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门新教育共同体成立于2005年9月,缘于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是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以新教育实验项目为主要任务的科研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海门新教育共同体以"让共同体成员过一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我们明确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标. 我们认为,新教育实验就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这个解释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近几年来,新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  相似文献   

4.
新教育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在线阅读共同体来丰富师范生跨界阅读的路径,加深师范生深度阅读的体验,激发师范生经典阅读的兴趣。新教育在线阅读共同体以强调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理论为基础,以“自主协商、异质群体、在线社群”为组织管理方式,以“经典著作、以写促读、多元评价”为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专家导读、个体自读、集体共读”为主要形式的共同阅读模式。新教育在线阅读共同体的已有实践表明,这一模式产生了教师教育的集聚效应、互惠效应和共生效应,在师范生的经典阅读、专业写作、职业认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商科背景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高校推进立德树人的应然选择,已具备一定的思想、制度和实践基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尚未成形、各要素协同不足、新技术融合不够、新商科特色缺失,通过目标赋能、资源赋能、制度赋能,构建以校本特色为立足点“、一核多元”育人主体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许新海 《人民教育》2012,(24):25-27
当今的中国基础教育界,正在兴起一场"教育共同体运动"。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追寻共同的教育理想,自觉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着原有的行走方式,推动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比如,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就是一种"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在短短的几年内把全国属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单位的150多万"新教育人"凝聚在一起,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围绕营造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7.
新教育10年     
由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是一项民间的教育改革运动.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和“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专名的"新教育实验"是以朱永新为代表的新教育共同体,为追求新的教育理想和境界,以新的教育实验方式开展的教育探索行动。在语用意义上,"新教育实验"是一种探索实践素质教育的模式,是回归原点、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育,是以心灵为本体的人文性教育,是通过理想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是在生活中和为着生活的教育,是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五个观点为核心思想,以六大行动为具体途径,以四大改变为主要目标,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通过几年的研究,新教育实验在新教育儿童阅读、理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它成为我国教育通向素质教育理想家园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国际化和RCEP生效的背景下,针对外语类院校在面向东盟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提出“服务边疆、把小做大、对接东盟、把外做强”的改革思路,以及“统一认识、摆正定位,学科交叉、‘五位一体’,分类分层、扩大范围,深挖潜能、资源整合”的创新举措,探索外语类院校面向东盟的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我第一次听到了"新教育"这个词,她是那么陌生,又让我倍感亲切,让我重新体会到作为教师的伟大。瞬时间,新教育之风吹遍了中国大地,我们都被它的魅力折服,并踏着她的脚步前行。"新教育"是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为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它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教育。"新教育"中提到:"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始终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在各族师生心灵深处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需全面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强其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强化中华民族复兴大任。为此,民族地区应探索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造前沿性的教育实验等策略路径,从而为民族地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14.
"新基础实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是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教育改革工程。"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其理论基础中所蕴涵的人的发展、人的潜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形成、追求崇高和和谐等一系列教育幸福观正是当前教育生活中所忽视和缺乏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负有教育责任从来都不仅仅是存在于教师单方面,而是包含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从之前所提倡的“学习共同体”到现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学生教育共同体”,教师作为共同体中学生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应注重对其的合理利用,以达到使教师各尽其才并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本文在提出“学生教育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其理论基础,并以香港真道书院为例,将学生教育共同体中专业教师按教育职责分为家校联系教师、社会宣传教师和学科教育教师三类,并对这三类教师在共同体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阐述,这对中小学的教师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一样,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新教育实验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教育实验认为,打破教师之间的隔膜,形成对话的传统,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倡导"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全国属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单位的"新教育人"凝聚在一起,围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  相似文献   

18.
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段阅读研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为每一位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在接下来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以日常教育教学为核心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俗称“三专”项目)中,专业阅读的目标也是“为每一位教师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  相似文献   

19.
力图突破将教育的起源归结为共同体习俗的育儿这一以往的思维模式,从世俗外个人回归共同体的过程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重新思索教育的起源。首先,对有关教育起源的各种言说作以粗线条的整理,指出了这些言说始终未能摆脱教育即人的社会化这一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作田启一的有关个人主义及个人诞生的研究的分析,总结了世俗外个人的诞生及其向共同体回归的过程。又以苏格拉底为例,剖析了世俗外个人的回归及先生的诞生过程。最后,以耶稣、释迦、苏格拉底等这些“人类教师”之死为例,阐述了先生之死就是“教”的开始,阐明了教一学关系的特征。通过这些过程的分析,认为教育起源于当逸脱到共同体之外的世俗外个人回归到共同体内部时,与共同体成员相遇时所产生的教与学的关系的成立。  相似文献   

20.
力图突破将教育的起源归结为共同体习俗的育儿这一以往的思维模式,从世俗外个人回归共同体的过程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重新思索教育的起源。首先,对有关教育起源的各种言说作以粗线条的整理,指出了这些言说始终未能摆脱教育即人的社会化这一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作田启一的有关个人主义及个人诞生的研究的分析,总结了世俗外个人的诞生及其向共同体回归的过程。又以苏格拉底为例,剖析了世俗外个人的回归及先生的诞生过程。最后,以耶稣、释迦、苏格拉底等这些"人类教师"之死为例,阐述了先生之死就是"教"的开始,阐明了教-学关系的特征。通过这些过程的分析,认为教育起源于当逸脱到共同体之外的世俗外个人回归到共同体内部时,与共同体成员相遇时所产生的教与学的关系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