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腐败现象在学术期刊上的表现及其治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分析学术腐败现象产生形成的过程后认为:学术期刊在某种意义上为学术腐败现象的形成、蔓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进而在分析总结学术腐败现象在学术期刊上的表现形式基础上,对从学术期刊上消除学术腐败现象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韩国学者黄禹锡学术造假事件,引发对学术期刊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考。学术期刊从接收来稿就应担当起反学术腐败的责任。学术期刊治理学术腐败应从制订编辑道德规范、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工作机制、完善审稿制度、加强相关编辑部联系以及建立作者背景资料库等方面入手,净化出版园地。  相似文献   

3.
学术腐败的博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科技广场》2004,(8):105-106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学博弈论角度分析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建立了学术研究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制止学术腐败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犹如社会大环境对学术期刊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学术期刊失范对社会的道德与正义、对科学研究的理性与创新、对学术秩序与公信力的破坏同样也是十分严重的.然而,无论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存在多少诚信问题,学术期刊都没有理由为学术腐败而大搞潜规则.回归学术本位,守望学术良知,以独立的品格与操守,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学术期刊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标本兼治,加强对学术期刊失范的治理亦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童吉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327-328,330
如何有效地抑制和消除学术腐败现象,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学术规范是当今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极大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学术腐败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做了探讨,尤其是对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监督学术腐败行为的意义与具体实施做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术腐败事件频繁曝光于媒体,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通过对两个学术腐败行为模型的分析,试图找出学术腐败行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而为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避免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术腐败的伦理学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学术腐败案宣示了学术腐败在我国的严峻性。学术腐败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学术长远发展的一颗“毒瘤”。学术腐败根源于我国目前不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度。而站在伦理学的立场上,学术失范的根源在于学术研究者研究目的的伦理模糊。因此,要矫治学术腐败,在伦理学视野下所要做且应当做的是加强学术伦理道德建设,通过研究者的学术自律与制度他律来共筑学术腐败的围堤。  相似文献   

8.
近来,关于整治学术腐败的讨论文章不断见诸报刊。学术腐败问题,学术界的同仁特别关心,私下议论也特别多。如何整治学术腐败?中国科学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消职称评定,改为岗位聘任,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这一改革,无疑从制度上开创了有效遏制部分学术腐败之风的先河。但是,要全面整治学术腐败问题,必须弄清楚造成学术腐败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
期刊编辑部应在遏制学术腐败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来学术腐败滋长的现象,从期刊编辑部正人先正己,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意识,把好论文发表关等方面,提出期刊编辑部应在编辑实际工作中采取严把审稿关,拒绝剽窃之作,查处虚假作品,制止不实署名等措施,在遏制学术腐败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学术腐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学术腐败现象的死灰复燃及其巨大危害,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全面了解新时期高校学术腐败的表现形式、探析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对当前有效遏制高校学术腐败现象,构建和谐高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