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6年6月6日,"皇帝梦"彻底破灭的大总统袁世凯一命归西.7日,副总统黎元洪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6月29日,他宣布"国会"在北京重新召开,日期定为8月1日.  相似文献   

2.
1912年1月26日,中国历史上不能被忽略的重要一天. 兵不血刃,国体巨变.袁世凯的政治智慧,一时无二. 革命党一诺千金,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也许就是那个时候,袁世凯忽然发现,皇帝的龙椅,竟然离他如此之近.  相似文献   

3.
李友唐 《北京档案》2011,(10):50-51
辛亥革命发生后,废除清朝、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袁世凯的心愿。由南方革命临时政府和北方的袁世凯代表团达成共识。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员制定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  相似文献   

4.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南海便成为袁世凯的正式官邸,官称“总统府”. 袁世凯自迁入中南海,直至病逝的3年时间中,他仅出过中南海3次.一次是1913年10月10日,赴太和殿宣誓就任大总统;一次是1914年9月28日,赴孔庙祭孔;另一次是同年12月23日至天坛行祭天大礼.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1912年10月6日,袁世凯胁迫国会选其为大总统,不久又解散国会,篡改《中华民国l临时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等,实行独裁专制。  相似文献   

6.
一 1915年8月,时当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谋划恢复帝制之际,在以“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为当时办报原则的美国《纽约时报》上,一场.“激烈的辩论”展开了,辩论的主题正是袁世凯.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有一妻九妾。 原配于氏,是河南一个财主的女儿,不识字,也不大懂得礼节,袁世凯不喜欢她,生了长子袁克定后,就不再与她同居,只把她作为主妇看待。到袁世凯接任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场面大了,这位原配夫人就更加不能胜任“第一夫人”这一角色了。有一次新年,袁世凯接见各国公使,第一夫人陪同接见。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也有争议,留给后人的争议真是太多了,曾引起不少的怀疑。袁世凯死后,按常理应当尸骨运回项城老家安葬,符合汉族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可项城老家没有他的坟墓,让人们百思不解了。而地处河南之北,与河北交界的安阳,却有袁世凯的坟墓,真让人们奇怪了:项城与安阳相隔一千多里,安阳是埋袁世凯的真坟吗?应当说,人们怀疑是有一定道理。何况,古代名人假坟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袁世凯当过清朝政府的总理大臣,又任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当过83天的短命皇帝,这些是人们推测坟墓该隐秘,或者应埋在项城的依据。持袁世凯的真坟不在安阳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在清末任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民国建立后任大总统.在今天看来,袁世凯可谓是相当了得的成功人士.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成功人士,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竟然选择了皇帝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是他一生当中少有的、也是最大的败笔.那么,像袁世凯这样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企图复辟帝制,穿龙袍,当皇帝呢?  相似文献   

10.
徐立刚 《历史档案》2011,(3):96-104
武昌起义后南方革命党人正视自身军事实力、财政实力不足的现实,审时度势,南北议和,以实行民主共和为前提条件,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从而结束满清封建帝制,南北统一于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尽管辛亥革命的结局不尽如人意,民国初年的政局还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民主共和新局面——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党派团体纷纷成立,北京...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在清末任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民国建立后任大总统。在今天看来,袁世凯可谓是相当了得的成功人士。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成功人士,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竟然选择了皇帝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是他一生当中少有的、也是最大的败笔。那么,像袁世凯这样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企图复辟帝制,穿龙袍,当皇帝呢?  相似文献   

12.
王培 《北京档案》2011,(11):6-8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面临着与同盟会的许多尖锐矛盾,他竭力施展政治手腕,假意邀请革命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北上京城共商国是,借以分化同盟会的力量,欺骗舆论,粉饰太平,巩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3.
1915年在中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袁世凯逆历史而动.破坏共和.背叛民国,称帝复辟。由于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国体.为显示其复辟的合法与正当性.在袁世凯称帝之前,大肆鼓动和指使各地大上推戴书。以利用所谓民意.达到“民意”拥戴的效果。直隶是袁世凯倚重之地.也是其发家的地方.在袁系势力的高压下.直隶有关地方部门不得不表示“推戴”。  相似文献   

14.
成春到 《档案时空》2003,(12):24-24
民国十二年(1923年)前后发行的中华民国航空邮票,是我国最早发行的航空邮票。由于发行数量少,使用地域又受到限制,所以,至今已很少见。我国的航空事业,是在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才开始创办的。到了段祺瑞执政时期,为了扩充军事实力,与英国签订了180万英镑的航  相似文献   

15.
武昌起义也称辛亥革命,主要指1911年3月广州起义到1912年4月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段事件过程。狭义是指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1月中华临时革命政府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这  相似文献   

16.
张华腾 《历史档案》2006,(2):98-105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王朝覆灭。同日,袁世凯发表赞同共和的政见。次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并推荐袁世凯。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不仅实现了共和,而且实现了统一。中国开始由革命时期转向建设时代,同盟会与北洋集团也一起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问题的关键是,同盟会与北洋集团这对昔日的盟友,能否继续合作,致力于中国的建设事业。在同盟会与北洋集团共同执政的短暂时间内,他们之间有合作也有斗争,合作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合作,斗争多于合作。他们的合作奠定了中华民国…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很尽孝道.他对嗣母牛太夫人、生母刘太夫人,只要条件允许,必定晨昏定省,很能讨老太太的欢心.袁世凯非但事母极孝,对其姐也是极为敬畏.袁世凯的姐姐在年轻的时候,定情之人病死,遂终身不嫁,平日则凛若冰霜,永无笑容,袁世凯尊敬而畏惮之,就算当了大总统后,每次向姐姐请安也不敢坐下.  相似文献   

18.
徐修宜 《历史档案》2000,1(4):132-133
1912年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孙中山让位的确切时间在我国的有关重要书刊中说法不一,值得探讨。以《中国国民党史纲》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3日让位袁世凯。此说较为普遍。以《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4日让位于袁世凯。以《近代史研究》等为代表的书刊,称孙中山于1912年4月1日让位袁世凯。  相似文献   

19.
一 问题的提出 1912年2月13日(即清帝退位次日),袁世凯信誓旦旦地公开宣布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疆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袁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就在这一承诺的前提下,2月15日,这位清朝的总理大臣经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而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3月10日正式就职。  相似文献   

20.
想当年窃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