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了解现在的孩子吗?您知道劳动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吗?您知道运动的好习惯是在哪个年龄段养成的吗?您知道《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内容有哪些吗?您知道怎样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吗?您知道怎么对孩子说话吗?您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吗?您知道儿童有哪些权利吗?…… ……以上这些问题想来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但是有些父母却并不能很好的回答。有这样一本书能帮您解答这些问题,它就是《成功父母必读》。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方法,汇集了专家的研究成果、父母的教育实践经验,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下面是我们从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一年级的新生放学了,做父母的免不了要关切地问这问那,您经常向孩子问些什么问题?您是否问过:孩子,今天你高兴吗?孩子入学后,大概家长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喝水了吗?”“学校的饭好吃吗?”“老师留的什么作业?”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高不高兴?和老师、同伴在一起愉快吗?他们喜欢你吗?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关键问题。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情绪、心境的影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心境不佳,则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3.
对妈妈,每个孩子都有太多的话想说,与妈妈长期分居两地的少年更是如此。他们把对妈妈的深切思念融入字里行间,遥祝远在异地的妈妈母亲节快乐。亲爱的妈妈:您在新疆过得还好吗?女儿想您了。妈妈,您知道吗?学校刚刚召开了家长会,看着其他孩子的家长陆续走进校园,心中明知您不会出现,但我仍然情不自禁地望着门口,脑海中浮现一个场景——您突然出现在校门口,我欢呼着向您奔去。  相似文献   

4.
某家长:老师您好,我的儿子已经7岁了,小学一年级,胆子特别小。您看怎么办呢?咨询师:您能说得具体些吗?胆子小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某家长:在学校里不敢回答问题,很少和同学们说话,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儿,老师说他总自己一个人呆着,老师跟他说话时,他表现得也特别胆怯。咨询师:那么在家里也这么胆小吗?某家长:在家里不像老师说的那么严重,他与我和他姥姥的沟通还可以,但与外人的沟通不行,而且特别任性,另外他还特别怕天黑,天黑了就不敢出去。咨询师:那你的孩子在7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殊生活事件?或者说是否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生活经历呢?…  相似文献   

5.
马老师: 我的孩子今年暑假后该念初三了,您说如今大都一个孩子,到了这节骨眼,谁不悬着心?都说您对孩子心理挺有研究,这回可得请教您了.我的孩子成绩不是特别好,您说到了毕业班还能有很好的发展吗?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父母的态度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不允许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另—方面,他们的行为却常常带有攻击性。因此,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要孩子象父母说的那样去做,而不是象父母做的那样去做。孩子呢,也常常出现疑问:为什么我那样做就不对,爸爸妈妈那样做就对吗?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怎么来的? 到底是一种先天性的冲动。还  相似文献   

7.
远在城市继续读书的邹方林老师 ,您现在好吗 ?此时此刻 ,我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想对您说 :我们好想您 ,您能听见吗 ?老师 ,您还在生我们这群既充满朝气又十分淘气的孩子的气吗 ?您会想我们吗 ?老师 ,不知您是否记得和我们相处的日子。那时 ,我们全班同学似乎都是出笼的小鸟 ,淞江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常常会围着您 ,问这问那。而您 ,总是百问不厌 ,为我们这群如饥似渴的孩子们讲解着。老师 ,您知道吗 ?我们好喜欢和您在一起 ,更佩服您渊博的知识。因为您的出现 ,我们班的语文成绩蒸蒸日上 ,各方面的能力都有…  相似文献   

8.
您曾为孩子不想睡觉而编说“灰姑娘”的故事吗您曾为教导孩子要注意陌生人而“演”一段七只小羊小红帽吗?给孩子讲故事,不仅奠定了孩子“听”与“说”的能力,还激发了父母讲故事的潜能呢!  相似文献   

