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悦 《出版参考》2016,(7):49-50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寿就有着向往,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而如今,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活得健康、快乐.出版界出版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一定程度满足了读者的需求,直到2010年“张悟本事件”的出现,养生保健出版的乱象逐渐显露.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10月下发《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对“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实行资质准入制度”“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对已经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进行全面清理,并由“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定期对养生保健类出版物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采取曝光、停售、召回等措施”,于2011年核准53家出版单位的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11,(21):4
为进一步规范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再出新举措,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包括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在内的53家具备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名单。同时,公布了《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等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名单,并要求出版单位将其全部收回销毁。  相似文献   

3.
养生图书一直比较畅销,尽管张悟本一类骗子的养生胡说被拆穿,一时引起人们对养生读物的疑虑,但是养生图书的销售势头仍然未减,有报道说,在8月的上海书展上,“还是健康书的整体召唤力最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健康是人的幸福之基,人人都渴望健康,从而形成了对养生保健图书的刚性需求,科学的养生读物,必然会常销不衰.  相似文献   

4.
王文侠 《新闻世界》2011,(12):25-26
如今保健养生成了近年来受众最为热衷的“关键词”之一。各地广播电视报在凸显行业特色的同时,也都在精雕细刻健康类版面。笔者从事多年健康类版面的编辑工作,认为周报必须把健康等养生保健类版面放在核心地位,体现特色,以适应现代生活变化的节奏,适应媒体的发展趋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握健康类版面的编辑三原则:实用性——记得住用得上;辨证性——不极端重调理;地域性——话题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所谓数字化养生,就是把一些数字,尤其是自己喜爱的数字,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养生活动中。通过数字来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量化各项保健措施的指标,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把脉数数法清晨醒来,恋床5分钟。调节好情绪之后,便可平心静  相似文献   

6.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在《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浪网联合所做的题为“你怎么看待保健和养生方面的书籍?”的问卷调查中,总共有1436人参与调查,对这类书表示“完全没兴趣”的仅有250人,占到总数的17.63%,余者均表示看过、或有意观看这类书籍,其中有7.33%、即104人表示“对这些书本作者很了解,买了好几套这类书”。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人追求;养生,必然红火。但是持续多年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出版热,近日被泼了一瓢冷水。24种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图书,被要求全部收回销毁,主管部门对相关的出版资质再次进行了强调。记者在整理本期图书销售榜单时发现,曾经在各大图书销售榜上占半壁江山的养生书如今已然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市场每年涌现的新书已过10万种,真正获得畅销的品种其实不多,那么剩下这许多销量平平甚至卖不动的图书“症结”究竟何在呢?笔者试就其中的几类加以分析,供诸位方家参考、鉴戒。 保健类:跟风趋同 服务欠佳 举例:《中老年健康800问》耿洪森 李艳芳 马永兴主编 保健类图书的受众多是中老年人,做好对这些特定受众的针对性服务就特别重要。洪昭光把健康养生知识通俗化,  相似文献   

9.
张金 《出版参考》2010,(17):27-27
随着现代医学的“对抗式”“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缺点的不断显现,中国传统医学整体养生保健和手法调理的理念不断被接受,其简、便、廉、无或少副作用的优点,也使得中医药被西方不少人所试用,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传统技艺“走出去”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的"张悟本事件"给火了好多年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浇了一个"透心凉",老百姓对养生书的信任度跌至谷底。之后总署出台一系列通知,规范了养生保健类图书市场的经营。如何才能做出内容"健康"的养生保健书?如何重新获得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多家电视台的养生保健类节目都十分热播,这既是受众需求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现象,正确地分析、把握养生保健类节目的特点,对推动该类型栏目的持续红火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日报》刊登韩浩文的文章中提到:养生书遇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出版商来说是一种警醒。放弃对噱头的追逐,还原养生的本来面目,告诉读者,养生只是强身健体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有这个立场明确了,养生书真正的功用才能被体现出来。在养生书的撰写方面,要对作者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不唯“名”是从,对那些“跑江湖”的“名医”,要坚决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日报》刊登韩浩文的文章中提到:养生书遇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出版商来说是一种警醒。放弃对噱头的追逐,还原养生的本来面目,告诉读者,养生只是强身健体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有这个立场明确了,养生书真正的功用才能被体现出来。在养生书的撰写方面,要对作者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不唯“名”是从,对那些“跑江湖”的“名医”,要坚决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4.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50种养生保健类畅销书进行了检查,并公布了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的书名,并要求出版社一个月内将这些书收回销毁,一个多月后记者发现,除了四五种书基本“绝迹”之外,其余近20种图书在当当网均有销售。  相似文献   

15.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50种养生保健类畅销书进行了检查,并公布了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的书名,并要求出版社一个月内将这些书收回销毁,一个多月后记者发现,除了四五种书基本“绝迹”之外,其余近20种图书在当当网均有销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保障与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几乎所有的报纸都设立了医疗保健与养生类专版(以下简称健康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报纸的健康版并不“健康”,造成了对报纸和读者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对健康版进行“体检”,找出“病因”,祛除“疾病”,从而保证健康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关亚健康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虽属于初创阶段,但是,“亚健康”这个医学概念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医学科学研究和中华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当医学模式由“重视疾病”转向“重视病人”时,社会  相似文献   

18.
黄健 《现代出版》2011,(2):47-50
胡编乱造、混淆概念、书名雷同、“另类”包装和科而不普等是存在于养生图书出版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与管理不严、编辑素质不高、审读制度不全有关。为了保证养生类图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出版者须正确认识养生内涵,采用完善准入机制、强化审读制、实行问责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王女士在武昌的一家美容院接受了一项名为“能量淋巴排毒”的按摩。后来她得知,所谓的“能量淋巴排毒”根本不可能排毒养颜,她感到被结结实实地“忽悠”了一回。“快排毒吧,人体处于内毒和外毒的包围中!”排毒养生、排毒养颜、淋巴排毒、穴位排毒的广告五花八门。排毒,到底是美容健体的灵丹妙药,还是商家为了经济利益炮制的美丽谎言?42岁的王某是公司老总,因工作繁忙感到身体疲惫时,经常使用足贴“排毒”。他深信这些神奇的足贴,能吸取体内毒物,让人“无毒一身轻”。武汉一家药店保健专柜的产品推销员告诉记者:“足贴分为两类,一种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我国唐代女子的体育运动项目:球类运动、舞蹈类运动以及户外休闲运动。然后阐述了体育养生保健的基本功能,分重点阐述了唐代女子参与球类运动、舞蹈类运动以及户外运动的养生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