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之晔 《钓鱼》2008,(4):20-21
用蚯蚓钓鱼的时候。有人把它掐断了或拍死了装钩,钩卧底,饵不动,鱼长时间不咬钩了,轻轻把钩提起一点,再沉下去,饵动了鱼就咬钩了。受此启示,有人用活蚯蚓,让饵动起来,后来又有了半腰装钩两头活。台钓强调摆幅,子线长,摆幅大,也是钓饵动起来。但鱼情不同,有的鱼非动态饵不食,而且对动的幅度、频率都很挑别,动快了不吃,动慢了不吃。有的饵动了反而不咬钩了。  相似文献   

2.
华歆 《钓鱼》2003,(18)
夜钓,用什么饵?钓鲤,钓鲫,钓鳊,钓鲢,还是钓白天不吃食的草鱼?在下列答案中选择——1.基础饵拉饵钓鲫。入夜后,上层水温慢慢变凉,用“本味”基础饵搓饵抛钩10竿,即有鲫鱼中层截饵。随着抛钩次数增加,引来了许多白鲦鱼,偶尔有鳊鱼上钩。为避开白鲦,我改变抛钩方向,偏过30°,但十几竿后又来了白鲦。让开它,换到原来的位置,白鲦没有了,用拉饵连钓4尾鲫鱼后鱼没有了。于是还用搓饵,但数竿后又是白鲦,让开它,钓偏过30°,白鲦还有,但咬钩动作小的就是鲫鱼。两个窝子轮流钓,搓饵引拉饵钓,有白鲦就让,到2时共钓1尾鲫鱼,重2.6千克。本白色的基础饵在…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垂钓活动中,我常碰到这样一些情况:用空钩测试水的深浅时,鲫鱼吞食空钩被提上岸来;有时抛竿很久无鱼上钩,当提竿移动钩饵位置的瞬间鲫鱼咬食上钩;冬季打排钩(8~10把)钓鲫鱼,常在摇轮收线拉回钩饵途中,鲫鱼追食上钩。  相似文献   

4.
一提爆炸钩一般就会想到糟饵,饵落水底后五分钟内就要化开,把钩盖住,等鱼吸饵。在江河有流水的地方这样的饵不一会儿就会被水冲得一干二净,很难钓上鱼。笔者多年在江河中使用爆炸钩钓鲫鱼、鲤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基本做法简单地介绍给钓友供参考。 钓江河中的鲫鱼、鲤鱼,用一般浓香、清香配方即可,不像养鱼池、小水库中的  相似文献   

5.
张炎冰 《垂钓》2002,2(10):28-30
在商品饵出现之前,人们对钓饵的认识主要是感性的。钓鲫鱼用蚯蚓,钓鲇鱼用蚯蚓,钓草鱼也用蚯蚓。当用蚯蚓钓不到鲢鱼之后,就断言鲢鳙不咬钩。只有聪明的钓手会从感性认识中发现某些异状,又由异状中总结出一般人不易发现的特殊规律。如:鲫鱼不咬钩时提钩逗一逗,鱼就咬钩了;中午水温升高,钓饵沉底后极少有鱼咬钩,但下沉过程中会出现半水截饵的信号,于是随鱼的泳层变化而有钓棚调整等等。  相似文献   

6.
杨元成 《垂钓》2002,2(7):51-51
1999年8月中旬的一天早上,我和钓友高海林在吉林省永吉县胖头沟水库,用4.5米手竿、细线、“伊势尼”2号钩、玉米面饵钓鲫鱼。这天鱼特别爱咬钩,不到两个小时,我就钓了四五斤。  相似文献   

7.
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若在我们辽东山区水库的深水中凿冰冬钓,常碰上成群的大鳍鰟鮍鱼咬钩,这种鱼咬钩比鲫鱼凶猛,而且常常持续不断.令人手忙脚乱,很多钓友冬天都喜欢钓它。大鳍鰟鮍鱼是野生的小型鱼类,最长不超过15厘米,最重不超过150克,与小鳊鱼很相似,当地人习惯叫它葫芦片。这种鱼体色鲜艳亮丽,常有人捞回家养在鱼缸中观赏。它的适应性极强,即使在冰天雪地的隆冬,见到蚯蚓、红虫等荤饵也竞相抢食,除了鲫鱼以外,大鳍鰟鮍是冬钓常见到的鱼。冬天,开口吃食的鱼类很少,所以冬钓能看见咬钩就很开心。大鱼不咬,小鱼也将…  相似文献   

