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由于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而能收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但是,在幼儿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在讲解、示范或演示后,就让学生随着统一的指令,一组接一组或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练习,这几乎成了技术教学的“常规定式”。因而缺乏对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语言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教师用以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技术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在反复的形体练习过程中,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体育教学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语言必须与各种身体练习相结合,这种结合按其时间特征可分预前性语言、同步性语言、快速即时性语言和滞后性语言。  相似文献   

3.
教师批评学生是为了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以促其更好地学习和进步。对体育教师而言,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相对其它教学而言,其它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室内进行,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是在室外受外界因素影响较严重的环境下进行,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常城 《小学生》2013,(6):28-2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  相似文献   

5.
于飞 《新疆教育》2013,(15):215-21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联系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技术。 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技术形成和提高的过程是具有阶段性、变化的,之时各阶段的长短随动作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认识能力、训练程度而不同。一般来说,动作技能技术形成规律的过程,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身体练习并提升他们身体练习的能力,是使他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第一站,应当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可见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应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必要的体育和健康知识和自我训练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但当前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病症"  相似文献   

7.
范恺 《新疆教育》2013,(9):189-190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一个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为任务,其特点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各种身体练习,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达到培养优良道德意志品质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而体育教学的原则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因为它是从体育教学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孙勇 《成才之路》2012,(32):56-56
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有个很大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地练习,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心得到较好的锻炼。但体育教学沿用传统的准备——基本——结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刻板、单调,学生总是围着教师转,完全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规定进行练习。在教学效果上,只看到了整体情况,忽视从学生个人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妨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国宇 《小学生》2013,(4):78-78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葛爱霞 《考试周刊》2013,(62):129-130
<正>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又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练的能力。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呢?这是我们努力实现的体育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作用和意义自主学练的能力,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进行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评价于和相互评  相似文献   

12.
邵华 《教育艺术》2010,(3):65-66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般为: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练习后教师讲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是,体育教学还有其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莱进行,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的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复杂而完整的过程,为了较快并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师示范就是其中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能给学生一个清晰而直观的表象,通过模仿练习,结合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动作。  相似文献   

16.
余世雄 《广西教育》2008,(28):49-49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动作,除了观察教师的示范和倾听讲解之外,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来掌握动作,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按照动作规范化的要求,肯定正确部分,指出动作中的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能够使学生将动作掌握得快而准确。因此,教师在学生练习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示范、练习及其相互配合的科学运用是促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教学手段,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赵晓亮 《教师》2010,(5):104-105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永佳 《考试周刊》2011,(38):150-150
在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按照教师提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只能锻炼身体和提高素质,不需要提问、质疑、思考,因此给动作技术的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产生。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体现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特征,才能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才  相似文献   

20.
所谓“快乐体育”,就是重视每一个不同运动所独有的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运动学习的一种体育,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艰苦、反复的练习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智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形成愉快、活泼的气氛,从而自觉、积极地从事各种动作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