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婧 《军事记者》2006,(12):17-17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作为网络媒体,如何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宣传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中国军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做法是针对网络媒体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切入,不断推陈出新:首次在重大历史题材宣传中运用自采视频内容,带给广大网友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自主研发了在线答题系统,首次在网上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共推出各具特色的中英文网络专题8个,举行嘉宾访谈6次,还制作了相关视频专题,较好地完成了长征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宣传任务。这种立体式、全方位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玲玲 《北京档案》2016,(10):51-53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精神远征--长征。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岁月荏苒,烽火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长征途中,红军在全国十四省留下大量宣传标语。从宣传标语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演变,我们可以管见党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砥砺前行,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今年正值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七十周年,长征这一史诗般的英雄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长征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北京,有一位从革命老区走来的钟情于红军长征题材的作家,他就是中国工人杂志社名誉主编郭晨.几十年来,郭晨一直勤恳耕耘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传记和影视创作领域,出版过<贺子珍>、<万水千山只等闲>等12部长篇传记作品,编剧了<特殊连队>、<遵义会议>等十多部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4.
江小惠 《新闻知识》2006,(11):10-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长征中的报刊宣传,也创造了报刊史上的奇迹。在红军转战的万水千山,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党和红军各部队,办了一批油印的报刊。这些报刊及时宣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报道红军的作战行动和胜利,指导部队建设和群众工作,简洁明了,快捷高效,生动活泼,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我们的报刊宣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正确鲜明的宣传导向红军长征中,党中央、中革军委十分注意报刊宣传工作,尽管条件极为艰苦,战斗十分频繁,红军军事领导机关和各部队仍主办了一批油印报刊。主要有: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办的《红…  相似文献   

5.
今年十月是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长征题材自然成了新闻媒介关注的热点.在众多关于长征题材的视线中,当年红军长征所经过省份的电视台如何拍出新意,创出精品?今年初,就成了这十一个省、自治区电视台新闻部重点考虑的课题.终于在贵州电视台的发起下,全国十一家电视台决定联手拍摄专题片《今日长征路》,重点反映红军长征途径地区的新面貌、新风尚,形式为3—5分钟的新闻专题,由各省、区台分头采访,十月份在各省《新闻联播》中联手推出.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家电视台的优势,拍出精品.同时,通过重走长征路,让我们的年轻记者接受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     
万古长存的红军长征精神关于红军长征精神,江泽民同志说:红军战士所以能够克服千难万险,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长征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对上述红军长征精神作了解读。(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意义。长征途中,既要同围追堵截的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又要克服无数道高山大川天然屏障,特别是雪山草地那种极端恶劣的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伟大的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红军在长征途中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红军的性质、目的、任务,瓦解了敌军的斗志,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使沿途的人民群众了解共产党、拥护共产党,了解红军、支援红军,为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对敌宣传,动瓦解敌军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敌军的宣传工作,把它作为动瓦解敌军,战胜敌人,增强革命力量的重要武器。正是由于红军在长征途中对敌军进行了各种有力的宣传措施,才收到了打击敌军、瓦解敌军士气、争取敌军官…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文化,感悟红军精神,追忆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音像出版界紧紧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一主题,开展了重点选题出版纪念活动。出版活动的目的是为大力弘扬和培育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  相似文献   

9.
跟毛主席长征在斗争中磨炼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转移”,当时尚不知道军旗所向的“转移”,就是震撼世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它不仅是一部考验了中国红军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史诗,也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史诗。它使人类的感情升华,牵动他们的无穷想象,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这是彪  相似文献   

10.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突破敌人层层堵截,战胜重重艰难险阻,以无数英雄红军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70年过去了,长征这块用红军的血与肉铸就的革命基石和历史丰碑,永远铺垫在共和国的大厦里,永远矗立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1.
王雁翔 《军事记者》2006,(12):14-14
在解放军报今年“记者接力长征日记”报道中,我作为手握最后一棒的记者,在孙晓青总编辑指导下采写的10多篇稿子,受到了编辑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在这里,我结合自己1个多月的采写实践,就如何寻找被历史遗漏的珍宝,让历史题材的稿子生动精彩起来谈一点粗浅体会。正确认识被历史遗漏的珍宝在历史题材宣传报道中的新闻价值。所谓被历史遗漏的珍宝,我理解就是还没有挖掘出来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重要会议等,人们已通过历史书籍有所了解,读者更多关注的是红军长征路上还有哪些人和事自己不知道,很希望跟着记者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做好长征的宣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此8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综合广播、宁化广播电视台联合在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宁化县进行了大型特别直播活动——万里长歌·八闽情怀》。以此向全国听众展示了宁化、长汀等闽西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所做的巨大贡献和现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直播过程中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听众发来的短信1…  相似文献   

13.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了70多个年头.这一历史壮举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当我们讴歌红军长征在中共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发挥的巨大作用时.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推动这一历史决策制定的幕后英雄们。下面,笔者就将向您讲述一段他们与红军长征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孙健伟 《北京档案》2016,(10):45-4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整整80年,回顾过去,由得感慨万千。虽然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今年10月,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通过品读尘封档案中的长征,追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与广大读者一起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15.
颜军 《军事记者》2006,(12):15-15
中国国防报在策划长征宣传的时候,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对于我们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来说,长征意味着什么?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传奇史诗,它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我们的报纸,就应该用鲜活生动的宣传手法,让长征精神深入千家万户,去感染我们的读者,感染我们的青少年。为此,《中国国防报》结合自身的报纸定位和宣传特点,精心策划了“寻找长征路上的红色密码”和“追寻长征路上的红色…  相似文献   

16.
<正>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成功的伟大转折点,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习近平语)。四川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铸就长征精神的众多元素都与四川密切相关,让四川成为红军长征中出奇制胜的战场、会师加油的驿站、战略转移的桥梁和长征精神的主要凝结地。因此,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征程,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历史中惊天动地的恢弘篇章,是四川最闪亮的红色名片。  相似文献   

17.
马儒 《湖北档案》2012,(1):35-3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的中央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计划,军队忙于战斗,寻找去向,红军中的文艺宣传鼓动工作也都停止了。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文艺宣传工作逐渐恢复。特别是遵义会议后,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有了正确路线、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红军中的文艺宣传工作活跃起来,成为长征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鼓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张春阳  张勇 《新闻窗》2006,(6):71-7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宣传黔东革命根据地,宣传红军精神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贵任。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新中国的诞生。红军将士们创造出了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天上随时有飞机投弹扫射.地上有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脚下是经年积雪的雪山和吞噬生命的草地.还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他们以平均日行军70余华里的速度完成了人类军事历史上史无前列的伟大创举——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代优秀中华儿女也用生命和热血铸成了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长征精神。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本刊由此期开始连续推出有关纪念章以飧读。[编按]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吴英德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生前曾担任隆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7年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红军精神。父亲常给我们讲的红军长征故事已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