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五四时期国民党理论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学术界常常谈论五四时期李大钊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介绍与宣传。而本文在征引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指出,这一时期,聚集在孙中山周围的一批国民党理论家们也部分地介绍与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华的广泛传播,并为日后国共两党合作准备了思想基础。当然,他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也存在不少弱点,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吴维 《华章》2013,(13)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宣传工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宣传工作的内容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马君武、朱执信、廖仲恺等积极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与立宪派的梁启超等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中国人。他们除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社会主义学说的源流外,还涉及了阶级斗争学说、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十大纲领等,朱执信甚至首次在中国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尽管他们都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曾明确表示不完全赞同马克思主义,但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所起到的客观作用不应被否定。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卓越的、务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他积极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思想,尽管他没有直接提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是他的思想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使命。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自己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自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宣传“科学”、“民主”思 想,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树立了一面反对封建主义的光辉旗帜。五四运动后,《新青年》逐步转向 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广大革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克分反映了五四时代反封 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及其变为思想运动的主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 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潮是以其理论呼唤为先导的。它并不是象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潮,先是有以《母亲》、《毁灭》为代表的一批比较成功的创作实践为基础,然后加以理论上的概括;而是先从国外(主要是苏联、日本)输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才逐渐由一批具有先进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家的热情倡导而出现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时期开始萌芽,经过二十年代中后期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了“左联”时期,在理论探索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展。这一时期,通过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冯雪峰、周扬、胡风和钱杏邨等人以及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作家们的辛勤劳作,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和系统的介绍。“依据社会潮流阐明作者思想与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报刊的大发展,从宣传旧民主主义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一大批宣传社会主义刊物出现,创办了共产党报刊的雏形--《共产党》月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的。但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自觉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观察中国命运的工具。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当时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面创办革命刊物,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一面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在中国迅速形成了一个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觉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使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价值。理论宣传与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手段,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准确度和严肃性提供了保障,从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其中也有些不正确、不彻底的观点。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的社会史发展问题及社会文化问题,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2):F0002-F0002,F0003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1953年学校成立的马列教研室,2010年成为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建学院、广西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98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5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获批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一致;其工作方法符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其工作成效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必须探索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邓涛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4):20-23,82
1919年,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表明其既是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最早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先驱。他在1924年出版的《史学要论》,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之作。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最早的思考者也是李大钊。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北京和北方地区建党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培养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批建党、建军、建国和社会主义建设英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走进中国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同时也是当时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论争的结果,绝非共产党单面宣传的结果。在当时不少先进知识分子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以及中国是否需要阶级斗争的问题上。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但不同形式的讨论、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戴季陶以研究社会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著称,曾发表过许多宣传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言论。但是,他对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既赞赏又排斥的矛盾态度。正是这种矛盾导致日后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地传播,中国知识界的一批先进分子,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热情地学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成为一种风尚.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和李大钊等主办的《每周评论》,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抵制和批判改良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潮的阵地,也是团结、组织先进青年的中心.当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走上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他们通过办工人夜校等途径,把马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内容本节讲了两大基本内容:第二国际的基本活动和列宁主义的诞生。分四个子国。第一目“1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分别从阶级、思想、组织和领导四个方面,介绍了1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状况。主要是:1.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国工人人数猛增。在此基础上,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欧美工人阶级打破自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陷入低潮的局面,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马恩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一批马克思主义宣传家迅速成长起来。马克思主义的进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和恩格斯为这一著作1891年单行本撰写<导言>的历史背景,概述了<导言>的基本思想,阐明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学习和研究,认真区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进程中"比较早期的著作"和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用科学、准确的概念阐述、宣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新的观点";应当使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比较早期的观点"、"旧的论述"同他们思想成熟阶段的"新的观点"一致起来,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陕西师范大学独立设置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学院前身始创于1952年,历史悠久,积淀深厚,1984年在全国首批12所高校中率先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03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点;2006年获批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科授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