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根》2016,(1)
正一《狮吼》复活号是《狮吼》的"复活"。《狮吼》为狮吼社的同人杂志。1924年,狮吼社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滕固、方光焘、章克标、张水淇、黄中等热衷于西方唯美主义的作家。同年7月15日《狮吼》创刊于上海,半月刊,狮吼社编辑,国华书局承办发行。12月15日停刊,共出十二期。1926年1月1日复刊,改名《新纪元》,因为经济力量不足,出了两期又不得不停刊。  相似文献   

2.
《寻根》2017,(2)
正一《六艺》,1936年2月15日在上海创刊,月刊,十六开本。4月15日,第三期出版后停刊。高明、姚苏凤、叶灵凤、穆时英、刘呐鸥编辑,六艺社发行。发行人姚苏凤(1905-1974),原名姚赓夔,笔名苏凤,江苏苏州人。曾任明星电影公司宣传科长、上海《晨报》《每日电影》副刊主编。  相似文献   

3.
余冰 《寻根》2013,(4):106-110
1940年5月5日,一种名为《译林》的小杂志在上海创刊。译林社编辑兼发行,金星书店经售。32开本,155页,一期而终。 《译林》没有"发刊词",编者在《后记》中诉说了创刊的初衷:"纯翻译的文艺杂志,以前有过鲁迅先生、茅盾先生等所主持,  相似文献   

4.
余冰 《寻根》2013,(5):119-123
《文心》是1943年在成都编辑出版的一本杂志。发行人李小珊。编辑者署文心文艺月刊社编辑部,实际的编辑人是唐振常。
  唐振常(1922-2002),四川成都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宣布停办。翌年复校成都。唐振常为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他晚年在《旧稿往事》中回忆:“1943年3月,我和几位初中旧同学忽然不甘寂寞,编辑出版了一个文艺杂志。这个杂志叫《文心》。”  相似文献   

5.
余冰 《寻根》2012,(5):116-120
1944年8月,战时陪都重庆的书报摊上多了一种新出的文艺月刊,刊名《微波》。版权页上的“编辑者”是微波社,实际上的编者是陈纪滢(1908~1997年)、姚雪垠(1910~1999年)和田仲济(1907~2002年)。  相似文献   

6.
《端砚》特刊借助《中国文四宝》杂志这块园地,今天正式刊了。我作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杂志社社兼主编、肇庆市端砚协会名誉长,为地方性刊物《端砚》与国级刊物《中国文房四宝》联手共《端砚》特刊而高兴,并对《砚》特刊的编辑、出版表示热烈贺!  相似文献   

7.
一 1998年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史衛民等譯,陳高華等審校),是《劍橋中國史》的第6卷,此書英文原名是Alien Regimes and Border States,于1994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直譯為《异族王朝與邊疆國家》,譯者按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翻譯《劍橋中國史》的通例,將中譯本的書名改題為《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  相似文献   

8.
余冰 《寻根》2013,(3):105-108
《艺文志》,1945年1月15日在重庆出版,绀弩编辑,郭曙南发行,文化供应社总发行。1944年8月,聂绀弩从桂林回到重庆,在江北私立建川中学兼课。老朋友,这时也是同事的朱希和他商量办个刊物。朱希,出版工作者。抗日战争前一年,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6,(2)
正一《纯文艺》旬刊,徐迟编辑,纯文艺旬刊社发行,发行人杜君谋。杜君谋是徐迟夫人陈松一位女友的亲戚,一个出版商。1938年在孤岛上海,他出版了徐迟的小说《武装的农村》。徐迟回忆:"这个杜君谋还很欣赏我的文学。他劝我在孤岛上编一种旬刊,定名《纯文艺》。他说不要发表什么抗日的作品了,可发表一些无政治倾向的,不会找来什么麻烦的,‘纯粹’的文艺作品。"(《江南小镇》)于是,3月15  相似文献   

10.
<正>《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15篇,1923年8月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出版,列入周作人主编的“文艺丛书”之一。《呐喊·自序》是理解鲁迅心路历程的一把钥匙。在这篇充满了沉痛和悲凉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鲁迅的身世、鲁迅的求学经历,体会到鲁迅的追求以及鲁迅的苦闷。其中的由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进新式学堂,  相似文献   

