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仓颔造字以来,汉字就以其形、声、义方块字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规律。汉字构成方块字的结构有纵、横、斜、角、覆、载、方、正八个字形。汉字的书写以点、横、直、撇、勾五笔笔顺为走向。我国最早的一部汉字经典著作为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甲骨文出土的汉字为例,甲骨文中  相似文献   

2.
王英珍 《科教文汇》2014,(31):123-124
针对国人书写汉字出现错别字和字迹普遍潦草的现状,为拯救汉字书写面临的危机,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人书写汉字出现错别字和字迹普遍潦草的现状,为拯救汉字书写面临的危机,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强 《内江科技》2006,27(5):119-119,F0004
网格作为提供一定标准范式的辅助线被运用于汉字和拉丁字母的书写、设计、制作等领域,文中通过对运用在汉字和拉丁字母书写及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网格辅助线的比较研究,从书写网格本身的异同、视觉中心确定的异同、视觉有序性间的异同来探讨二者在设计领域的延展,希望在设计实践中为外来设计与中国本土设计间找寻一种共通模式-网格模数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5.
《百科知识》2010,(12):58-58
中国古代汉字书写是竖行,到汉代以后纸虽然发明出来了,但汉字书写方式已有很久的历史了,仍然是通行竖写。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革传统的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字由一至二三十个笔画为基本单位组成,书写时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先内后外,先两边后中间,先里面后封口”的笔顺规律。而实际生活学习中。汉字书写难的问题却困扰人们。乃至汉字被世界公认为是难以书写的文字。  相似文献   

7.
《世界发明》2004,26(9):111-111
说来惭愧,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熟练地使用键盘鼠标,却渐渐养成了提笔忘字的毛病。下面这两款原本原来教外国人写汉字的Palm软件,能够让你借助掌上电脑重新学会该如何正确书写汉字。  相似文献   

8.
刘玉红 《知识窗》2013,(22):58-58
汉字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写好汉字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我们不能以电脑打字代替学生的书写,更不能摒弃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那么,在小学写字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广大教师深思。首先,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工整""美观"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正确"影响着所写内容的正确与否,"工整"影响着文字的表达效果,而"美观"又以"正确""工整"为前提,是在两者的基础上求速度、求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在黑板上板书汉字的笔顺,学生用手跟着写,  相似文献   

9.
家长抱怨学生字写得差.老师批评学生写倒笔宇。学生委屈.因为没有时间练习.也没有规范实用、具有指导笔画顺序的同步练习册供临摹。汉字书写的现状引起了教育部语用司的高度重视,决定于2009年举办首届大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大赛.以此来推动汉字书法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许小燕 《知识窗》2012,(2X):77-78
<正>一、智障学生汉字书写的八"不"现象在南通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智障学生汉字书写的个案研究》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智障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11.
雷春鸣 《科教文汇》2014,(15):132-1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习作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应成为生活习作素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本文笔者试图从让学生参与体验校园生活、留心关注社会活动、观察体悟家庭生活三方面粗浅地谈谈如何挖掘学生生活习作资源,拓展小学语文课程空间,达成生活素材与习作教学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耀新 《科教文汇》2013,(1):145-146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灵魂,班主任如何去关爱学生对加强师德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尝试从尊重学生并做学生的朋友、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合理的交往方法、热爱学生、掌握教育分寸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耀新 《科教文汇》2013,(2):145-14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语文作文作为中学时代的一个最基本的部分,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适应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文都没有足够的兴趣,缺乏自信心,这就让作文教学成为了现代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大难题。为了能够将此项难题合理解决,教师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实现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孔正花 《科教文汇》2014,(5):171-172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实践活动是生活与习作间的桥梁。设计好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使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不断地累积、运用语言,使学生若有所思,若有所获,欲一吐为快,为学生习作开掘一潭“活水源”。  相似文献   

15.
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中常见的教育评价方式,能够直观地反映现存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承发展的、动态的、全面的视角,将写作反馈信息高效应用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敦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发展性建设的有力依据。作者从论文写作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论文写作反映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性实践这三个方面入手,意在分析论文写作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发展性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春婷 《科教文汇》2014,(11):166-167
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阅读与写作训练在教材和练习题中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出现,考查比重也在逐步加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把握住阅读教学、写作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当下初中语文考核体系下,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促进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方法进行分别探讨,以期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平山 《科教文汇》2020,(6):129-130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读写结合的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使语文课程更加切合实际。本文对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志美 《科教文汇》2014,(35):160-161
找到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以阅读丰富写作,以写作升华阅读,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如何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起来进行探究,以简要阐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契合重要意义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探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旨在改善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使学生以阅读来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发掘素材,以写作来表达观点,锻炼技巧,升华阅读。  相似文献   

19.
张大义 《科教文汇》2013,(23):177-177,17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目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施读写并重的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探讨提高语文教学时效性、提高中学学生语文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