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分层次教学"作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刘源 《考试周刊》2015,(15):54-55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成果,"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教学目标、备课、课堂教学环节、课后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和达标检测等方面等方面阐述了"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53):38-39
民族预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有明显不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客观存在,"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有利于预科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8.
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的差异、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9.
黄以龙 《考试周刊》2012,(73):63-63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农村中学生还受到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符合课改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应用,它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作者结合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探究,谈谈对"分层次教学"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备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教学目标、备课、课堂教学环节、课后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和达标检测等方面等方面阐述了“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唐磊 《成才之路》2009,(27):I0015-I0015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认为在课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他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