湾社区在具体的社区治理中,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开拓生态农业新思路,发展生态养殖新模式,探索循环工业发展的新方法,用生态方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践行十八大生态发展观念,初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创建生态新社区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法制要先行,特别是要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为此,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发展观,协调观,价值观和行为观,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综合决策制度和宏观调控制度,综合性生态环境许可制度,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效益和影响评价制度,生态环境税,环境补偿费,生态环境费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