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他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冷漠,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犹太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2005,(7):42-42
本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应冷漠。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  相似文献   

3.
道一声早安     
张新安 《成长》2007,(2):62-62
上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相似文献   

4.
这是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里的一个与问候有关的故事。西蒙·史佩拉是一个犹太传教士,他被派到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去传教。西蒙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喜欢到乡村的田野里作很长时间的散步。他是一个对人充满善意的和蔼的犹太人,在散步的时候,无论经过谁的身旁都会热情地向人打招呼问好。在西蒙散步的乡村田野里,有一个很勤劳的年轻农民叫米勒,他总是早早地来到自己的田地里工作。所以,西蒙每次从他的地头走过的时候,总会笑着高声说:“早安,米勒先生!”然而,在这个德国的小镇上,米勒也和其他的农民一样对犹太人没有什么好感,镇上可以…  相似文献   

5.
《好同学》2005,(6)
有一位人事部经理的遭遇太神奇了。他在健身房跑步时,只要旁边那台跑步机也有人,都会开开心心的说”你好”。旁人总是很容易和他聊起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在这个据说很冷漠的社会中,他还愿意如此热情的和陌生人打招呼?他说道,他的幸运只靠“您好”两个字。每天早上上班,只要看到老板或  相似文献   

6.
最深的伤害     
郭龙 《小读者》2012,(12):17-17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句话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后依然我行我素。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僧人,年轻人对僧人说了一句很不尊敬的话,别人批评这个年轻人,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道:"不就是几句  相似文献   

7.
一个清晨,我坐在老式火车的卧车中,大约有6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次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进行一番梳洗。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彼此也不交谈。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的招呼,或只是在嘴上虚应一声罢了。之后,当他准备刮胡子时,他竟然哼起歌来,神情显得十分愉快。他的这番举止令其中一个人感到极度不悦。于是这人用冷冷的、带着讽刺的口吻对这个男人说: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是的,你说得没错。”那男人如此回答,…  相似文献   

8.
有个海岛上住着两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成员总是说实话,另一个部落的成员总是说谎话。一位传教士碰到两位土著人,一位是高个子,另一位是矮个子。“你是说实话的人吗?”他问高个子。“Oopf。”高个子的土著人答道。传教士知道这个土著语单词的意思为“是”或“不是”,可是记不清究  相似文献   

9.
郝敏 《师道》2003,(12):62-63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次,数学家欧几里得教一个学生学习某个定理,结束后这个年轻人问欧几里得,他学了能得到什么好处。欧几里得叫来一个奴隶,并吩咐:“给他3个奥波尔,他说他学了东西要得到好处。”在数学还非常哲学化的古希腊,探究世界的本原、万物之道,而要得到什么“好处”,受到鄙视是可以理解的。这就像另一个故事:在巴黎的一个酒吧里,一个姑娘问她的情人迟到的原因,那年轻人说他在赶做一道数学题。姑娘摇着脑袋,不解地问:“我真不明白,你花那么多时间搞数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啊?”那年轻人长久地看着她,然后说:“宝贝儿,那么爱情,到底有什…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会砍价的鹦鹉一个年轻人到鸟市闲逛,来到卖鹦鹉的摊前。一只鹦鹉又漂亮又活泼,年轻人很是喜爱,决定买下它。他问老板:“这只鹦鹉多少钱?”老板让他说一个合适的价钱。年轻人想了想说:“20元。”这时旁边一个声音叫道:“30!”年轻人一听,赶忙加价:“35元。”那个声音更响亮了:“  相似文献   

