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万圣节面具     
这个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万圣节,这一天美国的孩子们会穿着万圣节服装和面具去上学,大人们则用南瓜做成Jack o‘lantern(杰克灯)挂在窗前。现在,就教大家做一款杰克灯面具,让你在万圣节这一天酷得没商量。  相似文献   

2.
提拉 《母婴世界》2008,(10):110-111
超级挑战: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不过这一天的气氛却远不像它的名称那样让人听上去"毛骨悚然"。每当万圣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装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糖果。虽然中国没有过万圣节的习俗,但万圣节的一些传统活动也让中国宝宝着迷,比如——做面具。今天,也让我们天马行空一回,父子(女)联手,用想象来绘制面具。  相似文献   

3.
晴晴是一个漂亮的二年级小女生,美丽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人见人爱。可是这么可爱的女孩最近却被父母各打了一顿。这源于万圣节的一个面具。晴晴所在的英语课外学习班组织学生进行万圣节活动,要求学生戴面具出席。万圣节的前几天,晴晴回家后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并且想买一个面具。晴晴妈妈说:“自己做一个多有意义呀!”晴晴听了妈妈的建议,高高兴兴地去做面具。她找到一张画报,剪成人脸的形状,用铅笔小心翼翼地在上面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用剪刀剪好。晴晴把做好的面具拿给妈妈看,并向妈妈介绍:“苹果的眼睛,香蕉的嘴巴……”没等她说完,妈妈不屑地说:“做的什么呀,重新做。”“哦。”晴晴扫兴地应了一声,回到自己的房间。万圣节那天,晴晴妈妈送晴晴去补习学校参加万圣节活动,妈妈觉得晴晴自己做的那个面具不好,让晴晴去买一个。晴晴背着书包,跑了五个店,都没有买到。到了补习学校,妈妈发现晴晴的包里装着一个面具。妈妈问晴晴是怎么回事,晴晴小声说:“我昨天买的。”晴晴妈妈听了后,火冒三丈,拧着晴晴的脸蛋儿说:“再骗我,就拧烂你的脸。”回到家后,晴晴妈妈把晴晴揍了一顿,爸爸下班后得知此事又打了晴晴一顿。  相似文献   

4.
Trick or Treat!万圣节里去"捣蛋"。哇!"万圣节"要到了!古怪的服饰,可怕的面具……Don't be scared.Halloween isa great time for kids.和他们一块去玩玩吧!"万圣节"见"鬼"Halloween is an  相似文献   

5.
万圣节面具     
学校举行万圣节Party,怪怪猫做了几种面具,但都隐藏在下面的这个字母方阵中,你能找到它们吗?如果找到了请把它们写在相应的图下面的空格里。  相似文献   

6.
Know Star     
《音乐世界》2010,(3):28-29
锦户亮最喜欢的节日是万圣节,因为那一天可以随意COSPLAY啦。去年的万圣节他当然也有趁势热闹一下。戴上从夏威夷买来的老奶奶的面具,不过衣服却是穿着机车皮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塑造的还是挺恐怖的风格,这正是他所要的效果。不过最难忘的莫过于他这幅打扮在外面游荡,  相似文献   

7.
王瑶 《甘肃教育》2014,(22):19-19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万圣节"在中国年轻人中间流行了起来,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恐怕并不清楚"万圣节"到底为何物。那天7岁的小侄子正好要参加万圣节活动,问他这是一个什么节日,他说:"不知道,反正老师说要戴最可怕的面具,穿最吓人的衣服去跟大家一起玩儿。"于是,赶紧百度了一下,告诉他详情: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夜,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次日则举行重大的弥撒仪式,追思圣徒。我想,如今像我小侄子这样被大人带着稀里糊涂过洋节的,在中国一定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8.
万圣节     
万圣节英语单词是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eveofAllSairl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传说万圣节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合成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他们游走于村落间。万圣节期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  相似文献   

