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窗》2010,(1X):35-35
<正>"三好生"在中国是评判一个学生的硬性标准,法国教育部门却没有规定这样的奖励制度,从不评"三好生"。  相似文献   

2.
正假期,对于现在学生来说,就像和学校偶尔的甜蜜约会,一到假期,对于学校生活的恼骚不满也立刻减少了许多。那么,古代的学生,也有放假的福利吗?忙时务农,闲时读书在古代,其实也有学生放假之说。隋唐时期,"国子监",是当时公立的最高学府,也有类似现在学校的"寒暑假"制度,但放假时间上却大不一样,显示出古代学习与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德育的开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科技广场》2008,(4):232-234
随着大学的开放性,"象牙塔"已不复往日般封闭,但是大学德育却仍旧停留在与社会脱节的模式,高校培养出的"好学生"未必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好公民",如何跨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这道藩篱,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增强大学德育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学好英语是形式所需,时代所求。但对大多数农村中学生来说,却颇为头疼,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就产生了"厌恶"情绪。要改变这一局面,先从早读开始。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嘛!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对英语非常重视,大部分学校都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早读,但往往早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道的就是背诵英语单词,短语,读课文,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枯燥乏味。句子读的也支离破碎,缺乏语音语调。致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08,(22)
广东省2010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公布.高考政策"大换脸" 的消息才刚出,昨天就在中学老师、学生及其家长中引起了热烈讨论.有学生说高考科目从9科减到6科,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也有学校校长表示,学生学习的内容并没有减少,新方案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学生负担同样重.  相似文献   

6.
正"大班额"问题,无非以下原因:一是学校违规招生,二是政府部门盲目撤点并校,以及当地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分析起来,主要是第二方面原因,对于第一方面原因,只需加强监管督促规范办学即可。而撤点并校后,乡村的学生都到城镇上学,城镇学校学位有限,就不得不扩班额。就是在一些大城市,也存在严重的大班额问题,很多家长要把学生送进某所好学校,学校的班额也就一再扩大。而与之对应,有的学校却班额不足,学校办学萎缩,甚至关  相似文献   

7.
他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却在学生心中有着颇高的人气;他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少年时却当了好多年放牛娃。严谨治学,热爱科学的他,又是如何将他的"袁氏幽默"传递给学生的呢……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背景及问题提出课堂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可爱的学生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往往能就身边的一些现象或他人的情况畅所欲言说得头头是道,剖析的丝丝入理,能够在课堂上扮演好主角。但当问题涉及学生本人的一些情况,尤其是要求进行自我剖析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就会"浅尝辄止"或"蜻蜓点水",尽管他们也会卖老师面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环节就是一次以"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是一场在就业竞技场上的"热身赛".如果毕业设计环节抓得好,使得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能增强学生在激烈就业竞争中的信心,也能充分检验学校在中等教育中的实际教育效果,同时也树立了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家Widdowson认为"没有语法的语言就如同没有骨头的鸡",形象的说明了语言教学离不开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不例外,语法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用的是"语法教学",即以语法为中心,给予了语法非常高的重视程度,但过多偏重了规则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语法应用能力的培养,教的是"聋哑"英语。之后的"交际教学法"则侧重培养应用能力的培养,过分淡化了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导致学生不能准确、规范的应用英语,实现英语交际功能与得体形式的有效结合。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已经都知道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明白"教什么",但在"如何教"即如何将语法知识生动有效的传授给学生的问题上却感到无从下手。本论文就如何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语法意识和应用能力着手,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化境.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说,由于管理者具有极高的领导艺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非常清闲,并没有太多作为,但是他所管理的组织却井然有序,兴旺发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日、美、德等国家的一些管理专家也在注意研究和利用."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同样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为教育.一个有创意、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撒手让学生去做,仿佛无为而为,但并非不为."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我们教师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也就会更容易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12.
黄其清 《科技风》2011,(17):231
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头衔虽小,但管的事情却挺多,特别是还关系到五六十人的前途问题,稍有差池,便会被冠以"误人子弟"之名,因此要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把这"活"干得轻松且有效率,我认为班主任应处理好"六多"、"三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同学之间的相处好像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课间大家尽量避免讨论功课,只是说些娱乐八卦。有人顶着黑眼圈来学校,却说昨晚看《来自星星的你》看到凌晨两三点;拿了高分,却调侃地说,好几道题是自己瞎蒙的……我不是班级里成绩出众的学生,更不是禀赋超群的天才。我没有强劲的记忆力,如果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是"兔子",那我只能算是勤勤恳恳一步一步爬的"乌龟"。我上课要认真听讲,听不懂的要课后自己琢磨,再不行就得去问老师,除了做完老师布置  相似文献   

14.
<正>屈指一数,我从教已有28年了,教出的学生数不胜数,尽管学生的类型千差万别,但我都顺顺当当的送他们毕业,因而积累了许多自信,认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绝对真理。但我遇到的一个学生——屈奇,却打击了我的自信,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8月28号,学校召开开学全体教工会议,宣布教师分工,我任教九年级三个班的化学课并兼任九(十六)班的班主任。我当时就  相似文献   

15.
"致力于教育个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教育个体",就学校而言,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潘先妞 《知识窗》2012,(5X):69-69
<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会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成绩单上。家长会的核心作用是引导家庭教育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成功的家长会",培养好学生,是所有班主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与社会教学是一座桥梁,它回顾往昔,联系今天,展望未来,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状况却令人担忧,被人为地定为"副科",处于被师生遗忘的角落,学校不重视,学生忽视.  相似文献   

18.
王道毛 《知识窗》2012,(7X):54-54
<正>虽然艺术课在高中课程中所占的课时最少,但教材每一章节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如何让高中美术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美术课堂特有的魅力,是高中美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看、说、写、读"融入美术课堂,奏出了高中美术教学的精彩乐章。一、导课谱好"看""看",即让学生观看、欣赏。影视资料的播放、美术作品图片的展示可以有效地调动学  相似文献   

19.
学校营销关键在于满足顾客和社会对于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其目标不是营利,而是实现社会价值。学校系统的顾客是教师和学生,学生是学校的顾客同时也是教师的顾客,因此可以把教师看作学校的内部顾客;学校系统外的顾客则概括为社会需求系统,这样就形成了学校系统的"顾客链"。营销理念下的学校管理应该是基于"顾客链"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教育界一直存在这样的观点: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当下的一些暴露的问题:家长的确有难处,做不到"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怎么办?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搞不好家校关系,孩子就会落到"两不管地带"。为了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我很好的利用了"校讯通"这一网络平台,让校讯通成为家校合力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