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第一部由藏族导演执导的,由藏族群众甚至是真正的小活佛、喇嘛表演的,用藏语完成的藏族题材的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无疑是藏族电影史乃至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影片展现了当代社会背景下,藏民族宗教、世俗生活中的一些微妙的变化。本文以一个藏族受众并分析者的视角,采用叙事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剖析影片所展现的现代化进程中,藏族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融合与碰撞。  相似文献   

2.
甘南人民广播电台是甘肃省的一个地方民族台,用藏、汉两种语言广播,主要服务对象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广大藏族群众和基层干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自办节目中,开办了藏语文艺节目,文艺节目时间由原先每天的30分钟增加到现在的150分钟,占整个自办节目的47%。在节日安排上,注意突出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有《藏族音乐》、《藏语文学节  相似文献   

3.
这只精致的酥油茶碗,这把锋利的藏刀,是我在西藏日报工作期间,一位藏族朋友特意送给我的牧区人民离不开的生活用具。它伴随着我,在藏北高原度过了六个春秋。1986年我回到河南日报工作以后,仍然一直把它带到身边。每当我看到这些物品。藏族干部和群众对新闻工作者支持,关怀的情景就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口述文献是人们特殊记忆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国内口述文献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萌芽期。目前,许多藏族传统文化仍然是以口传的形式传播和流传,藏族口述文献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宝贵的藏族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通过对藏族口述文献资源的开发与长期保存,可以完整再现藏族发展轨迹,弥补正史的不足,在复原历史方面具有其他文献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云霞 《传媒》2015,(5):57-58
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做好少数名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很有必要的.在民族文化逐渐消沉的今天,用一种新的媒介来传播它,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天籁之音中国藏族歌会》(以下简称“藏歌会”)以“中国爱”为大背景,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让全国观众对藏歌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藏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服饰舞蹈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藏歌会”沟通了藏汉文化,为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条件.“藏歌会”的成功举办使得藏族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传播,同时也使得四川卫视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赵婷婷  冯萌 《今传媒》2015,(3):131-132
大众媒体所营造的媒体文化和国家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流与对话关系。本文以《西藏商报》为研究对象,考察城市媒体文化对西藏社会的影响。研究认为,西藏城市媒体有效地结合地域文化与受众的特色对藏族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国家认同观念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阿坝州档案馆的藏族档案,从时间上划分,以建立新中国为界限,可分两部分,一为历史档案,一为现行档案。本文仅就历史档案进行简要介绍与评述。阿坝州的藏族历史档案,除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的“驿符”外,其余是反映清乾隆十年(1745)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这一历史时期的档案,主要有三部分: 一、清乾隆十年至宣统三年,有关阿坝州北部松潘地区的档案。这部分档案,除了乾隆帝和兵部的敕谕、印信、号纸未用藏文外,绝大部分档案材料都是用藏、汉两种文字制成的,这体现了阿坝州藏族档案的特殊形式和特殊价值。它既反映了阿坝州藏族地区的历史和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了统治这一地区而不得不承认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康丽雯 《东南传播》2012,(8):134-136
本文结合田野考察和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当地群众收视调查和个案访谈,结合当地独特的宗教民族文化,对甘南藏族地区的电视媒介传播效果,即当地群众对现代社会的认知状况做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每月视点     
事件出版界加紧赶制抗震救灾图书自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以来,出版界迅速行动,一方面向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一方面加班加点编制适合藏族群众阅读的出版物,全力以赴为抗震救灾提供全面智力支持。继首批20万册(套)出版物运往灾  相似文献   

10.
唐卡的故事     
“唐卡”——藏族化中名的一种宗教艺术品。“唐卡”是藏语音译,它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凝聚着藏族人民智慧和才华的“唐卡”与其它绘画艺术作品的鲜明区别在于它的“三绝”:一是用料特殊。大多是在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布”上勾勒作画,  相似文献   

11.
藏族,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就已经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藏族民间传说以及藏文、汉文的古代文献说明,"现代的藏族,是生活在西藏的藏族先民,经过与国内西部众多部落、族群长期融合之后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唐卡的敌事     
"唐卡"--藏族文化中著名的一种宗教艺术品."唐卡"是藏语音译,它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日,在宕昌县城关镇的鹿仁村和立界村、新城子乡的新平村和岳藏铺村等4个村的12户藏族群众家中发现了晚唐时期的古藏文经卷,初步  相似文献   

14.
藏族唐卡,是一种卷轴画。唐卡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档案。开发唐卡档案,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建设和谐藏区、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5.
藏族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承载着藏族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根据世代居住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高寒的气候条件、放牧迁徙的生活方式及藏传佛教的价值观等条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万玛觉得北京的天地是何等的宽阔,他坚定地认为,这里才是自己发挥才华的地方;他不愿意将藏族生活神秘化,他试图用最日常的眼光去打量藏族文明万玛才旦,2004年底创办北京喜玛拉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在2005年举行的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上,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相似文献   

17.
我在包头分校任音乐教员,经地方安排组建抗日宣传队,到西宁小校场演出话剧。有时又跟随马步芳前往淳化、化隆等区县宣传抗日。因由“马主席”率领,地方上颇为欢迎,周边多是藏族聚居地,牛奶现挤在搪瓷大杯中以奶当茶招待群众。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口271.6万人,占全区人口的90.48%.①藏语广播影视节目是藏族群众了解国内外时政大事,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获取现代科技知识和生产生活经验的重要渠道.西藏的广播事业1951年伴随西藏的和平解放诞生.和平解放以来,藏语广播影视无论是覆盖能力还是译制制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采用文献和历史分析法,旨在对60多年来藏语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描述和勾画.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电视新闻因其直观感和丰富的色彩要素逐渐取代传统纸质新闻媒体,成为宣传先进思想、国家政策以及发布社会新鲜事件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帮助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状况,成为群众了解世界的信息窗口.本文主要探讨在电视新闻中做好汉藏翻译的策略,以期为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秀的新...  相似文献   

20.
王芬 《大观周刊》2011,(36):98-98
藏族地区的普通类小学中,藏族学生是重要的教学对象。从小受母语的影响,他们在学习汉语文时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表达习惯都跟汉族学生有很大不同。从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两个方面探索适合藏族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藏族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