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社会发展与艺术设计产业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需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培养模式的错位亟待要求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呼唤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设计教育,原有的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形态、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体制以及教学管理均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中国艺术设计产业将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迅速提升,中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也会在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调整和提高,为中国企业的设计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西方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和风格席卷国内时,我们应该保留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特色,在包容并蓄、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发展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包含地方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文分别对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表现、缺失以及发掘地域文化特色的现实意义入手,对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扬和传承的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受文化历史久远及民族众多的因素影响,中国的民族文化呈现出风格多样且博大精深的特点。本文将简要论述民族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必要性,其中包含提高环境艺术设计重量及民族性,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发展等内容。基于民族文化元素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原则,本次论文将阐述民族文化元素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路径,借助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民族文化元素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有效结合及良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受地方文化与经济、学习环境及氛围、教育资源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拟态的地域化特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基于"3+1"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分析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三螺旋理论契合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螺旋理论分析框架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深入认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革新的重要社会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深化教育改革。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要结合地方区域特色及地域经济文化实际,形成独具自我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要想建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课程“专业化”教学模式,必须对语文教学和考核的方式进行调整,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课堂教学要将艺术等知识内容加以渗透,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特征,让语文学习成为推动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出发点,结合其专业的性质、特点及经济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强实践性教学,在此基础上,对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国内多数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原有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核入手展开分析,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构建,提出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与途径,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作坊模式是艺术设计专业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坊应实现跨学科创新、文化多元化、高效互动性、社会实践性等建设目标。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而教学核心流程应包括:主题设计、"头脑风暴式"艺术构思、艺术设计表达、总结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11.
各地方高校应根据地域优势,构建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传统地域文化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民间美术融合到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设计空间的同时建立起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将民间优秀的艺术与设计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与行业工作相脱节,已经成为阻碍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行业需求,而以强调实践为主的课程教学改革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适应社会与行业的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扬州古运河公共艺术设计时对地域文化表达不当的问题,本文展开研究,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扬州古运河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可应用的原则,并提出了地域文化在扬州古运河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四项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环境艺术设计是解决人、环境、空间三者间的关系,它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门和谐的学科给人类,从它的产生到发展都与传统民居装饰文化息息相关。由于传统民间装饰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它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本文将从传统民居装饰的角度去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把传统民居装饰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让传统的民居装饰文化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推动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根据文化创意理念的内涵,需要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构建艺术设计类具有文创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更好地培养艺术设计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将文化创意的内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特色文化,培养文创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创新意识和竞争力,增强学生复合技能。教师应当重点落实:构建文创特色育人模式,优化课程设计,构建创新课程群链,创设生动有趣情景,创设多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创作能力,提高艺术设计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已经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与其他的本科教学相比起步较晚,因此不能按部就班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新出适应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学生潜力得以充分挖掘。本文通过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现状进行探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背景之下,乡村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做好乡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乡村环境的人文风貌,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艺术玻璃,探讨艺术玻璃在乡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更好地挖掘艺术玻璃在我国乡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用性和美学特性,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环境的美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环境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环境艺术设计也渐受重视,然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众多设计作品的面孔却大致相似,地域、民族、文化、传统的风格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忽视图案课教学现象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边缘性学科,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是新兴专业,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探讨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的方向、侧重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及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等方面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