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读者文摘>传奇 600美元起家的<读者文摘>(以下简称<读>)创刊至今已有86年了,并在163个国家拥有杂志、书籍、行销和投资营运的王国.以21种语言.出版50个版本,每期发行2000多万册,年收入超过24亿美元,成为全球1亿多读者的精神食粮.在全球出版界和文化界,<读>已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杂志界的骄傲.  相似文献   

2.
叶新  孙雁楠 《传媒》2004,(8):52-53
出版界人人皆知,品牌延伸和品牌联合(或称为品牌共有)对一个杂志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在,所有的杂志都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拥有自己的网站,还有不少美国杂志已经涉足广播和电视.与之相对,许多成功的出版品牌也来源于电视节目,比如:、<人生>、和<奥普拉杂志>等等.诸如<马克西姆>、<她>、<人车志>和<大都会>等美国知名杂志,很快就会让读者将有关星座占卜和汽车评论的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读者>(原创版)创刊号成功问世.<读者>杂志社目前主要编辑出版有<读者>(半月刊)、<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吾尔文版)等系列杂志.作为<读者>杂志品牌新的延伸,<读者>(原创版)首期发行68万册并实现赢利,目前已经出版发行6期,期平均发行量为60万册.  相似文献   

4.
协会杂志(Association magazines),顾名思义,就是由协会主办和编辑出版,在协会成员中发行的杂志.美国一些著名杂志就属于协会杂志,比如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国家地理>、美国退休者协会的<现代老年>、美国读者文摘协会的<读者文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05年6月,美国斯特拉顿出版公司安德罗萨研究基金会发布了由美国协会出版物协会、St.Croix出版社和斯特拉顿出版公司共同完成的"2005年度协会杂志出版基准研究报告",这是自1998年以来第二次发布类似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师永刚跟踪采访八年,遍访与<读者>杂志相关的几乎所有的人,试图站在人文的立场上揭示这本杂志的真相.书中首次客观地纪录了<读者>杂志从创刊之初到现在的每个令人无法置信而又奇特的发展历程.著名作家贾平凹、余秋雨联手作序,更为本书增添热点.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由两个理科生在中国西北角创办的杂志,如何历经风雨成为发行量近千万,出版四个不同版本,年收入过亿元杂志的传奇史.首度权威诠释与美国读者文摘官司内幕,胡耀邦批示肃清<读者>精神污染事件,三次遭遇停刊的政治事故,<读者>杂志如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杂志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24日,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杂志<读者文摘>在美国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是最新一桩在融资收购高峰期达成的媒体交易走向破产的案例.这份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文摘类杂志,曾是大萧条时期美国人最为珍贵的精神食粮和心灵鸡汤.目前,她有48个版本,19种语言,风行60多个国家,拥有1.3亿读者.然而,近年来,<读者文摘>生存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7.
即便是在中国,《读者文摘》也是妇孺皆知的著名杂志。这一浓缩各杂志精华的老牌杂志,每月出版48期,19种语言,读者达1亿。读者文摘(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Inc.)是全球性出版和直销公司,它的其他产品包括《读者文摘》浓缩型精选版、自学图书、家庭生活用书、音带、光盘,以及其他杂志,如《行走》(Walking)、《美国妇女健康》(American Health for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9,(5):6-6
据北京晚报:今年3月,《普知Reader’s Digest))实行内容全面升级.并计划于4月,在中国市场率先推出美国《读者文摘》87年历史、全球50个版本中第一个加大新装版。杂志的尺寸将由原来全球统一的185mm×135mm加大至255mm×185mm。出版方认为,此举标志着《读者文摘》在中国市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尺寸的改变将更好地增强杂志文字和图片的表现力,并在原有基础上,提供给读者更加丰富的资讯内容。  相似文献   

9.
范军 《编辑之友》2002,(5):46-47
一、重视期刊的个案研究 案头摆放着三本与期刊有关的书.一本是美国人约翰@海登瑞写的<读者文摘传奇>(中译本,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本是中国作家师永刚写的<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还有一本是老作家、老编辑家马国亮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相似文献   

