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一次考察中央电视台时说,电视镜头要更多地对准群众,更多地宣传群众,宣传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想知道的事情。记者在坚持新闻采写的客观与真实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民生关爱作用,多关注一些对国家、社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情。记者要在政府与老百姓之间做好桥梁与纽带的沟通作  相似文献   

2.
信息速递     
事件 温家宝考察中央电视台 据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下午考察了中央电视台,并与中央电视台部分干部、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座谈。温家宝指出,电视宣传要更多地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电视镜头要更多地对准群众,电视报道要更多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电视节目要更多地创造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南京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对外开放步伐大大加快,人民群众对电视收看的时间、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初本台进行的有线电视收视调查表明:观众希望从电视中能收看到更多的信息,有41.1%的观众主张实行全天24小时播出。一些经济界人士和股民也多次表示,希望能通过电视,更快、更方便地获取股市动态行情。  相似文献   

4.
曹钰仑 《新闻传播》2009,(11):119-119
新闻播报在现今更多的是要传达即时信息、事件和先进思想。更多的是代表党和国家的意志和思想倾向,所以新闻播音员对每一篇要播出的新闻稿件要进行高度的理解和分析,为在镜头前说的每一句话、表达的每一个观点负责,这不仅是对党和国家的负责,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负责。  相似文献   

5.
金顺顺 《新闻知识》2002,(11):54-54
音乐电视拍摄偶感音乐电视(MTV)进入我国以来,拍摄制作日渐普及,由于其制作成本较高,有人戏称其为“金钱堆起来的艺术品”。音乐电视大多时长为5分钟左右,而有效镜头则多达100多个,平均5秒一个镜头,且多是大镜头。拍摄一部音乐电视的素材就要60分钟或更多时间,才能保证后期制作需要。而且拍摄时的技术工种一个都不能少,这便决定了制作的高成本。而这个班子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品质量的优劣。要有一班过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散谈     
读者希望本刊谈谈有关电视剧的一些问题。现请中央电视台许欢子同志综合答复如下。问:什么叫电视剧,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视剧是一种运用电视手段制作并在电视屏幕上播出,为电视台所独有的一种戏剧形式,是一种新的艺术剧种。它通过电视摄象机的镜头,以各个不同景别的镜头运动组接,来完成戏的进行。电视剧是镜头艺术,又是综合艺术。同戏  相似文献   

7.
纪执磊 《视听界》2002,(4):86-86
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扛起摄像机走上了电视记者的岗位。笔者发现地方台的电视记者有“三种镜头”越来越多,应引起同行们的重视。第一种现象是镜头太高。记者的镜头大多是仰视,对着的多是领导和上级,却很少对着群众。笔者对苏北部分县市的电视新  相似文献   

8.
结合当前我国电视摄像的具体工作内容来看,在此过程中避免不了要对拍摄事物进行瞬时拍摄,这就需要摄像师具有良好的画面捕捉能力,才能为受众呈现出优质的镜头。本文主要阐述画面捕捉能力对电视摄像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摄像师开展画面捕捉工作的因素,最后详细分析了提高电视摄像工作中画面捕捉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我国电视摄像工作有序开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评论在所有新闻媒体的宣传中,都是发挥旗帜作用的。有人说:“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办报”,同样,没有评论的电视也是哑巴办电视。 县级电视台的受众大部分在农村,因此,要办好评论节目,就必须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农村、农业、农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播映深入千家万户的情况下,我们常见在各级电视新闻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一些同志频频露面。这种现象,不知群众看了怎么议论,笔者认为这无非是给领导们增添一点政绩。既如此,这就向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有限的新闻电视报道中,如何更深一层次地想问题,从宣传及工作的力度着想,避免和一些消极的心理合拍。怎么去深一层次地报道呢?笔者认为,记者胸中一定要有全局,有较敏锐的新闻嗅觉,要多从推动党的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肤浅的报道和就事论事,减少消极现象的心理同电视合拍。其实,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频繁上电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通过电视做表面文章,我们各级的大多数领导干部,想的是如何运用电视报道了解下边更多的情况,知道更多的信息,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抓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健 《声屏世界》2000,(6):51-51
所谓视觉逻辑,通常是指电视新闻文字受电视画面支持配合这一特定现象,具体表现就是镜头中的拍摄事件、动作与文字是否按逻辑合理组合。这是电视新闻记者采写新闻与其它新闻媒体记者新闻写作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因为其他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只要读起来顺。,听着顺耳,而不需要与画面相配合,但电视新闻记者采写稿件的词句安排,却一定要受拍摄录相素材带的视觉逻辑制约,例如:有这样一组访贫问苦新闻镜头,在编成电视新闻时,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切换。都应该使有关动作相协调。也就是说在第一镜头的最后,如果访贫问苦人员进了被…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广播、报纸、还是电视 ,新闻节目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也可以说是这三种媒体立身的根本。广播、报纸、电视的各自特点这里不必多说。而如何让电视新闻声画并茂的优势充分地体现出来 ,则是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工作技能。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学会让电视镜头说话。电视工作者都知道“画面语言”一说 ,画面语言也称为镜头语言 ,意思是通过摄像机所拍摄的镜头传递信息 ,表达感情。这其实就是指让镜头说话。不过在实践中 ,因为电视新闻队伍普遍年轻化 ,经验不足 ,又往往是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 ,在从事新闻行业之前 ,对影视语言…  相似文献   

