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桂林山水》教学中的激趣禄劝县万民小学张朝聪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的内在心理趋向,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这样激发学笠的兴趣。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上课前,我首先把准备好的《中...  相似文献   

2.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创设情境,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变抽象的图为形象的画面,变生硬的文字为生动的讲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多幅画面的展现,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们被桂林山水如此的美景深深吸引,纷纷赞叹:真美呀!简单的几幅图片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欲望强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呢?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的《太阳》一课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少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冯璐 《中小学电教》2007,(12):63-65
一、情境教学,以趣激情,以情入境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调动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识字2》是一篇极富美感的韵文,介绍了著名风景区桂林的山水。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打开了通往桂林的大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带领学生乘上"网络游轮"游赏于桂林山水之间,让他们尽情的在网  相似文献   

5.
从《宁宁的针线包》谈说话能力的培养酒泉市西大街小学刘兴芳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创设情境是使学生爱说的关键,激发兴趣又是成功的大门。为激发儿童说话兴趣,在教学《宁宁的针线包》时,我先拿出自己制作的针线包展示在小学生面前。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我...  相似文献   

6.
杨莉 《青海教育》2008,(3):34-35
一、创设情境,引发激趣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具有何等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首先播放了一段录像片,充分展示了桂林山水的奇妙情景,辅之以配乐朗读,把学生引入一个似梦似幻的美景之中。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观认知,展开联想:当你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有何感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依“纲”扣“本”是教学的原则。而目标教学则是由“纲”达“本”的桥梁,也是智力开发及思想教育的结构图。为此我在教学中对目标教学作了点探索。   一、激发情感,紧扣达标   一是设置悬念,导学达标。利用导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达标。如教《桂林山水》时,我首先让学生看图学文,观察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看看它到底是否“甲天下” ?使学生带着“桂林山水是否天下第一”这一悬念来学习,创设了适宜的氛围,学生的思想立刻活跃起来。然后把学生划分为达标小组,通过图文导学,把学生带到山水交融的“舟行碧波上,…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A1):76-77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情境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知识的本质,更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数学灵感的重要手段。以往教改对情境教学重视不够,最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情境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黄少慧 《广西教育》2009,(22):48-48,5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优化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积极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播放音乐、角色表演、借助多媒体等形式,营造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 :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 ,引导学生赞桂林山水之美 ,品文章语言之精。通过练笔 ,在实现语言的积累、运用及课文语言内化的同时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使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水乳交融。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一文 ,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开篇 ,具体描述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 ,突出桂林山水美如画 ,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1.同学们 ,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了一趟。那里满眼的画山绣水 ,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  相似文献   

11.
李冰 《考试周刊》2013,(36):47-47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二、设计思路《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依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三、教学目标(一)认识八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二)流利朗读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由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优于其它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也不一样,有利于导入新课与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节中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其理论性强,空洞说教,学生难以理解。上课一开始教师就播放多媒体课件《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同学们一听到歌声,  相似文献   

13.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结构设计中宁县石空镇太平完小刘光虎一、创设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梅花》、《金鱼》的教学时,由于学生接触花鸟的机会少,学习难度也大。这时,可以先从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的花鸟...  相似文献   

14.
诱导兴趣增强情趣激发情感宋翠霞一、创设情境,欣赏品折,诱导兴趣儿童的兴趣往往带有积极的心理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课文情境,可激发起学生爱学习的兴趣。如《草原》一课,课文寓深...  相似文献   

15.
在《低压电气控制》专业课教学中,要达到优化课堂结构的目的,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MCAI),演示、模拟、设置教学情境、知识结构体系、案例情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和谐情境、重视课堂实践和多元化教学发展等四个方面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蔡书华 《考试周刊》2012,(8):120-121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设计有梯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感受成功中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愈强烈,学习的兴趣就愈浓厚。“创设情境、激发情意”是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试以具体案例阐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情意,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加彪 《广西教育》2011,(28):55-55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桂林山水》图文兼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的同时,让他们通过阅读课文欣赏桂林山水的奇和美,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教学时,可采用“情境导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