10.
从办刊理念、编辑思想、价值取向以及市场意识几方面着手,对美国杂志<读者文摘>创办人德威特·华莱士的出版活动进行梳理与叙述,展示其创办与经营中的作为与成就,记录其为推动知识与思想的广泛传播、丰富亿万普通读者的精神世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为当下的期刊行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自申请破产保护以来,美国<读者文摘>在业务结构、组织结构、人事结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求摆脱困境、赢取投资者信任,重振<读者文摘>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名流杂志<读者>的前身<读者文摘>,自创办起至今,已经历了整整23年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3.
PRIMEDIA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传媒集团,2005年的总收入达9.9亿美元.公司业务包括印刷媒体、网络媒体及其他多种电子出版物等,同时也为业界提供高效的广告发布和市场营销方案.其中,"爱好者传媒"产品线有120多种消费者杂志及其各自的网站、90多个活动、11个电视节目、600多个品牌产品等,还有著名的About.com网站.其最为著名的杂志品牌有<机车趋势>、<车轮传奇>、<自制纪念品>、<淡水钓鱼>、<动力摩托艇>、<高速马力>、<滑雪爱好者>和<音响天书>等.由于其爱好者杂志类型众多,专业性很强,细分程度高,定位准确,又采用跨媒体的经营方式,从而使公司成为美国排名首位的专业兴趣类杂志出版商.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家庭杂志美国<读者文摘>正式申请破产保护.通过追溯美国<读者文摘>破产情况,可以给我国期刊行业,特别是大型期刊集团的发展提供以下五点启示:重视新媒体的培育、做好投融资风险评估、强化危机管理策略、实现多元产业经营、媒体财务运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读者文摘》自5月号开始,革新全球48个版本的版面,封面目录移入内页,封面由鲜明夺目的彩照和丰富的美术设计所取代;目录也增加至两版,分类排列并加插图片和文章点题。既能方便读者阅读,又使杂志增加时代气息。 其实自去年7月,《读者文摘》中文版已开始改变版面设计,为杂志营造时代感和亲切感;同时,亦加插  相似文献   

16.
《读者文摘》的办刊理念与文化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是一本浓缩各杂志精华的杂志。它以普通百姓为诉求对象,以内容易读、健康、有启发性、无时间限制、文字水平高见长。它以19种文字出版,有48种版本,发行至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读者逾1亿,在世界许多大城市甚至小城镇的书店、报摊、机场、车站、超市、饭店、码头,都能看到《读者文摘》的身影。它以清新、典雅的风格,通过凡人小事烘托出的高尚、完美,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在全球的出版界和文化界,《读者文摘》产生过和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杂志界的骄傲。《读者文摘》遍布全球的影响力,来自…  相似文献   

17.
传媒资讯     
美国数字版杂志读者数量半年涨24%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据美国传媒行业网站Minonline.com报道,过去6个月中,大多数顶级杂志印刷版的读者人数都在持续下降。然而,它们在平板电脑、电子书和智能手机领域的数字版本读者却上涨了24%。以上这些数据来自于捷孚凯MRI市场调查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在对190家杂志读者群的评估中,该公司发现印刷版读者的总量平均下降1.7%。绝大多数杂志(63%)发现,它们的读者群减小了。捷孚凯称,41%杂志上升或下降的比例低于5%。这是捷孚凯MRI首次对数字版本推出两次连续的研究结果。印刷和数字版本的成就由估算结果组成,包括印刷版的订阅数量与传阅读者,以及单拷贝数字版的销量。后者比较可靠,因为捷孚凯不认为杂志的数字版本有很多传阅读者。这些数字反  相似文献   

18.
顾力 《出版广角》2012,(11):82-84
美国的《读者文摘》曾以每期100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美国本土发行量最大的月刊,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杂志之一;中国的《读者》杂志则是中国文摘期刊市场的第一品牌.本文将对《读者文摘》的发展模式和轨迹进行探讨,并将其与以《读者》为代表的中国大众类文摘期刊作比较,旨在为我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月来,对美国《读者文摘》和中国《读者》的比较研究引起了好些同行的兴趣。刘兰在《出版广角》2002年第4期发表《〈读者〉VS〈读者文摘〉》,我的朋友祝得彬在《出版参考》2002年第9期发表《〈读者文摘〉的长盛之道》,他还正在进一步收集资料准备对《读者文摘》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作比较分析。从《北京晚报》2002年5月5日第5版《相逢一笑泯恩仇》知晓,《读者》主编彭长城和《读者文摘》总编辑  相似文献   

20.
房向东  尚昱 《编辑之友》2010,(10):125-128
房:去年g月,美同<读者文摘>宣布破产保护,对你应该有着双重的震撼吧?一来你是做杂志,而且是"心灵鸡汤"类文摘杂志的;二来,我们的<读者文摘>(后来改名为<读者>),开始翻译、转载、效仿<读者文摘>的理念而风行时,正是你的学生时代,你应该是在它的滋养下成长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