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叶 《世界文化》2008,(10):43-44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物宝库,它埋淹着各个时代的沉船,从史前时代的独木舟到如今的大型潜艇。这些沉船上遗留着各个时代的艺术珍品和大量的金银珠宝等有价值的东西,据考古学家和有关专门人才的估计,在全球海洋中,沉船至少有一百万艘。  相似文献   

2.
潜艇的今昔     
程鹿峰 《世界文化》2006,(12):12-12
据可靠资料记载,世界第一艘潜水艇建于1620年,是一位在英国行医名叫科内利乌斯·德列贝尔的荷兰医生为了取悦伦敦的豪门显贵,独出心裁造了这艘潜水船供他们消遣取乐。船身为木质,覆以浸油的皮革,下潜深度可达4.5米,水下能滞留数小时。此后出现的潜水艇则主要用于军事。俄罗斯的第一艘潜艇的建造者,是一个名叫叶菲姆·尼科诺夫的农民,当时他是一家船坞的木匠。1721年他建造了一艘“秘密船”,这是一艘模型船,在试验中表明能自由沉浮,在水下灵活自如。1724年在彼得大帝的支持下建成了一艘正式的潜艇。但遗憾的是,彼得大帝于1725年病逝,尼科诺夫…  相似文献   

3.
奇妙的生物──打屁虫杨乃中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希尔德纳博士在研究打屁虫(BombardierBeetle)的特性和体内结构的关系时发现,这种身长仅有1厘米多的小昆虫的体内一对囊形器官,彼此连通,好似一组套问,内有一种液汁贮存在一个囊中,一旦听命,那液汁...  相似文献   

4.
田鹰 《世界文化》2008,(4):9-11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颇具关照的意味。所谓关照,乃是主体拥入客体,人与宇宙融合为一。这样使人便以宇宙的立场说话,主体性仿佛融化在物的世界中。在这种近乎于禅悟的关照中,宇宙的存在开始通过语言得以体现。像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食米鸟、大黄蜂、高山、大海等似乎都体现了宇宙的奥秘,体现着无所不在的“道”。  相似文献   

5.
王颖 《世界文化》2007,(4):10-11
在美国中部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城镇,那里的生物原本生活得很和谐。繁花似锦、果树成林,鸟儿鸣唱,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穿过原野,人们常常到小溪边捕鱼。但是,一片片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剂导致了一场瘟疫:植物枯萎了,鸟儿消失了,鱼儿死光了,母鸡孵不出小鸡,新生的猪仔活不了几天,花丛中没有蜜蜂,苹果花得不到授粉、也没有果实,大人和孩子得了奇怪的疾病。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春天,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相似文献   

6.
当今,读《周易》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其中存在着两种读人。一种是从中国文化的广阔视野中去读《周易》,密切结合古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宗教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尽可能从中挖掘出一些积极闪光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7.
顾乃武 《寻根》2014,(4):4-7
<正>龙是伏羲氏族的图腾,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血缘之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龙,大体有两种形态:一是生物的形态,一是文字的形态。学界大多认为生物形态的龙,是一个以蛇为主体的组合图腾,是华夏部落联盟族徽的标志。部落联盟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华夏部落联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龙图腾的"部件"由少到多,龙的形象随之不断丰满。与龙的生物形态演变情况大体一致的是,龙字形体也经历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的教学信息,能使静态的满堂灌输转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本文探讨的是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紫杉油在30年前还是太平洋沿岸紫杉树皮的一分子,20年前鲜为人知,10年前无人问津。然而今天,紫杉油这几个字却象征着癌症患者的希望,意味着大自然的恩惠,预示着科学的巨大潜能。1960年,全美癌症协会开始了一项生物试验工程,试图从大自然中找到癌症克星。遍布地球的生物都成了研究对象,实验室带有人体癌细胞和肿瘤的老鼠充当了甄别十几万种生物提取物的重要角色。20年过去了,研究人员从130241种标本中发现了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化合物——紫杉油,它是从太平洋沿岸的紫杉树皮中提取的,是一种怪诞然而却神奇无比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人、动物、植物,共同构成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最有活力的生物群落.现代汉语词典对"生物"一词的解释是:"自然界中由活物质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活体.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生物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地球生机蓬勃.生物的依赖性,和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又构成了生物的脆弱性.人与自然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环节中,如果有一个"扣"儿损环、脱落,整个地球生命群落就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这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哪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不错,人本来就是人,原始也和世界上一切“灵长”的生物差不多。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  相似文献   