9.
《英语辅导》2004,(10):37-39
万圣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当夜幕降临,孩子们穿上五颜六色的化装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有的披上漆黑长衫,骑着“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单装鬼:有的裁上画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盗……而在中国万圣节也悄然兴起,勾魂“死”头戴红角魔巾。披着黑袍,还有滴血的面谱,把白领女子吓得又喊又叫.却又兴致高昂:在广州的某酒吧洗手间墙上有这样一句英语涂鸦:“Work hard.P1ay even harder(努力工作,尽情享乐)”.工作与消费是城市的化,为享受人生而努力工作,工作之后要享受人生,这些城市夜归^炮制了万圣节的感性世界:从西方到东方,万圣节早已从一个“鬼节”变成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交友节”。  相似文献   

10.
万圣节面具     
李慧 《幼儿教育》2013,(11):45-45
国外的万圣节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准备制作面具和朋友玩吗?我们一起动手做吧!只要收集我们过生日的蛋糕盘就可以哦!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万圣节的来临,美国几乎每个超市的货架上都摆满了南瓜、女巫帽和鬼怪面具。然而,10月并不只万圣节这么简单。倘若你越过美国南部边境,你会发现万圣节才刚过,另一场盛大的庆典正等候着你。亡灵节这是一个纪念已故亲人的墨西哥传统节日,每年都与万圣节同期举行。亡灵节其实有两天——"幼灵节"和"成灵节"(11月1日和2日)。"幼灵节"是祭奠已故的小孩,"成灵节"则祭奠已故的成年人。  相似文献   

12.
Halloween     
For Students: 教师可以用中文简单地介绍有关万圣节的背景知识。 10月31日是凯尔特人的新年前夜。年轻人排着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南瓜灯,游走于村落之间。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的灵魂会在万圣节当晚造访人间。所有的灯火和其他装饰物,一是为了吓走鬼魂,二是为鬼魂照亮回家的路。同其他宗教节日一样,现在的万圣节也已经世俗化了,  相似文献   

13.
十月有一个特别的节日,那就是三十一日的万圣节前夕。人们认为在这天鬼魂、幽灵和女巫会出来害人。为了把这些邪恶的幽灵吓跑,人们在自己家门前放上黑猫、骷髅和鬼魂之类的装饰品。孩子们会戴着面具,穿着各色服装,挨门挨户地敲门,说着“不请客就捣蛋”。  相似文献   

14.
Hi!大家好,我是菲尼斯,来自爱尔兰。今天我要带大家进行恐怖而刺激的“万圣节”之旅,快快化好装,戴上鬼面具,跟——我——来——吧!  相似文献   

15.
《双语学习》2010,(10):2-3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即10月31日夜晚。是孩子们尽情玩乐的好时光。夜幕刚一降临,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跑出去玩“(要捣蛋还是要款待)”的游戏。他们有的披上漆黑的长衫,骑着“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单装鬼;有的戴上画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盗。  相似文献   

16.
漫话万圣节     
万圣节(AllSaints‘Day)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alloween).即每年的10月31日夜晚.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间。说起它,你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印象:当夜幕降临后,孩子们纷纷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手中还提有一盏“杰克灯”。在月光照耀下他们来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是款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节日——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孩子们纵情玩乐的时候。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在月光照耀下来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Trick or treat(作弄还是礼待)!当然,大多数的人家都非常乐意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当夜色消逝时,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地、口袋装得满满地回到家。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知道制作纸袋面具的基本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尝试,使学生学会用纸袋做有趣的面具,通过师生的讨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剪贴技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制作态度和充分的创造能力,并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动手动脑真快乐的情趣。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合作尝试,师生讨论点拨,使学生知道做面具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创造性地做一个面具,找准面具眼睛、嘴的位置,剪好面具的眼睛。教学准备:老师:制作好各种面具;CAI课件。学生:剪刀、纸袋、水彩笔、各色纸、固体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生一起做互猜动物…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eveofAll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一、万圣节的由来:关于万圣节的由来,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万圣节),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在孩子们眼中,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mù)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dài)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zhǎn)"杰克灯"跑出去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