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5,(10):30-39
说明文阅读从考查范围看,仍然以介绍新的科技成果和环境类的文章为主。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的顺序等。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四川/罗益中杨旭东难点指津前几个单元虽然已经进行了说明文写作的各种单项训练,但应用性说明文的写作仍有一定难度:难在它是前几个单元单项练习的综合训练,难在它较之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而有其独特之处,难在同学们手中占有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4,(10):32-38
说明文阅读从考查范围看,仍然以介绍新的科技成果和环境类的文章为主。设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的顺序等。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系统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本文对此作一检索和指要。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其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种类及其特点说明文从说明对象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客观事物。其中心内容是介绍该事物状态、性质或功能等特点。本册的事物说明文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漫话小行星》。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道理(包括科学原理、事物规律、方式方法、知识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心内容是向人们阐明事…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本族化又不同于目标语化的第三类化。应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第三类化:1.利用学生的本族化的认知图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共性和化差异;2.以学生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建构个性的第三类化;3.组织学生在跨化情景中进行合作学习,建构得体的第三类化,从而使他们能够进行成功的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记叙文、诗歌提出了阅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不同文体时应体现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湖南/曹怀文郑莉难点指津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如果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解说事物或阐明事理,那么,所介绍的知识也就不能表述准确,甚至还可能发生误解。这一点,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强调得多,学生因此而写出的说明文又可能显得过于严...  相似文献   

8.
邓大林 《新作文》2004,(2):32-32,39
说明文除了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外,在写作中还要正确使用说明方法。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打比方、摹状貌等。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前三种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9.
易安 《湖南教育》2004,(6):22-22
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的形态和性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属于知识性文章的范畴。初中第四册一、二、三单元全是说明文,许多教师依照传统的知识体系展开教学,认为教学生掌握说明的要素就足够了。这种封闭的教学观念,僵化的知识体系,导致了说明文教学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相对于其它文体而言,比较枯燥无味,因此要教好说明文很困难。我们认为先从说明文的导入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说明文教学取得成效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以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几篇说明文为例谈谈几种常见的导入方式。一、引言式导入。即用形象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发展路径有很大的差异。在西方,第三部门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与市民社会的自治空间的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路径一般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自发为主的过程。而我国第三部门产生与演变的动力主要是外部压力的结果,是在改革开放后,基本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自治性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其发展的路径,从总体上看,是一种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日本战后第三次大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的大学发展经过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第一次改革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第二次改革以后,90年代初开始进入了第三次改革时期,第三次改革以大学内部体制改革与教育改革为中心,正在探索建立适应21世纪的新的大学制度。本文着重分析了第三次大学改革的过程及高度化,个性化,活性化之改革特点。  相似文献   

13.
白思存 《学语文》2003,(1):19-19
新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收录了占全册总量50%的说明文课文,其涉及领域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教材编辑的意图之一,可能在于通过发挥语文工具性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认知客观世界,藉此培养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仔细思考第四册15篇现代文说明文隐含的思想线索,我揣摩出说明文教学的活力和出彩点在于教学中努力实现既有所知,又有所感,知感互动,乐在创新。对本册15篇课文,我帮助学生从内容涉及广、贴近时代切、占据科学前沿阵地之牢等方面进行探索。从引导学生感受科苑天地的乐趣,感叹科技力量的神奇,感悟科学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上入手,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认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感知说明文的语言,练习写简单的说明文;重视生活知识和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学习发现自然之美,并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力量,初步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自然观。  相似文献   

15.
说明文的阅读1.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类型———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2.阅读说明文要用到这些知识,并结合文章内容作这样的体会:①整体感知说明文。明确文章说明的对象,确定说明的类型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②理解说明文。抓住表现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关键语句(中心句)领悟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结构。③领悟说明文。分析语言特色,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选用平实或生动的说明语言,都是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相似文献   

16.
第四册     
说明文部分(1-3单元)考点及重点:掌握说明文的一些读写常识,识记字词及相关文学常识,掌握课文主旨。学会阅读说明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作文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做了一系列尝试: 一、语文课教学与指导学生写作紧密结合 课本中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最好的范文。通过讲授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写作。例如:学生写说明文困难大,而初中语文第三册是以说明文为重点内容的。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的“说明”和附录“谈谈说明文”两篇知识短文。使学生明确说明文需要掌握的四点知识,即:一是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说明文与说明性课文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将说明文注解为“说明事物情况或道理的文章”,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学生辞海》将说明文注解为“一种以说明事物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说明,将事物的性质、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大家好!我们来到了事理说明文的景点。 以说明事物内部道理为内容的文章叫事理说明文。我们对大千世界的科学清醒地认识,大多来自于事理说明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四篇课文:《地球是圆的吗》、《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核舟记》。本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三个纯说明文单元。学生们对说明文的结构、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可从单元教学重点出发,对整个单元宏观掌握,引导学生对四篇课文进行联篇比较阅读,找出它们在说明文文体特征几个方面的异同点,从而巩固所学的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