12.
人、动物、植物,共同构成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最有活力的生物群落.现代汉语词典对“生物“一词的解释是:“自然界中由活物质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活体.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生物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地球生机蓬勃.生物的依赖性,和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又构成了生物的脆弱性.人与自然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环节中,如果有一个“扣“儿损环、脱落,整个地球生命群落就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这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苏音 《世界文化》2001,(4):12-13
在当代缤纷多彩的欧美文坛上,诗人、小说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位深受法国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作家,普拉斯在她最著名的作品中以描写孤寂、精神错乱、没落、死亡形成自己的特色。新颖独特的文体,娴熟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被广为赞誉,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1932年10月27日,普拉斯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市,父亲是波士顿大学生物教师,母亲教高中英语。由于她父亲并非母亲所爱,因此父母关系并不融洽,母亲对父亲感情十分淡漠。1940年,小普拉斯8岁时,父亲病重住进医院而母亲却疏于护理,…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仲夏,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和我国湖南教育出皈社以英和中接踵(如果还称不上是联袂的话)出版了这样一本书.《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英书名为A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China),书的第一时曾担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BWG/CCICED)外方主席多年的马敬能博士(D r.John Mackinnon)。  相似文献   

15.
黄厚明  陈云海 《寻根》2005,(3):30-37
猫头鹰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在夜晚出没的猛禽。在生物分类学上,猫头鹰属于鹗形目,包括鸱鹗和草鹗两科。属于鸱鹗科的猫头鹰约有170种,属于草鹗科的猫头鹰约有15种。据现代动物学家研究,除北极地区外,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猫头鹰的踪影。它头圆似猫,眼大而亮,颈缩项间,喙、爪弯而锐利,飞行无声。猫头鹰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两边看的时候,就必须转动头部,因而猫头鹰的脖子,能转270度。  相似文献   

16.
过去七十五年来惊人的医学突破证明了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性。未来的全部保健系统仍然包括继续着重寻求医治古老病症的现代疗法。在这一过程中,医学科学很可能发现改变人类本身的方法,而且不管怎么样,使其从目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昆虫的耐受性在所有生物中居首位。这一结论无疑经受得住任何标准的检验。昆虫出没于森林,聚集于沙漠,浮游于水下,爬行于洞穴。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不住它们的去路,极地冰冠的严寒危及不到它们的生命。它  相似文献   

18.
齐园 《世界文化》2002,(2):11-12
相信,许多人都是在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后才知道了《铁皮鼓》,进而才开始关注君特·格拉斯。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君特·格拉斯也许应该为这份殊荣晚来了四十年而感到幸福。不管什么原因,结局告诉我们:和着世纪末的钟声,奥斯卡的铁皮鼓敲得格外有力度,也格外发人深省。那既是向这个“饱受摧残的世界告别,向受伤的生物告别,向我们和我们的心灵告别”的一曲落幕悲歌,又是新世纪来临前的一首震撼人心的序曲。《铁皮鼓》创作于1958年,历经战争洗劫的德国和德国文学给予了作家最富时代感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1784年德国巴伐利亚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举世罕见的生物骨骼。法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儒尔日·克尤夫在了解实物之后,断定:这是一种能飞翔的爬行动  相似文献   

20.
就像我们不能合理地希望世界上每一种生物都被保存下来一样,我们也不能保存每一种语言。或许我们也不应该去保留每一种语言。这个道德和实际的问题是很复杂的,语言上的差异可以是一个国家统一的致命伤。假如某一世代的人愿意转去说主流人的语言,因为这样带给他们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利益的话,谁有权力来强迫他们一定要学他们的母语呢?但是当3000种语言消失时,我们可以确定许多不是心甘情愿而且可以挽救、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