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弹琵琶”,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它是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即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从而表达新的思想。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开卷不一定有益”、“不妨对牛弹琴”等,就属于“反弹琵琶”。作文时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构思,会为你打开一片新天地,使文章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2.
李斌 《同学少年》2009,(10):8-8
"反弹琵琶",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它是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即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从而表达新的思想。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开卷不一定  相似文献   

3.
<正>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还有个形象的名字叫"反弹琵琶"。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人、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议论文中的逆向思维,就是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逆向思维常常会使我们的作文出现新观点,进入新境界,收到独辟蹊径、出奇制胜的效果。一、对传统观念逆向求异传统观念是历代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但有一些传统观念有着认识上的局限性,如果站在现代的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小论文作为反映时代脉膊的议论文体,应当在开发学生的视野与智力上有所突破,须从以往单一化、程式化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并向探索、求新的思维方向发展。鉴此,教师应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 一、异向的思维力 异向思维亦称“求异恩维”或“逆向思维”。它要求文章避落俗套、步后尘、唱旧调。在表达方式上,以“人之未发”的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和现象,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以往命题作文常会拟一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志者事竟成》、《旁观者清》、《眼见为实》、《沉默是金》、《开卷有益》、《共富必须先富》等正向思维的题目来作练习,其结果这类传统命题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写作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不利于开拓视野与提高能力。况且大家都知道,人的认识是随实践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真理;“近朱者赤”,固然有其正确的成分,但它强调的只是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并没有揭示出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倘若以此作为突破口,运用异向思维的方法,就能写出“近朱者未必赤”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5.
正题反作和反题正作,是议论文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来审题立意的两种方法。什么叫逆向思维?就是沿着和别人思路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别人认为对,我能不能说它错?是全错,还是部分错?别人认为错,我能不能说它对?是全对,还是部分对?总之,逆向思维就是对传统的、普遍的、通常的认识和观点表示出相反的意见和看法,同它唱反调,作。翻案文章”。一九九一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就是一对互为逆反的命题。这类题目很多,如“知足常乐/知不足常乐”,“不要班门弄  相似文献   

6.
反弹琵琶     
[一技] “反弹琵琶”是指写作中从某一习惯见解或传统观念的反面进行立意的构思模式。它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即从某一观点的对立角度来确立新见解,提出新主张。它能使思维不落窠臼,锋芒毕露,使章标新立异,别具一格。譬如,“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本来是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有人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之举虽不足取,  相似文献   

7.
反弹琵琶,这种作文技法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必然结果。它主要从日常生活、现象、人事、物理中的惯用语、熟语或现象出发,提出与之相反或相左的观点,通过例证、引证、喻证等一系列论证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然,这种方法较多用于议论文。如1990年的高考作文题“近朱者未必赤/近墨着未必黑”,就是利用这种技法作文的好题目。例文:“半瓶水”晃荡又何妨?“满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每想起这句名言,许多人便不敢发表见解。我有个朋友,在厂里只是个小小的技术员,有几回在工程师们“会诊”的当儿,插了几句嘴,总工程师皱着眉头,故作心不…  相似文献   

8.
发散性思维作为一种不依常规寻取变异,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引起许多语文教师的重视.发散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9.
发散性思维是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探索新知识或寻求问题的多个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推测、想象和创造的思维活动。它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它具有流畅性(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反应迅速)、变通性(思维方向灵活变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提出超常规的构想和新观点)、创造性(对事物的处理或判断表现出独特的见解)的基本特征。欲摆脱学生定势嗯维的模式,就需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 1991年高考大作文“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的逆向思维方法,设计如下一组逆向思维的作文题目。   1.开卷有益 /开卷未必有益   2.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未必成   3.车到山前必有路 /车到山前未必有路   4.知足者常乐 /不知足者常乐   5.班门何必弄斧 /班门应该弄斧   6.失败乃成功之母 /成功乃失败之母   二、下面有四个成语,注明了人们习惯的理解和认识,请你运用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确立自己的观点。   1.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   2.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势…  相似文献   