8.
宿含雨 《钓鱼》2009,(15):14-15
“台钓”走向自然之后,湖泊、水库钓鱼多一正一副,正业是手竿,搓商品饵钓综合鱼;副业是抛竿、矶竿或者筏竿,随季节变化巧用自然饵,而在钓某一类鱼上显现威力。沿长江一线,鲫鱼、鲤鱼从4月下旬起开始产卵,一直延续到6月初。卵期的鱼很少咬钩,但有一部分鱼,比如翘嘴、白鲦、鲴、红梢、黄梢、鳜鱼等等,产卵期比鲫鱼迟,要到6月下旬至7月初的黄梅天才进入产期,此时产过卵的鲫鱼进入深水,手竿收获极不稳定,所以有串钩以副代正。  相似文献   

9.
铁花 《钓鱼》2008,(2):44-45
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荤素皆食,分布广,四季可钓。冬天虽然天气冷,水温低,鲤鱼的食欲没有夏秋那样旺盛,但温度在4℃以上仍可进食。而且它们个头大,长得快,冬日需要营养养精育子,所以即使在冬季,鲤鱼也比鲫鱼等贪食胆大,咬钩率高。冬日钓鲤鱼实为一件乐事。  相似文献   

10.
看了《中国钓鱼》几篇有关鱼吃鱼肉的文章后,我觉得鲫鱼、鲤鱼、草鱼吃鱼肉并不是怪事。我经常碰到一些钓友用虾仁专钓鲫鱼或者专钓鲤鱼和草鱼。这些鱼类本来就是杂食性鱼类,用各种荤饵钓到这些鱼种不足为怪。很大一部分钓友衷情于使用万能饵——蚯蚓钓鲫鱼、鲤鱼或草鱼,但专门用蚯蚓或其他荤饵钓鳙鱼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有时用菜籽饼等粉饵打窝诱鱼,用蚯蚓做饵也偶尔能钓上鳙鱼,大家都知道,并不是鳙鱼去吃蚯蚓钓上来的,而是鳙鱼吸食粉饵误将挂蚯蚓的钩吸入口中,而误打误撞将鳙鱼钓上岸的。  相似文献   

11.
拉饵和搓饵是我最常用的两种用饵方法,这两种饵的使用,要根据季节、环境、对象鱼灵活机动掌握,现用这几年积攒下来的用饵经验,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两种用饵之法. 一、用饵之道 一方面环境决定用饵.在春冬、深秋之际,以拉饵为好.一般来说,鲫鱼和白鲦是我的主要对象鱼.因为气温低,水温较低,在大多数鱼不开口的情况下,白鲦和鲫鱼是比较爱吃食的,钓这两种鱼,拉饵是我的首选.它雾化好,质量轻,便于鱼吞食,可用细线小钩,调3~4目钓1~4目.而在夏天、初秋,天气热,水温也高,各水库、堰塘中的小白鲦等闹钩也很多,用拉饵则不现实,如果大打鲫鱼、鲤鱼则要准备好一定硬度的搓饵.  相似文献   

12.
怎样钓鲇鱼     
顾建平 《钓鱼》2010,(15):32-32
钓鲇鱼只要掌握好出钓时间、选好地点、应季易饵、灵活运用钓技等几个环节,钓必有获。 一、何时出钓 在北方,每年的五月初,随着水温的上升,鲇鱼开始游向近岸有水草或芦苇的地方活动和进食,此时水库、沟渠、泡沼等水域的鲇鱼白天也开始咬钩。由于一冬无食,春天一般是钓鲇鱼的最佳时期。到了六月鲇鱼交配期,鲇鱼少食,咬钩率很低。  相似文献   

