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3年,"语文主题学习"在林州市经过了第二次改革,我们结合学生年龄,以教材为起点,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桥梁,寻找方法、认真实验、加强总结,确立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的五种课型。今天我要介绍的《人间真情》一课就属于我们所确立的五种课型中的第三种课型———读写结合课。【学习内容和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穷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迟到》《一瓶矿泉水》,推荐文章《第一次升旗》。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  相似文献   

2.
黄敏 《教育艺术》2021,(3):25-25
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已有四年。我的《逍遥游》《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及《汤显祖与<牡丹亭>》获部级优课,《长相思》获省级优课。可以说,我是此项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为,作为一个年过四十的语文老师,几乎已经失去了参加各级现场大赛课的资格,而"一师一优课"活动则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理念与思考的平台。因此,我想就以上几节课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来谈谈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问题,希望信息技术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而不仅仅是课堂中的"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梁卫星 《江苏教育》2014,(13):77-79
<正>在该书《死亡教育问答录》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得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选择了似乎不属于语言文学的话题,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让我会心一笑的,是"越界"这一词语。事实上,在这本书里,作者再三提到了"越界"。起初,他从语文越界;继而,他从课堂越界;而后,他从学校越界……他越界得太远,我甚至已经看不到他的背影,这个词语仿佛一卷胶带,光荣地记录着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我得说,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过程中,我认为阅读是实验的关键点。只要把握好了阅读在教学中的位置和开展方式,主题课堂就成功了一大半。下面,以我所执教的一节基础阅读教学课为例,具体说说我是如何带学生围绕"读"字学习语文的。这节课的主题我定为"异域风情",选取了人教版语文第十册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荷兰风车》和《埃及的金字塔》两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爱上语文,语文便慷慨地将无限的欣喜与乐趣注入我的血液之中,在不经意间唤醒我的生命,改变我的生活。我愿意用所有的生命激情来焐热这个儒雅而又充满智慧的名字——语文。追求高品位的课堂教学(一)特别的"名家磨课"2008年9月,语文教育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袁浩老师走进我的课堂,听我执教《螳螂捕蝉》一课。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吴王",与"少年"对话,写圣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不再是那日复一日的单篇课文教学呢?下面我仅以《春联》为例,谈谈当自己轻轻推开《春联》的窗后,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更广阔迷人的"春联"风景。《春联》一课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春联的好处。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了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21日,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暨学术报告会"上,我执教了苏教版第十二册上的《孔子游春》一课。这里记录的,是我的思考、实践与体验。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月刊》2013年第5期上,我看到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王土荣老师写的文章《试论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操性》,这篇文章引起作为高中语文一线教师的我长久的思考。为什么王老师的文章会引发了我长久的思考呢?首先,缘于去年年尾,我有幸到华师附中听课,那是由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华师附中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扼住命运的咽喉》一课。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我担任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师,那时使用的还是旧版教材,等到新学期,我再次任初一年级语文教师时,使用的已经是全新版本教材了,对于刚刚教过初一年级的我来说,这种变化带来的感受非常大。因为课文内容变化较大,所以我在备课时也比过去更加用心,前一段时间学校开展了阶段性达标课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在一年八班讲了《虽有嘉肴》这一课。《虽有嘉肴》作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新选入的课文之一,在课前备课以及讲授过程中给我的触动很大。首先,在备课时,我仔细学习了教参,特别是"有关资料"部分,对于孙亚玲老师的"《学记》四题——论《学记》中的教学论思想"这一部分内容,我进行了详细分  相似文献   

10.
在东南大学与南京师大主办的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窦桂梅老师执教了《牛郎织女》一课,让人深感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论述之妙。一  相似文献   

11.
孙双金老师,是我语文教学之旅上的引路人。记得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所乡村小学里,我初登语文讲台。一天,在学校阅览室里,无意间我看到了《江苏教育》上的一篇文章——紧扣语言,层层剥笋——《落花生》一课重点句子的教学。嘿,这不正是我明天要上的课吗?第二天,我就依样画葫芦按照这篇文章中的教学设计,上了一节《落花生》。说也怪了,这堂课效果特别好,课上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表达深刻,就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孩子也被吸引了。  相似文献   

12.
<正>7月15至17日,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报》社、《语文建设》杂志主办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真语文说课大赛在济南章丘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我作为一个真语文的追求者,全程观看了有关录像和资料,感受到一股"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的清新本真的语文教学风气如春风扑面,让我如醉如痴,真正让我的语文教学找到了"不忘初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18日,为庆祝《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应编辑部邀请,我在上海浦东尚德实验学校执教《一夜的工作》。该课在现场引起了强烈震撼和反响,课后,我将自己的语文教育称为“诗意的语文”。嗣后,我在全国小语界正式提出了“诗意语文”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信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网络备课,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文本资料、文本教学设计、文本教学理念等诸多问题。下面以《推敲》一课为例,为了上好《推敲》这一课,我把《推敲》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稿放在了凤凰语文网上,期望得到各位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在网络上各位网友、教师、专家对我的教学设计热切关注并建言献策,让我备感欣慰与激动。总的说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3月1日,开学的第二周,我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竞赛课伴着和煦的春风拉开了帷幕。作为参赛教师,我主讲的语文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课文,分别是十七课《触摸春天》和十八课《永生的眼睛》,此外我还准备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下册第三本的第一单元"生命的真谛"中的两篇文章——《打开那扇窗》和《希望无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就是要打造高效课堂,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内,加大课堂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3年第1期"名师示范"栏目刊登了管建刚老师的《指向写作:一句话"变"一篇文——我教<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拜读之后,我想起了王崧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作为课程和学科的语文,边界意识是必须的。"那么,管老师的课,边界又在哪里呢?一、从课程标准看《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管老  相似文献   

17.
吴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3,(39):194-195
本文结合《给我的孩子们》一课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上出"语文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荷叶母亲》区公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赞许,也有许多环节值得我反思和总结。备课时,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希望通过公开课倡导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由于许多环节都是课堂上即时生成,便多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对这节课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是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对学生来说,在全区的初一语文老师面前听课、学习,也是一种挑战。好在,从初中入学以来,学生一直是我课堂生命的主角,他们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活动化教学理念的初步理解与实践。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了解到,语文新版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目前已经通过教育部验收。而此次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被曝出现较大而有趣的变化,被相关修订者称之为"是脱胎换骨的"。比如: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正如之前的"鲁迅文章大撤退""莫言文  相似文献   

20.
正【课型】精读引领课【学习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68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13页《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内容。2.精读品味,学习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方法。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课前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章《藤野先生》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废墟下的课堂》《零分之约》《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