9.
家长2005年第1期JIAZHANG孩子最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时期就是青春期。这时,处在人生花季中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们对世界已经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体验和认识,并因此开始对父母的管教感到反感。当然,父母也有苦衷:孩子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多说两句行吗?可是,您知道您说过的话、办过的事有哪些是让孩子最“烦”的吗?这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总结出的对父母的五大“烦”,虽然有些稚嫩,有些意气用事,却是最真实的情感。一、爱之初体验——父母偏偏要捕风捉影,烦!谁在少年时没有对异性产生过朦朦胧胧的好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  相似文献   

10.
您知道什么是感觉统合吗?您看过正确而完整的感觉统合理论吗?您希望孩子能掌握感觉统合的先机吗?本期,我们将介绍促进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理论和异常指标评估办法,以提高父母对感觉统合的认知,让父母对此有一个全新的观察,以便理角度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一项有关孩子教育问题的调查中了解到:高达43.94%的父母对孩子胆小忧心忡忡;只有2.95%的父母满意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只有1.34%的父母满意孩子表现大方。我在思考:是孩子生来就胆小吗?是孩子的表达能力差吗?是孩子不愿大方吗?肯定不是。这些都与父母对孩子表现欲望的培养密切相关。于是,我采访了非常善于表现自己的女孩丁丁和她的妈妈季苹博士。丁丁原名于丁宁,是北京府学小学五(2)班学生,季苹博士是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相似文献   

12.
<正>积极参与孩子的课外活动?根本不够!即使排除了社会背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自愿参与孩子课外活动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表现,反而比父母完全不干预的孩子差。怎么会这样?在学校社区做志愿者,不正是表明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吗?那些陪伴孩子出游,给参加比赛的孩子带上水果的父母,不正是为孩子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吗?  相似文献   

13.
<正>某天,听到朋友调侃自己的孩子:"你有童年吗?"孩子天真地回答:"有!我有童年!等放寒暑假我就有童年了!"同样的问题,我们敢问问每一位孩子吗?我不敢!朋友的孩子在班里已经属于活泼的、学习好的、父母没怎么施加压力的、人缘也较好的,且父母都是老师也有寒暑假,她尚且如此回答,我哪还敢问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14.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15.
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加深和改善,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和认知发展。但是,生活中有的父母对高质量陪伴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起来看看,有您吗?有的父母说“我挺关注孩子的,回家就一直陪着他”。跟孩子坐在同一个空间,脑子中却是“今天还有多少工作没完成、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换季家里衣柜又该清理了”等等;一边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一边陪孩子,孩子说:“爸爸,你看我!”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个学年的即将结束,一年级新生报名开始了。看到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校报名,一脸的神圣和期望。每到这时,我总觉得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年轻的父母说,但最为重要的、也是最想说的就是——孩子要入学,您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7.
父母在考虑给孩子转学的问题时,一定要认清问题解决的目的和手段是否一致。卢:王老师,您好。目前,无论是在中学、小学都普遍流行着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父母就给孩子转学的风气。甚至有的孩子不止转过一次学。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王:父母希望给孩子换一个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专家又问,孩子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吗?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叠被褥,您嫌他笨手笨脚而帮他叠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19.
一、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今天学习怎么样?”外国父母:“今天在学校过得还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如何?”二、孩子吃完晚饭后:中国父母:“快点去做作业!”外国父母:“先帮我收拾一下桌子。今天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三、孩子晚上要和同学出去玩:中国父母:“太晚了,不安全,再说明天还要早点起来上学。”外国父母:“好的,给你钱。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了就报警。”四、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外国父母:“这个同学为人如何?”五、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如果孩子考了99分(满分100分):中国父母:“怎…  相似文献   

20.
对于离家出走,我们能怪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吗?不是被逼上梁山,谁愿意离家出走呢?怪那些可怜的父母吗?恐怕也说不出口。他们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能够让所有知情的人落泪。怪老师、怪学校?恐怕更没有多少道理。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