13.
“拉”白鲦     
东山 《垂钓》2002,2(6):61-61
2001年9月8日,我到辽宁省开原县南城子水库钓鱼。这个水库的白鲦鱼密度特别大,闹钩特别凶,手竿饵没到底就被抢光,海竿糟食也是一到底就没。于是我索性用“拉饵”钓起白鲦来。“拉饵”是近几年竞技钓坛出现的新技术,特别适合钓密度较大、个体较小的鲫鱼。它最大的特点是上饵时间短、上鱼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
野湖特效饵     
王殿才 《垂钓》2005,5(4):43-43
最近几年,笔者在河北各大湖泊、水库垂钓,摸索出一种糟食配方,此饵特别适合有网箱养殖的野湖、水库,主钓鲫鱼、草鱼、鲤鱼、鳊鱼、鳙鱼、鲇鱼,诱钓合一,效果十分明显。我身边的一位赵姓钓友瞥用此饵在野湖一天钓获40多千克大鱼。现将此配方介绍给大家,诸位钓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儿的庄河永纪水库每年都有钓友钓上十几千克重的大鲤鱼、大草鱼,尽管永纪水库中的这些自然放养的大鲤鱼大草鱼口刁特不爱咬钩,但一到每年的6月份,水库两岸仍聚集不少周边市区的钓友们来此多天远距离定点打窝送钩垂钓,一过钓大鱼的瘾。我也是通过这几年在永纪水库垂钓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诱钓饵,每年都多次收获十多千克重的大鲤鱼、大草鱼。现将此饵的调配方法介绍给喜爱钓大鱼的钓友们,希望和钓友们共同分享钓大鱼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钓饵的学问深不见底,但也有一眼就看穿的。比如商品饵,同样品牌在高手手里,可以不变应万变,再滑的鱼都能钓上来;换一个人连装钩都装不起来,勉强搓到钩上,抛钩时半途就掉了。再如钓鲫鱼,这个说冬天要腥,夏天要香,试了一回到也相信了,但下次还是这个塘,鱼不吃腥改吃香了。所以钓饵这东西是没准的,高手之所以带那么多瓶瓶罐罐其实也是弄不懂。能不能有一种任人变化的钓饵,只要带了它不管什么鱼都能钓?我曾用过日本和台湾省生产的“万能饵”,但并不万能,只对鲤鱼、鲫鱼有效。退一步说,没有万能饵,有没有一种能让钓手自由发挥、体现经验和智慧的…  相似文献   

17.
刘汉初 《钓鱼》2007,(9S):33-34
我们知道,鲢鳙是上层鱼,同其它鱼种相比,对水温的要求更高,在22℃以上水温时,浮钓的效果最好。它们摄食的方式和特点也与众不同,不是直接咬饵钩,而是像滤食浮游生物一样,将雾化的饵料连钩一起吸入口中。但是,去年五一前后,我在水库用手竿挂蚯蚓钓鲫鱼时,却意外地钓上来1尾白鲢,今年6月,在另一不准浮钓鲢鱼的钓场,又以同样的方式钓获了鲢鱼。  相似文献   

18.
春天是一年中最好钓鱼的时候,特别是钓鲫鱼。所以有人把春天钓鱼看得同笼中抓鸡一样的容易,说是“春季钓鲫,笼中抓鸡”。的确,阳春三月的某一段时间,鲫鱼们咬钩都已经到了奋不顾身的地步。可以说,鱼只要看到了钩上的饵,都会去咬上几口。经验丰富、钓龄长的钓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由于春季鱼儿太过于贪食,长时间的垂钓可以把一个封闭水体中的鱼儿给钓绝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里先不说春天垂钓对渔资源的破坏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春天钓鱼就一定丰收在望,形势一片大好呢?相信绝大多数钓友都会反对这一说法,都曾有过春钓吃瘪的经历。那…  相似文献   

19.
颜恒 《钓鱼》2006,(7):24-25
关于对鲫鱼咬钩时反映在鱼漂上的形态的讨论文章,多年来林林总总读到过不少,虽存在“大同小异”,但也有各自的经历和体验,多有细微处的差异,也体现出了钓鱼人善于钻研和探索钓鱼技术的精神!用悬坠钓法在水库中施钓鲫鱼,其优势我们略作分析便可看出,一是悬坠钓组保持了总体上的灵敏度,正符合鲫鱼索饵的特点,使钓手容易把握住各种信号,及时提竿刺鱼;二是线组的相对细化,减弱鲫鱼对钓组的戒备心理,增加了鲫鱼的咬钩次数;三是钓饵的柔软形小,为小嘴型的鲫鱼提供了咬钩(吸食)时的轻松便利性;四是鲫鱼的群居生活特性,一旦形成群体入窝的态势,咬钩…  相似文献   

20.
张仲斌 《钓鱼》2006,(12):24-25
能够影响或左右池塘鲫鱼咬钩标象灵、钝(鲫鱼吸钩通常也称咬钩,咬钩的频率、快慢在浮漂上以漂汛的形式传给钓鱼者。漂汛多或密称为灵敏,反之则称为迟钝。)的因素颇多。而作为引诱池塘鲫鱼吞咬钩尖上的小小钓饵。是各种因素中重要的一条。因为钓人的钓组.第一时间接触池塘鲫鱼嘴唇的首先是钓饵。所以钓饵的味型、状态如何。对鲫鱼的咬钩在浮标上灵、钝反应有异。它对垂钓效果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钩上的饵。池塘中的鲫鱼不愿意吃,或者不对胃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