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赏识     
赏识是教育者在对学生充满爱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积极的教育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是教育者用发现的眼光对待学生,使学生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暗示。赏识能强化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因为得到教育者的赏识而获得激励,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发现、肯定、张扬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有被认可、被肯定、被赞许的感觉,产生轻松、愉悦振奋的情绪,养成自律、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赏识来源与赏识者对被赏识者的关爱.教师对学生表达赏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称赞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发现、肯定、张扬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有被认可、被肯定、被赞许的感觉,产生轻松、愉悦振奋的情绪,养成自律、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赏识来源与赏识者对被赏识者的关爱。教师对学生表达赏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奋力前行。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分对象、时间、场合滥施表扬,"表扬"无"度",则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一、赏识教育要施之有度众所周知,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应掌握的重要教育思想,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才  相似文献   

6.
沈兴波 《学子》2012,(7):28-29
一、学会赏识学生,做"博爱型"班主任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使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爱可以让学生与老师的心靠得更近,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爱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胆识。因此,在赏识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的成长,精雕细琢地去...  相似文献   

7.
惩罚和赏识一样,都是一种教育手段。合理的惩罚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错误,便于他们改过自新,健康成长。马卡连科就曾经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当然,这里不是一味地提倡惩罚教育,而是认为单纯地割裂文化传承,从一  相似文献   

8.
陈欣 《教书育人》2008,(2):33-34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何谓赏识?就是对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予以肯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赏识的本质是爱.赏识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让他们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一、对赏识教育的理解 对于"赏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193页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赏——即赞美之意,识——即肯定与认可.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所以,依我之见,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地追求成功的教育理念.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凡事发生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挥潜能和取得成功的一种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林叶珍 《现代语文》2013,(6):119-120
"参与式赏识教育"是我校德育创新的一项新举措,在此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略见成效。"参与式赏识教育"是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赏识教育"的实质是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但教育要有实效,光有教育者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断追求成功才能达成。如  相似文献   

11.
从教二十年,我有很多的体会与感触,其中"赏识"带给我的课堂教学效应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在我满足了学生被赏识的需要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学生对我的赏识.赏识使我的课堂生动而精彩,也使我和学生实现了"双赢".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所产生的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的思想进一步成熟,行为也趋于理性,对音乐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教师在不违背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要毫不吝啬地用最美的语言来评价和赞美学生的观点及音乐行为,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都可以唤醒学生尘封的潜质.即使有的学生说不到点子上,也要通过先肯定、后分析、再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悟".赏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更好地呈现和表达奠定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赏识激励的教学策略,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教育者的赏识激励符合被教育者心灵的真正沟通,受教育者内心希望和需求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激发。通过赏识激励教育,会使学生心中充满阳光;通过赏识激励教育,会使让学生内心中充满自信。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和谐的学习状态、教学环境中茁状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认识并赏识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赏识教育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却面临着一些困惑:赏识有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赏识是否就等于不批评?本文将针对这些困惑介绍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及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积极投入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赏识教育应遵循客观性、适度性、差异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以赞赏的态度来发觉学生更多的长处和优点,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战胜自卑,渐渐增强自信,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笔者阐述了赏识教育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使学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王爱花 《学周刊C版》2014,(1):190-191
正所谓"惩戒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惩罚、警戒等手段教育犯错误的学生,使之达到纠正改错的目的,其前提是不伤害学生的心灵和身体。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这充分说明教学中教师适当使用惩戒手段是应该的。一、"赏识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百人百性",一个班级里很多学生,教学中是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适合所有人的胃  相似文献   

17.
殷珍 《教师》2011,(35):61-61
赏识教育是以赞赏的态度来发觉学生更多的长处和优点,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战胜自卑,渐渐增强自信,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笔者阐述了赏识教育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使学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与学习。  相似文献   

18.
王希平 《中国教师》2009,(Z1):478-478
<正>著名的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赏识犹如阳光雨露滋润万物生长。赏识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让你由失败走向成功,由痛苦走向幸福。"可见,赏识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方式,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  相似文献   

19.
赏识学生.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在赏识学生的过程中,教育者更多的是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把对学生的期待不断地通过积极的暗示和鼓励传递给学生,促成了学生自我激励机制的强化。学生们进步的外部直接动因是赏识对自我激励机制强化的结果。所谓自我激励是个体自身在追求某种特定目标时的自我激励程度。自我激励机制的强化过程:教育者的赏识、期待和暗示(外界刺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提高促使学生调整人生目标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积极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促进人的开发,最终带来学习和生活中自身的进步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自身的进步和取得的好成绩反馈给教育者(外界)和自我,形成新一轮的教育者(外界)和自我的双重激励;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巩固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完善并向教育者期待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对学生充满期待,并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本文主要阐述了赏识期待教育的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