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需要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理念,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启发学生自觉总结与概括,促进学生主动生成概念。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常见的思维形式之一。它体现了同类对象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高中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从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形中进行抽象与概括,准确界定概念含义、形式表述以及概念的运用。探究式数学概念教学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积极参与,着力于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生成与运用概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诚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至关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3.
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展示概念背景、创设求知情境,精确表述概念、解剖概念、运用概念等方面阐述了数学概念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学表述能力是以数学语言作为基本元素,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进行准确解释的能力。教师忽视数学表述的积极指导、学生缺乏数学表述的有效训练、教材中缺乏数学表述的直接表述等三个原因导致小学生数学表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迷失。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加强数学表述指导、强化数学语言间的互译、扩大数学阅读的视野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桂霞 《考试周刊》2012,(14):67-6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数学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苏会生 《考试周刊》2014,(27):41-41
概念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对概念内涵的丰富认识,形成比较和分类、分析与综合、概括与抽象的能力,提升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言的表述水平,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供典型多样的学习材料,给予充分的交流和表述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张志新 《学周刊C版》2011,(4):110-11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水平,不断使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数学思维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所以培养学生准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其实质是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是一两节课就能练出来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这就要从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述的习惯养成人手。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  相似文献   

10.
郎宏坤 《江西教育》2022,(39):30-33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多元表征和准确表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自然语言“数学化”为数学语言,在概念辨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通俗化”为自然语言,在概念巩固阶段引导学生实现数学语言内部的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指的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数学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一门自然科学,数学概念以抽象、简洁的语言来表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教学概念是掌握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概念和学习习惯,对其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数学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做到“五个注重”: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许多教育专家也都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渠道和轨道,一旦修成后,学习就只是个过程而已,学习便可畅通无阻,不断前进。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初中生正处在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从七年级学生抓起,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塑造。  相似文献   

14.
刘荣玄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2):112-112,F003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应着重抓好概念教学,通过概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可使学生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内涵,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5.
张晓芬 《新疆教育》2013,(15):297-297
《教育大辞典》对“课外作业”是这样表述的:“根据教师要求,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研究课堂教学,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追求数学课教学过程的高效率。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中是这样表述的:“课外作业指的是学生课后开展的无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刚刚升入初中的新生,存在因思维不够严谨而错误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进而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准确使用语言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用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概念、公式和解题过程,准确理解数学命题;二是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严谨认真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考虑问题全面、周密而不遗漏的思考习惯;四是强调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习惯,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是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又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必需的素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多层面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传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新课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数学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农村学生活跃的数学思维,提升其综合数学能力。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学阅读就是要仔细理解题意,明白题目的要求,并能按照题意完成题中的各项要求。学会数学阅读是准确理解和正确做题的前提,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时,要从文字、图表、填空题、图文结合应用题等方面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