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什么是话语分析入手,探讨了话语分析在第二语言教与学中的应用,并就语言教师如何通过探索课内课外语言实际使用的情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话语操练和分析来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2.
所谓交际策略(Communicative Strategies),就是指语言学习者在对第二语言掌握有限的情况下,为达到交际目的,弥补其语法或词汇知识不足而借助迂回、运用同义同源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阐述要表达意义的一种交际手段。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语言知识,更要使学习者具有较高的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直接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修辞是一门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为培养语言学习者具有较高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应恰当地运用修辞的艺术。本文重点分析修辞艺术在第二语言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及写作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以及外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语用失误而构成交际的障碍。在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理解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影响值得研究和评价。本文分析了语用失误的类型和原因,讨论了有意识地发展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发展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基础上,从语言学习者的立场出发,以学习者获得语言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过程和获得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及相关规律,以指导语言学习和教学活动的理论。60年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使得语言教学也同其他学科一样,开始重视从学习者这个角度来考察教学过程,学习者“如何学”、“学什么”便成为语言教学与研究的中心课题。“以学生为中心”被誉为现代教育的一次革命。语言教学研究者也认识到对学习者语言…  相似文献   

6.
语用移情指语言习得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去,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将其作为交际的背景知识进行言语交际,因此它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层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二语言习得,并将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如何把这些意识运用于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很多假说都围绕着理解和运用这两个主题。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理解策略和运用策略将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看作是意义处理的结果,基于理解或运用的教学活动也是强调意义或交际对中介语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过分强调意义或交际策略的结果则是学习者往往忽视了语言形式。在教学中,注重语言形式还是注重意义?探讨这个问题不仅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景 《双语学习》2007,(6M):68-69
在第二语言课堂中,老师不仅可将话语分析作为考查他们自己教学实践的一个研究方法,而且可以作为研究语言学习者的课堂互动的一个工具。学习者可从运用话语分析中获益。他们可以运用话语分析来探讨语言是什么,和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话语分析达到交流的目的和提高对另一语言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而成的,而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正确处理与利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语言系统的发达程度决定了第二语言的水平。第二语言教学在教授学习者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构建学习者的隐性语言系统。本文试对隐性语言系统的构成及如何培养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外语教学中研究的焦点已由"如何教"转到"如何学",因而很多学者都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者这个变量,外语学习焦虑则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之一。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焦虑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对于教学的启示还不够充分,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是不同的。第二语言学习是指学习者大量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本文根据学习者对二语的学习方法等,针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语习得的基础理论,包括习得与学得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得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将二语习得理论提炼加工成可供具体语言教学使用的方法,并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习得环境,从而提高学习者学得外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 reason to choose this topic is because among three types of context in natural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ettings,majority language contexts are undoubtedly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to help L2 learners enhance their proficiencies of target languages in an effective way.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is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that have been conducted concerning majority language contexts.From following chapters,analysis will be made on the deficiencies of L2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hina as well as necessities of majority language contexts.Finally,basic strategies will be proposed to help L2 learners overcome various problems in majority language contexts.  相似文献   

15.
学习策略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表明:在二语学习中,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使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对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培训是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学习策略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入手,探讨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许多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都影响学习的结果。其中动机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动机的认识发挥其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获得理想的语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及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语言学习的认知基础和掌握程度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在我国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决定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应是学习的努力程度、合格的师资及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语言课堂中,老师不仅可将话语分析作为考查他们自己教学实践的一个研究方法,而且可以作为研究语言学习者的课堂互动的一个工具。学习者可从运用话语分析中获益。他们可以运用话语分析来探讨语言是什么,和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话语分析达到交流的目的和提高对另一语言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9.
周家铭 《海外英语》2012,(6):268-269
People have controversial idea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ur native langu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popular belief is that native language(NL) interferes the second language(L2) learning,which is known as negative transfer,while positive transfer is seldom mentioned,or even is neglected in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e found that in teaching when the L2 learners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other language,they may resort to their NL to get help.So we can’t only think about its negative aspect.In fact that NL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LA,so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mon features to lead to the positive transfer,then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或二语)水平,很多国家降低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年龄。这种做法和神经科学关于双语者二语习得起始年龄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关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二语习得者其二语大脑加工模式类似于第一语言和母语单语者,而晚二语者的二语加工有激活脑区扩大、激活水平提高的倾向。早二语者更有可能获得接近母语者的二语水平。让学习者在较小的年龄接触外语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汉语是外语教育低龄化的受益语言,覆盖低龄学习者,帮助国外解决低龄学习者汉语教学师资问题应该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内容。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要加强针对低龄儿童的教学研究,建立低龄儿童汉语教学师资培训机制,以顺应国外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促进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