11.
正一1946年11月1日在成都创刊的《呼吸》,文艺双月刊,十六开本。方然主编,呼吸社发行,联营书店总经售。编者在发刊词《生命在进行》中说:呼吸,是人底生存底第一要求,第一权利。一部历史,正就是万人底呼吸相激奔汇而来的河:意向浩浩荡荡的河,能力浩浩荡荡的河,声势气魄浩浩荡荡的河,节奏韵律浩浩荡荡的河。必须有自由的空气!必须有新鲜的空气!编者指出:"虽然这呼吸的河本身永远不会有平静、凝滞、停止以及冻固,而圣徒们和暴徒们却企图以人为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为培养一支成熟、稳定和可靠的期刊创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大理文化》的办刊质量,不断提升期刊的对外影响力,大理州文联于12月10日,召开了《大理文化》期刊作者座谈会。《大理文化》的作者代表及编辑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州文联副主席吴家良主持,州文联主席杨子东作了动员讲话,秘书长李智红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  相似文献   

13.
王宝钏与薛平贵悲欢离合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叙说这个故事的不同名称的折子戏是中国不同剧种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在地球另一侧的加勒比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近50年来这出戏也两次排演,对于对中国了解甚少的特多人来说,它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该剧由当地的华人艺术社排演。1950年,对刚成立一年的特立尼达华人艺术社来说,保持中华文化传统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推出这部移植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悲喜剧,不过译者把它改编成了四幕八场话剧,起名为《宝钏小姐》(LADYPRECIOUSSTREAM)于1950年的8-9月份在特岛的四个城镇连…  相似文献   

14.
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一桥大学教授岩佐茂近年来一直关注环境问题。他从1989年担任“日本科学工作者会议”(JSA)东京支部的事务局长,该学术团体自创立以来就热心研究公害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日本创风社1994年12月版)是他多年来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在談到《詩經》時,曾指出:"詩達情."①在此之前,朱熹也提出了類似的看法.在論及《詩經》時,朱熹認爲,《詩經》的特點之一在於"感物道情,吟咏情性".②不難看到,二者都把情感的表達作爲《詩經》的重要方面.確實,"詩"與"樂"有相通之處,早期的儒家學派對"詩"和"樂"都給予了較多的關注,我們讀《論語》就可知道,其中常常提到"詩"和"樂"."詩"和"樂"的相通之處主要就在於,二者都涉及情感的表達.從總體上看,《詩經》之中確實展示了豐富、多樣的情感世界,從日常生活到社會政治領域,從世俗的追求到終極的關切,都不難注意到情感的內涵.詩經中的情感表達涉及多重方面,這裏將對此作一概要的考察,由此進一步分析《詩經》情感世界的具體內涵.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6,(5)
正一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创办较早的文化刊物《文章》,上海文章社编辑出版,永祥印书馆发行。三十二开本,每期一百二十余页。封面设计池宁。共出四期,各期封面期号的标示及出版时间如下:第一期封面标"创刊号"1946年1月15日第二期封面标"三月号"1946年3月15日第三期封面标"四五月号合刊"1946年5月15日第四期封面标"第四期"1946年7月15日  相似文献   

17.
怎样读《论语》《孟子》张茂泽清朝康熙时,内府仿刻南宋淳衤右二年(公元1242年)大字本《四书章句集注》,在《论语序说》之后,已刊出《读论语孟子法》,据朱熹《书临漳所刊四子后》说,“考旧闻为之音训以便观者,又悉著凡程子之言及此者附于其后,以为读之之法”...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和武汉大学社科处于5月20日在武汉大学人文馆联合举办了利比亚长篇小说《昔日恋人》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学院、《长江日报》社、《写作》杂志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楚天广播电台、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等单位、团体的3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出席研讨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部分院系研究生、本科生代表50多人列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高度评价长篇小说《昔日恋人》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一致认为该小说是一部出自文学大家手笔的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佳…  相似文献   

19.
陈益 《寻根》2020,(1):82-84
《鹿城诗集》是明梁辰鱼诗歌的汇集。人们历来关注他的传奇《浣纱记》,对《鹿城诗集》的研究甚少。殊不知他的诗歌不仅记录行踪交往,体现性格意趣,成为文学成就的标志,也可探究他创作传奇《浣纱记》时的心路历程。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梁辰鱼西游湘、鄂、赣等地,见识永嘉、括苍诸名山的壮丽,对于他的人生,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春》     
《春》[法]米勒米勒(1814-1875),法国著名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于1848年定居法国巴比松村,从事耕作,长期接触乡村中他所熟悉的农民,许多重要作品都在此产生。如《拾穗者》、《播种》、《晚钟》、《牧羊女》和《扶锄的人》等等,描绘和歌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