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常规管理头绪多、事务杂,安全、卫生、财务等都要耗去班主任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班主任们虽为此疲于奔命,但还是收效甚微,而且一有疏忽就会出现漏洞,尤其是安全事故。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一些有思想的人,如何有效地管理好班级是目前许多班主任面对的难题。笔者近几年,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时,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摸索出新的“四化”管理模式,变“教师一人管”为“学生人人管”,逐步实现由全体学生参与管理的体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所谓“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就是以班级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班主任的有效组织,放大班级管理的功能,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以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管理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班级管理中提出“法治”和“人治”两个概念。人治就是老师依靠个人的威性来管理班级,在班内一言九鼎,唯我独尊。所谓“法治”.就是班级管理的制度化,靠制度(即班规)来管理班级。实行“法治”管理,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解放老师.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的学生自治。  相似文献   

4.
班级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元素,班级工作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笔者从事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十多年,总结出以下经验体会:①切实处理好班级管理工作中“严”与“松”的关系。②针对学生个性进行“细化”、“量化”管理。③真正发挥班干部队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又是教学工作的效果体现,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保证又取决于教学常规管理。为此,近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学常规管理放在教学工作首位。抓教学常规管理主要侧重抓好“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上,明确教师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通过“管”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教与学都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三管齐下,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的机制。聚焦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的做法:五个抓好,四种教研,三个渠道,两个创新,一个落实。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大量出现的。这种教育契机的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进学生之中。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勤”。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理论入手,结合中学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家访、班级差异化管理、言传身教、民主、严爱并济、恰当引导等方面,详细介绍了“80后”班主任带“二手班”的实践与体验。实践表明,“80后”班主任带“二手班”尤其是“90后”学生,需要班主任勤劳、智慧、注重示范、以人为本、严爱有度、能够灵活应用教育技巧等,这是管理好班级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这一理论,对于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 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成的一样,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组成班级的学生也有“长”有“短”,因此,要建立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主任,必须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然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陈瑶 《江西教育》2007,(10):32-32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班级管理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这涉及对班级管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经过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及反思,我认为班级管理棱心是“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苟忠 《四川教育》2008,(10):48-48
潜力生,其实就是“差生”、“后进生”、“学困生”的别名。因其“差”、“困”,他们总是觉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常常处于“边缘化”的境界,在班级中很容易受到忽略。  相似文献   

11.
苏斐 《中学文科》2007,(12):158-158
当班主任,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难题:班级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学困生”。他们在班级里为数不多,可影响却不小,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瓶颈”。班主任正确引导“学困生”转化,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里最小的一个“家庭”,但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因为它的成员是来自四面八方,而且思想较为复杂并且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因此管理一个班级无疑不比管理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容易。然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也并非无规律可寻。“以学生为本”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根本途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团结协作、互相监督等渠道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实践证明,班级管理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做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班主任除了应具备的吃苦、肯干、有责任心外,更应注重科学的管理。因为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基础。而科学的班级管理,重点不是“管”,而是“理”。因为管对班主任来说,是主动地去管,是一个人管几十人;而对学生来说,却是被动地去受管。而“理”却是注重了先理得顺,才会管得住,管得好。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去实现只有管得住,才会管得好的科学管理思想呢?应从“五个方面”全方位,系统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机电部专业的班级大部分是由清一色男生组成,师生戏称“和尚班”,班主任就是“主持”或“方丈”。许多女教师往往谈之色变,不想更不敢来个“亲密接触”。究其原因,这样的班级难带出成绩,反而有损自个儿身心健康。且看班级状况:学生都是男生一族,也是“双差生”一族,无故旷课、迟到、请假、早退如家常便饭,作业“参考”成风,无视学分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从大处来说,可以适用于社会,从小处来说,也可以浓缩于校园。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那么对于校园的主体——学生来说,这样一种在全社会产生微妙效应的潜规则同样有其妙用。本文拟在阐述“人际互动效应”“鲶鱼效应”“共生效应”这三种效应的同时,试图通过营造班级的三个“圈”——“互动圈”“竞争圈”“共生圈”来优化班级环境,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6.
一个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班级,正如一只由若干块有长有短的木板组成的木桶一样,各个学生有“长”有“短”。因此,要建立优秀班级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与“短板”,然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组成班级这只“木桶”的木板“长短”趋于一致,进而让这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人为本,加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孙雁群 《今日教育》2007,(2S):30-31
“抓两头带中间”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将工作着眼点放在人数少的“两头”,凸显的是班主任工作中充满智慧的“推”“拉”技巧。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是一项具有创造性、挑战性的工作。主体性班级管理,能让班主任从繁难偏旧的管理模式中超越、解放出来,实现“管为不管”的目标要求,能让班级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琳 《江苏教育》2007,(7):45-46
常常看到班主任老师忙忙碌碌.整日里琐事缠身.“看班”、“看学生”、“看晨读”、“看自习”。因此也就有了班主任要“四勤”之说: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其实,班级管理,又怎能一个“看”字概括、又怎能一个“勤”字了得!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讲究技巧,教师要学会巧用力、用巧力,学会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辩证地去处理班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