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怎样选材     
课堂回放 一、材料的积累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题是"怎样选材",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才能写好文章.再好的厨师,没有好的食材,也做不出新鲜可口的美食.同学们,选材有个前提,你们说说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中用好材料、用活材料,对一篇作文的成败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选材真实熟悉、选材新颖、材料发散、材料转化及联想现实五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正>一篇高考考场作文,记叙文、议论文都要考生注重选材。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与出发点。同时还要注意选材的真实新颖,选材的典型性,选材的丰富意蕴等。围绕中心来选材,也就是说,文中的材料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就是典型的偏离中心,前后不一致的作文材料。如,写与"讲文明,有公德"有关的一篇文章。文中事例用的却是陈光标高调行善的事例,这就属于材料脱离中心,严重跑题。同时要注意选材的真实新颖。真实的材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只要是真实的即可以写,但并不是所写的都  相似文献   

4.
选材是写作前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取舍。材料选择、使用得当,能有效地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文章就会平平淡淡,毫无特色,有的甚至拖沓松散,漫无中心。可见,选材是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选材呢? 一、材料要扣题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题。选材的第个标准就是看它与主题有无关系,能否烘托、说明、表现主题。与主题关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写作需要形象思维,同样离不开逻辑思维。如果在动笔之前缺乏对材料进行恰当的梳理和裁剪,没有将材料组成一个合乎逻辑的顺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对主题缺乏提炼、升华,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逻辑思维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呢?一.动人春色贵独特对如何写好文章,鲁迅先生曾说:"不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相似文献   

6.
中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都要求学生的作文“选材恰当,内容充实”。那么,怎样的文章才算“选材恰当。内容充实”?记叙文写一件事情还是写二三件事情更符合“选材恰当、内容充实”的要求宁对此,有人宣称,中考作文只能写一件事情。否则就是选材不当,内容空洞;有人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中考作文要写二三件事,否则就不合选材恰当、内容充实的标准。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澄清这种模糊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应考复习。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有效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写作导航】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经典广告词:"药材好,药才好",意思是说:要制出好药来,其根本在于选用的药材要好;同理,我们若想写出一篇优秀文章,就要在选材这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做到精当。下面以近两年的满分或高分作文为例,谈谈作文选材的技巧。一、选材真实,流露真情选用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不说假话,这是考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说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  相似文献   

8.
写好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审题就是看准题目,认真思索,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含义、要求、重点,明确题目与材料对体裁、内容、选材范围的基本要求,要仔细理解文题中每个词语。找准题眼法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亦称“题眼”。只有抓住了题眼,才能把握中心,恰当选材,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水色山光皆画本,花香鸟语总诗情。"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材料,选材需要一双慧眼。"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写好作文,最关键的是选材,选到了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选材的基本原则有四条:切题、典型、新颖、积极。切题就是要确切地表现主题,围绕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主次。典型就是要选取具有代  相似文献   

10.
顾艳芹 《考试周刊》2011,(35):52-53
选取恰当的材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选材要紧紧扣住中心,力求真实、新颖,有典型性,能舍大取小。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要注意指导他们选材和剪裁。鲁迅说:“选材要严”。这个“严”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围绕中心选材;二,材料要典型;三,材料要真实、准确;四,材料要生动、新颖。目前,一般中学生在记叙文的选材上,只较多地注意到围绕中心选材这一点,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其它方面,尤其是材料要生动、新颖这个方面。因而,写起文章来,就难免情节雷同,“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写好人好事,则离不开捡钱包,推车子上坡,扶盲人过街;写刻苦学习,则少不了起早贪黑,手不释卷,上课用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如此等等。你写过去,我写过来,又写不出什么新意。学生写得腻烦,老师看得头痛。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文章一枝花,全靠事当家。”这里的“事”就是指作文的材料,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选材的重要性: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材料,犹如没有枝叶的树,是毫无生机的,写出来的文章势必淡寡无味,可见选材多么重要。新课标已明确要求作文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有些实验区的中考作文评分时对材料方面的要求很高,如选材新颖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中提出: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现在的小学生见闻广、接触的东西很多,生活丰富多彩。可是,写起作文来,他们又觉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学生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写。为此,我在指导学生选材时,重点在"选"字上下工夫。一、选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小学生年龄小,对很多事物和景物都很好奇。但是,在  相似文献   

14.
时下,材料作文仍是高考的宠儿,而议论文则是这种考试形式下常被首选的文体。记叙文常常被"抛弃",是因为要选择一则符合材料的素材不容易,倘若选材失当,写作不能切题,便"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事实上,一篇"马马虎虎"的记叙文在众多平庸的议论文当中更能脱颖而出,赢得青睐。这"马马虎虎"的记叙文首先就应该是切题的。记叙文要做到切题,可分两步走:选材与材料的切合、构思与选材的切合。  相似文献   

15.
吴雪贤 《学周刊C版》2019,(19):136-136
小学习作教学,选材是一个关键的习作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中,要根据习作目标要求,运用恰当的选材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选材,从而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学会选材,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表达内容丰富的技巧是:激发学生兴趣,以精心的选材、精彩的细节描写、恰当的插叙让他们走出表达不具体丰富的写作困境。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写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想”。为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训练学生的思路上,使学生的习作思路开阔、灵活、细致、严密,富有创造性。一、确定范围,自主选材命题,训练思维的开阔性作文内容丰富,选材要广泛,思路就要开阔。目前,教师统一的命题,使学生不知从何下笔,因而写作思路一开始便进入狭窄的死胡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确定范围,自主选材命题”的方式。1.确定范围,明确方向。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恰当地提出一定的选材范围和写作目的,为学生选材指明思维方向。例如:  相似文献   

18.
找准一个窗口诸葛大生一回家就考问妈妈:“你知道什么是选材吗?”妈妈说:“选材嘛,就是选好一点的材料啊,比如说我们家做柜子的木头就是最好的杉木,再比如你奶奶家的地板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前几讲,已经向大家介绍了一些闯选材关的办法。下面,再向同学们说一样,叫作开选材"碰头会"。一、"碰头会"怎么个开法1.首先要讲明这种作文选材方法,是课堂内一种集体互帮互学的方式。和"三选一"等不同的是,这碰头会一个人没法开。  相似文献   

20.
陈荣 《新高考》2010,(10):8-9
"材料新鲜"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创新"部分提出的要求,是指选材除了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典型外,还要力求新颖别致、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性,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清代著名学者李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