13.
把镜头对准人民群众,用形象的画面和准确的语言来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反映时代的生活、时代的人,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这是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历史重任。 因为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电视记者只有把镜头对准群众,对准生活,才能反映时代的真谛,才能揭示时代价值的精髓。 1996年,笔者在农村深入生活时,发现一些老年人经常聚在一起唱京剧。他们的活动像滚雪球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这不仅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还因而引起了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我们便以此为素材,拍摄制作出专题片《京腔京韵唱晚情》,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村由此受到启发,进而起之效仿,兴起了文化文明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一些不良风气,如迷信、赌博等活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模糊”镜头,是指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特技手段,有意使电视镜头中人物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使人难以辩认。这种“模糊”镜头,通常是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而采用的。因为电视新闻形象直观,一旦上了电视,无论是正面亮相,还是反面曝光,都会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会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和关注的对象。因此,有时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不受打击报复,或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不受侵犯,或为了保护公民正当合法的隐私不被公开等,编辑、记者采用“模糊”镜头,对个别人物进行特别处理,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现在的一些电视…  相似文献   

15.
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官员关注媒体的监督职能,他们要求或呼吁把镜头对准绝对人口占大部分的民众.据报道,去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中央电视台时就要求电视报道要更多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电视节目要更多地创造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吴国福 《新闻传播》2013,(12):133-134
电视导播这门学科是介于电影电视导演与电视技术之间的另类综合,是一门需要很强专业综合素质的电视专业学科。电视导播的主要职责是在现场直播或文艺节目、重要会议、访谈等节目中,承担现场切换、同步组接画面的工作。在一档节目的录制过程中,电视导播要与摄像密切配合,通过创造性的镜头运用以及多机位的录制,细致精妙地展现出节目的每一个精彩细节。本文通过对导播概述、导播与摄像之间的配合以及镜头切换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了电视导播工作的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17.
南镜 《新闻记者》2004,(8):59-59
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官员关注媒体的监督职能.他们要求或呼吁把镜头对准绝对人口占大部分的民众。据报道,去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中央电视台时就要求电视报道要更多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电视节目要更多地创造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丘吉尔与电视无缘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善于发表广播演说的人,但却始终没有学会利用电视,固执地认为电视在政治上毫无用处。他的私人秘书约翰·科尔维尔曾说:“丘吉尔从来不看电视,也不想自己上电视。他讨厌灯光,讨厌闪光灯,讨厌闷热。”他对待电视摄象机,就象一个不希望平民百姓盯住他看的17世纪贵族。如果摄象机镜头离他太近,他要么扬长而去,要么用双手挡住镜头。  相似文献   

19.
搞好电视新闻报道、创电视名牌节目,是每个热爱电视事业的人所不懈追求的。电视报道有深度、有特色,节目丰富多彩,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所以,电视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出精品节目、创名牌栏目上下功夫、作文章;要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自己的名栏目、名板块、名记者、名编辑;通过每个电视从业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新闻质量,保证节目宣传效果,真正起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引导和启发群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电视同行们对新闻的标题并不太看重,因为电视是画面的艺术,是用镜头语言来传递情感的,认为只要把画面拍好了,一些关键的镜头抢到了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电视新闻同样需要标题的点缀,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好的标题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