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代疫灾之重仅次于清代。山西在明代共发生37次疫灾,平均每7.46年就出现一次,而且地域广,规模大,此起彼伏,首尾相接,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破坏。其特点为:疫灾集中发生在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嘉靖、万历、崇祯三朝;疫灾与其他自然灾害同时发生;战争诱发疫病等。面对疫灾的发生,朝廷采取了蠲免税粮田租、发帑赈济、施医送药、祈神驱疫等措施,民间力量则通过聘医送药、捐赠棺木、掩埋尸骨等方式积极救灾,扩大了救灾面,弥补了官方救灾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柏文蔚(1876---1947)在署理安徽都督期间(1912年4月27日至1913年6月30日)对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对安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促进安徽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2020,(3):41-49
在历史上,黄河三角洲地区时常发生疫灾,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突出。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既包括水患、干旱、地震、蝗灾等自然因素,也与战乱、灾荒、经济状况、人口流动、卫生环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疫灾发生。疫灾造成大量的人口减耗,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卫生事业的进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与蔓延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也给学校的正常教育活动带来了巨大冲击,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停课,在线教育成为学生“停课不停学”的主要方式。抗疫期间,职业院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坚持把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稳定大局,筑牢全体师生安全防线的同时,职业院校也要将抗疫契机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从培养担当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强化社会服务、保证就业顺畅四个方面进行积极应对,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洪武时期天下初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重重,为巩固明王朝统治,恢复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一方面积极采取备荒救荒等措施;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尊老爱幼,注重社会慈善机构的设置和军人的优抚,从而初步奠定了明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桂系时期,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和全国妇女运动的纵深发展,广西妇女在文化教育、婚姻家庭观念、就业水平、政治参与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广西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广西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部分。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农业税的取消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农业税的取消在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乡镇财政紧张、公共产品发展困难,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等现象日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减少政府开支,通过多途径增加财政收入、探索多种途径发展农村产品事业、财务各种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不断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关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社会经济地位会对儿童的健康、认知、学业成就、社会性情感发展产生诸多消极影响。对这种影响产生的机制进行解释,有中介模式和调节模式两种理论。国外的相关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经济地位成分及各成分之间,各成分与儿童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的探索,同时国内相关学者应积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本土化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或防止低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儿童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诚信在现代社会既是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范畴,也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重要范畴。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正视这一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和  相似文献   

10.
清代实行白银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制度,灾疫的发生扰乱了灾疫地正常货币流通秩序,使银钱兑价短时发生巨大波动。兑价所呈"银贱钱贵"程度往往与灾疫烈度、范围成正相关。随灾疫烈度加深、范围扩大,灾疫地与提供救援省份的银钱兑价亦产生联动。在灾疫地,"银贱钱贵"与物价快速上涨相结合,对当地人民经济生活形成双重压力。救灾时以银为主的货币投放进一步加剧"银贱钱贵",不仅于灾民无所实惠,同时也削弱经济救助效果。由是,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强有力的政府调度,科学合理的货币供给减灾措施当是灾疫救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正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的尺度”。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偏差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得到纠正,要真正以人为尺度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坚持人的尺度,在当前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公正,协调和均衡社会利益,让改革发展充分体现和展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此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来说,借助旅游助长经济社会发展更成为了一条不错的捷径。上林县是经济落后县,生态旅游业是该县的重点发展产业,对上林县的经济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上林县现有的旅游资源、旅游对经济的带动情况、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为上林县旅游业今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历史原因,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针对民营企业的限制性措施尚未完全消除,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民营企业自身也要着力培育开放型发展“新优势”,促进安徽省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应充分有效地运用好税收职能,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本文主要就地方税收与促进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富有弹性的税收制度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丽霞 《培训与研究》2007,24(5):61-63,69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环境、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经济发展,山东省民办社科研究得到长足发展。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山东社科的快速发展与繁荣,对和谐山东的构建,对山东大社科局面形成以及社科普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此要创新民办社科研究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互动的实证分析,证明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将会不断增大,并可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市场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有助于我国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房地产而言,宏观调控在新的发展时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宏观调控是必要的,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干预因素。加强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要从多方面着手,使房地产业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本文从二方面阐述了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和必要性和手段,为我国房地产业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民族地区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并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责使命,也是高职图书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分析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数字化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在服务观念转变、服务体制完善、服务模式创新、服务资源整合、服务队伍建设和用户培训拓展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