11.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阐释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模式偏向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主客体融合思维,讲汉语者常以“人”为思维中心;而讲英语者则对客观“事”和“物”予以更多的关注,倾向于主体思维。表现在语言上,汉语说“谁在做什么”时,我们是围绕着某人或某些人考虑问题的。我们关心的是人怎么样了,“主体”是我们的思维中心。而英语则更注意客观情况,注重人所处于的某种客观状态,考虑事物本身多余考虑做事的人。在他们的思维中更注重“客体”。  相似文献   

12.
反弹琵琶     
【一技】“反弹琵琶”是指写作中从某一习惯见解或者传统观念的反面进行立意的构思模式。它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者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即从某一观点的对立角度来确立新见解,提出新主张。它能使思维不落窠臼,锋芒毕露,使文章标新立异,别具一格。譬如“,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本来是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有人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之举虽不足取,但他预感到形势有变后,立即逃离岗位而另谋生路,这比那些…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文以意新为贵”。所谓“意新”,就是立意创新,立意时能从一般中见特殊,从陈旧中出新鲜,一反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运用发散思维中的求异思维或逆向思维,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提出新颖的观点、发表独到的见解,从而创作出人之未言、人之未写的奇妙文章。笔者曾以短文《水啊,水》为材料,以“水”为话题进行发散思维的作文训练,同学们一下子竟然想出上百条有关“水”的话题。或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或透过表象、深入探究,使老调翻出新韵、从平淡挖掘深邃,更是可资借鉴、值得圈点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4.
一、逆向思维及其特征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思维。它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当问题论理顺推不行时,考虑用逆推方法来解决。尤其每当反复思考某个问题陷入困境时,运用逆向思维来变更思维的方向,常能使人顿开茅塞、出奇制胜,收到神奇的效果。逆向思维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创造性逆向思维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指向和程序的一个超常规的思考方式,善于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侧面去进行思考,因而常使思维找到新的触点,易于获得引发“灵感”的契机,从而致出创造…  相似文献   

15.
首先,在思维模式上,改变原有的情形,经常地“反过来想一想”。比如《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题目是比较老的,用顺向思维法写作,就是找出相应的例子作出论证。而用逆向思维法则可以老题新做,提出相反的立论:‘有志者事不一定成”。从逻辑学角度找出这一古训的错误因素是:“有志”只是成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谁一条件,因此,无志必然不能成事,而有志未必能成事。再从哲学角度来分析:有志只是成事的主观条件之一,成事还须有其他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又如*班门弄斧”小议》这个题目,常规立论就是批评那些自不量力、卖弄拙技、妄自尊大…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获得与众不同的新见解、新观点和新思路,收到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表达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作文的拟题、立意、构思几方面总结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过来想一想”,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物理学史上,法拉第提出“把磁转变成电”的思想,进一步设计了各种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就是一例。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提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偏重于这一思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逆向思维’?思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因导果”,这是“顺向思维”;另一种是”执果湖因”,这就是“逆向思维”.它是和”倾向思维”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逆向思维”,从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从简单的算术发展到高深的重要的数学理论是不可思议的.在中学教学教材中,普遍使用的反证法就是“逆向思维”的一种.北师大彭林在论述“逆向思维”的作用时,明确地指出中学数学里的许多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可以还用;陕西师大罗增儒也论述了”逆向思维”在解高考选择题上的应用;本文想通过几个例子阐述一个“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9.
改变角度是智慧,创造往往就是改变角度、从一个新视角看一下。襄樊市第四中学义务教育部校长陈登江的《运用“存同求异”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章,用逆向思维,站在“求同存异”的反面,用“存同求异”的思维方式,审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角度新、思路新、观点新,很受启迪。我能认识到的、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20.
反弹琵琶     
傅建军  肖念 《初中生》2006,(29):4-6
[一技] "反弹琵琶"是指写作中从某一习惯见解或者传统观念的反面进行立意的构思模式.它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者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即从某一观点的对立角度来确立新见解,提出新主张.它能使思维不落窠臼,锋芒毕露,使文章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