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呼唤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中就是要把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黄振宇 《江苏教育》2007,(13):31-33
人本思想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一切办学行为都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使人获得自由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发展教育,关键在于发展教师,学校要通过思想引领、制度约束和自我展示平台的搭建来落实办学理念,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命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则要做到:校长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绍玉 《天津教育》2012,(12):36-37
促进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以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这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以人的主体性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是学校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新突破。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凝聚人的合力,近年来,我们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向管理要质量,逐步形成了学校主体管理特色。一、管理思路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自主性、科学性、艺术性,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主体管理,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唤起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同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实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校管理更要突出人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发展是管理的目的。同时,实行主体管理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要提高教育质  相似文献   

5.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因此,学校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即教师在学校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核心,那么,一切管理行为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只有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实践证明:学校的发展关键就在于要突出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惟一动力。人本观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整个教师队伍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要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员工。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杨俊义 《甘肃教育》2009,(17):12-13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学校管理是为教育教学进行服务活动的总和,涉及到学校管理层、教职工和学生,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办学效益。在管理中,要正确处理好主管与分管、约束与调配、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存异等方面的关系。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4,(35)
正教育是项系统工作,要做到教育有效,管理是核心、是关键。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因此学校管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渗透到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校教育中的有效管理呢?树立正确的方向,形成共同愿景爱因斯坦曾说过:"方向错误,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的约束已不再是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与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笔者认为,"依法办学,人文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正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根据学校的传统文化沉淀,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2009年,我提出了"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学校的管理中,是指以被管理者为主体,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教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丁丽  熊艳 《南昌教育》2006,(3):23-24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舰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中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法之中,更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上,体现在学校建设的整体氛围和校园文化里.  相似文献   

14.
乔攀 《辽宁教育》2013,(8X):74-75
<正>内涵发展是一种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文化建设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理念转化为实践需要管理,需要精细化管理,管理到位了,学校内涵才能发展。一、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动力有这样一句话:学校的管理,实际上是教育思想的管理。这就是说,学校的管理者要有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校长首先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纵观全局,统筹规划,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能从本校实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管理者要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管理者要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  相似文献   

17.
正一所学校是否能生存和发展,教育影响是否产生实际的教育价值,关键在于学校是否能真正唤起人的内动力,让学校焕发生命的活力。学校的内部动力关键在于人员的因素,人员由管理者、教师、学生组成,学校的管理、运作、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因此唤起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为教师和学生创设成长环境,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教师和学生创造的冲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唤醒管理者自身的发展意识,把握学校的未来当前我国正步入经济知识年代,学校教育也面临  相似文献   

18.
左慧 《中学教育》2010,(3):16-21
办学理念作为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关于学校如何运作的理性认识、价值追求及其相关的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学校发展史表明,明确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动力所在,它引导着学校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了解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过程,确定和践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及办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人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管理的真谛就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艳 《广西教育》2008,(16):23-23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学校实施科学的管理是顺利办学的保障。纵观教育管理思想发展史,教育管理已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发展,从原来靠规章制度的管理发展到研究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