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越来越多的洋节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也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那么洋节到底该不该过?过洋节代表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伤害?到底是盲目的跟风,还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愈加繁密,过"洋节"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场面相对冷淡,大有"洋节"要取代传统节日的趋势.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传统节日遭受冷落的根本原因.加强节日文化宣传、革新传统节俗、以开放的心态吸纳"洋节"的积极因素是促进中国传统节日兴盛的有效途径;不固化,不他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作家张一一出版新书《带三只眼看国人》,并在微博上公开悬赏"挑出一个错,奖赏1001元"。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白平阅读该书后,挑出了172处错误,并要求张一一兑现奖金17.2万元。双方协商无果,白平将张一一诉至法院。法院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审理,认为确实存在的知识性错误共有18处,按照张一一的承诺,判决其向白平支付18018元。双方均表示不服判决结果,准备上诉。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洋节”登陆中国,这给我们的传统节日带来了冲击,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洋节”的论争。在中西方文化不对等交流的社会现实中,这将直接影响到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影响民族的命运与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正视总比回避更有益,对“洋节”论争的实质进行认真思考,客观分析了“洋节”现象的社会成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来文化的日益渗透,在中小学校园中,过"洋节"之风渐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当圣诞节即将来临,学生们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这个看似很重要的节日。他们会去商店挑选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月十五是小年,元宵节上庆团圆。""九月九,是重阳,尊老敬老理应当。"赏花灯、赛龙舟、舞龙舞狮……每逢重要节日,家人团聚,欢聚一堂,人们在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中感受着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际文化的交融,许多"洋节"也走近了中国百姓,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新颖时髦的"洋节",其蕴唅的教育意义都对少年儿童的健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有了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行业性节日,也应该有作家节,并且作家节还应该是一个放假的节日!"在"中国第一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250周年忌辰明年即将到来之际,作家张一一于微博呼吁将曹雪芹忌辰2月12日设立为"作家节",从明年开始所有作家集体放假一天,以隆重纪念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张一一表示,除了纪念曹雪芹  相似文献   

8.
愚人节搞怪、万圣节制作南瓜灯、圣诞节装点圣诞树......洋节已走进越来越多国人的生活,或成为谈资,或付诸行动。过洋节背后的行为动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理性看待洋节?中国传统节日发展到现在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洋节的盛行,给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了怎样的思考?含蓄的国人需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  相似文献   

9.
【专题阐释】不知道中国人过圣诞节是源于何时,但闪闪发亮的圣诞树、红衣红帽的圣诞老人、精美的圣诞礼物赢得了年轻人狂热的追捧,圣诞节成了中国的狂欢节。"洋节东进"引起了文化恐慌,于是"抵制洋节"的呼声此起彼伏。如果我们以包容吸收的心态来看待这种现象,以理性和辩证的态度对待"洋节",我们就能看到狂欢  相似文献   

10.
【话题导入】近年来,"洋节"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响应度",平安夜歌厅爆满,圣诞节彻夜狂欢,情人节玫瑰飘香……中国本来也是节日众多的国度,如果以春节为起始,有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随着改革开放,异域文化不断进入我国,"洋节"就是其中之一。当传统遭遇"洋节",我们如何面对这种不同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不同文化的碰撞呢?  相似文献   

11.
一、话题作文[题目一]"土节"和"洋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许多人对"洋节日"十分排斥,将它与麦当劳快餐、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电影并列,作为西方文化入侵的象征。有人还把过"洋节"还是"土节"上升到民族大义的层面。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呢?请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许多“洋节”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中小学生的“新宠”。同学们纷纷提起南瓜灯,挥舞仙女棒。相互赠送圣诞礼物。相比“洋节”的热闹红火.我们国家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则有些悄然落寞。  相似文献   

13.
张中美 《山东教育科研》2014,(18):F0004-F000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受外国文化影响开始过上了两方的节日。人们在欢庆着外国节日的同时,各路商家也会积极迎合消费者口味利用各种洋节来营销造势创收盈利,全国各地便会涌现大量诸如“某地某西方节日某商圈促销血拼达到惊人销售额”的媒体报道。在山城重庆,年年圣诞节都会有大量的市民自发到解放碑聚集狂欢过“洋节”。  相似文献   

14.
2012上半年中国作家"社会关注度"排行榜近日揭晓,88岁高龄的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以百度新闻221000篇高居榜首,韩寒218000篇紧随其后,琼瑶157000篇成为"探花"、四川籍的郭敬明新闻110000篇排名第四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四",王朔、李敖、刘震云、铁凝、苏童、张一一也跻身前十。  相似文献   

15.
一、活动的背景 西"节"东渐,广大青少年对"洋节"趋之若鹜.与之相反,中国传统节日正逐渐被他们遗忘和冷落.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一年的圣诞节,笑容可掬、拉着雪橇的圣诞老人就会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一天,很多城市的购物街上都是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商店的橱窗里喷着"圣诞老人"图案,门前摆放着圣诞树,员工们头戴圣诞帽,扮成圣诞老人招揽顾客。改革开放后,"洋节"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并渐渐落地生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喜爱"洋节"胜过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17.
一个苹果     
家住农村,从来没有过过什么"洋节",在外读书,倒是知道了不少.平安夜送苹果也习以为常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由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对策是: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工作;正确引导和规范校园中的"洋节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9.
高忠 《高中生》2008,(6):27-27
1.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但也有许多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请结合下表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洋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从宏观来看,开放的政治环境,快速的经济增长,多元的文化生态,交融的全球传播对洋节的盛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从微观来说,媒体的报道和商家的炒作则对洋节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