11.
一群年轻人常常结伴在一泓深潭边钓鱼。令他们奇怪的是,有一个渔夫总是在潭边不远的河段里捕鱼,那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翻卷着,一道道的波浪此起彼伏。这是一段鱼根本不能稳游的河段啊,怎么会有鱼?年轻的人们都觉得这渔夫很可笑,在水流那么湍急的河段里,怎么会捕到鱼呢?有一天,有个好事的年轻人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钓竿去问渔夫:“鱼能在这么湍急的地方留住吗?”渔夫说:“当然不能了。”年轻人又问:“那你怎么能捕到鱼呢?”渔夫笑笑,什么也不说,只是提起他的鱼篓在岸边一倒,顿时倒出一团银光。那一尾尾鱼不仅肥,而且大,一…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上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后来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13.
世界早安     
寒假,我安安静静地做了一回夜孩子。睡得很晚,每天对着闹钟迎来公主变成灰姑娘的时刻。我记忆里那样一个夜,凉的空气,深蓝的天,枝蔓爬满的路灯,安静的树。任青蛙的梦话一声比一声长,小睡意如蛋卷般层层包裹着我。喜欢这样的世界吗?零点零分,对这个世界道一声早安。以前的以前,零点零分,我应该忙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就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哲人问他:“你为什么来找我呢?”年轻人回答道:“我至今仍是一无所有,恳请你给我指明一个方向,使我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哲人摇了摇头,说:“我感觉你和别人一样富有啊,因为每天时间老人也在你的‘时间银行’里存下了86400秒的时间。”年轻人苦涩地一笑,说:“那有什么用处呢?它们既不能被当做荣誉,也不能换成一顿美餐———”哲人肃然打断了他的话题,问道:“难道你不认为它们珍贵吗?那你不妨去问一个刚刚延误乘机的游客,一分…  相似文献   

15.
“在哪里能报考研政治冲刺班?”早上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这个问题就开始在老关的脑子里转悠。猛然间清醒了许多,想起现在正是“天凉好个秋”,是秋叶飘荡一地的时节,又是一季考研冲刺的时候了。“老关”一点也不“老”,2003年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临床专业。他已经参加过三次全国研究生考试,但是次次都因英语而被“拒之门外”,但仍然不言放弃的他屡败屡战,就笑称自己为“老关”了。他总是一副不服输的劲头,还有着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一副不知烦的模样。每天他都要对自己说:人生不如意常有,笑对人生,人生才精彩。他总是与一大群…  相似文献   

16.
残酷的冷落     
实习期间,每天早晨我接待的第一个小朋友总是金盛毅。他长得圆头圆脑,大大的眼睛,见到我总是甜甜地叫一声:“沈老师早!”  相似文献   

17.
一个清晨,我坐在老式火车的卧车中,大约有六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次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做一番漱洗。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彼此也不交谈。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却很少有人与他打招呼,或只是在嘴巴上虚应一番罢了。之后,当他准备刮胡子时,竟然自若地哼起歌来,神情显得十分愉快。他的这番举动令某人感到极度不悦。于是这人冷冷地、带着讽刺的口吻对这个男人问道:“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怎么回事呢?”“是的,你说得没错。”男人如此回答着,“…  相似文献   

18.
一群年轻人常常结伴在一泓深潭边钓鱼。令他们奇怪的是,有一个渔夫总是在潭上边不远的河段里捕鱼,那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翻卷着,一道道的波浪此起彼伏。这是一段鱼根本不能游稳的河段啊,怎么会有鱼?年轻的人们都觉得这渔夫很可笑,在浪大又那么湍急的河段里,怎么会捕到鱼呢?有一天,有个好事的年轻人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钓竿去问渔夫:“鱼能在这么湍急的地方留住吗?”渔夫说:“当然不能了。”年轻人又问:“那你怎么能捕到就不行了,它们需要水里有更多的氧气,没办法,他们只有拼命游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里的氧气就越多,…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小屋往事     
我是在他的吓唬声中长大的。每天早晚,他总是出现在学校与我家之间的小路上,拿着一枝烟筒,“等”着我们——一帮小孩的出现。如果有谁没有响亮地喊他一声“聋公公”,那是难过此“关”的。这时,他会编出一大串可怕的故事,让你一个人不敢回去。什么河里有“水落鬼”,专门拖我们这样大的小孩,什么前面稻田里有条大蟒蛇,小孩走过去便会被一口吞进去,等等。现在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