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也是现代性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现代性超越。应在现代性视域下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人类文明基本价值的关系,凸显其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资本主义价值观辩证扬弃而逐渐形成的,它吸收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价值观以及中国革命的传统价值观,融合并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现代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实践对传统价值观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革命性重塑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成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凝练以至于转化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思想。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成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有区别地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和西方社会优秀、合理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转化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动词“培育”来规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态度:尊重和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改革攻坚期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社会主义的,但并不必然拒斥资本主义的某些东西,也不仅仅是一种话语方式.作为核心价值观,必定是一种能够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本质、站在人类制高点上的东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放的过程,是凝练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青少年易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应从培育原则、培育环境、培育途径等方面明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当下,同时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民主价值观。前者生长于欧美资本主义文化,其内涵实质是以"私"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民主价值观。后者直接承接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由于其成长于我国的文化土壤中,其内涵也深受我国古代民主价值观的影响,实质是以"公"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民主价值观。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正在将个人引向精致的利己主义和理直气壮的个人主义,将国家引向碎片化、极端化、民粹化,将人类引向战争;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则在努力从各层面将人类社会引向和谐共存。然而,由于欧美资本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践行正经受着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语境之困和"人民"被泛化之困。  相似文献   

9.
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认同度较高,但对体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一些指标则认同度不高。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的影响与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应高度关注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向互动关系,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渠道,划清各种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界限,加强针对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要有一个清晰和深刻的理解,才能从全面上把握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在深层本质上一致,又在内容和作用上有区别。任何社会都要有且必须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凝练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能被全社会绝大多数民众普遍认同,它应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还要尽量能够兼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文章认为,民主、公正、富裕、仁爱、和谐等价值目标、价值理想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应具备支撑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等四个基本作用。是否具有这四个基本作用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范畴是否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判据。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发展。它从价值观建设的主体性、价值观内容的涵容性、价值观表述的凝练性三个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反映了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经过6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逐步完善,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当今中国现时代文化发展的主导价值观,它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统一思想、凝聚民心、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意义重大,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用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责无旁贷。但要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二是在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内涵的基础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基础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如何旗帜鲜明地倡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显其现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三所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情况的调研,探析大学生认知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内化为大学生稳定的思想、信念,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与习惯的举措,建议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一群体文化一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渗透教育,推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内化,同时,借助多元媒介,扩展和延伸传播途径,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体现出两国执政党与政府在社会加速转型期整合多元价值观的共同诉求。新加坡五大“共同价值观”的成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体现“共同富裕、民主法治、文明互助、人本和谐”四个重要的理论维度,建构四位一体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核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新形势下高校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为广大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高校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机制、引领示范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和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公民行为伦理规范——公民的具体的伦理行为。该路径应用于社会工作职业领域的具体路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者行为伦理规范——社会工作者职业伦理行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和操作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包括关于社会价值目标的假设、关于社会的价值假设和关于个人的价值假设,据此可进一步推导出相应的专业价值、操作价值和社会工作行为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高校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容忽视。而高校红色社团以其在注重理论学习、拥有高素养社团成员、追求价值共识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特点,成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依托红色社团,可以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觉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