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听、说、读、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它们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听”是“说”的前提,是“说”的基础:“说”又是“读”的必要准备阶段:“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语言概括,是听说读综合能力的再现。但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为突出的是忽略“说”与“写”的训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有意识的将“说”与“写”结合起来,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学完《口技》这一课,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口技节目,每组推荐2—3人,上台表演口技,这样就有模仿火车进站的、有模仿孩子撒娇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2.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应当培养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四者不能割裂开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说明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说:“在阅读训练中兼顾写作与口语交际。”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训练包括理解、积累和运用等方面的训练。理解是为了积累,积累是为了运用。语言训练是融听、说、读、写之中的,听、说、读中的语言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说写的能力。其落脚点都在一个“写”字上,所以说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王明霞 《青海教育》2009,(11):21-21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作教学在我们中国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延续至今。可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把作文教学视为难登的高山,学生把作文当作拦路猛虎。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进行交际。以提高生活的质量。作文教学,一要指导学生“听”“读”,为说写提供储备,二要指导学生“说”“写”,运用所有储备。更好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读书破万:莹,下笔如有神。”读与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素。著名的哲学家培根也说“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这充分说明“阅读与写作”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是学习之母。作文能力如何.是语文教学质量如何最终的试金石、晴雨表。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作文学作文.作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更是学生听、说、读的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语文教学历来重视作文教学。但目前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写作的一般流程是看到题目、呈现材料、梳理取舍、形成提纲、动笔写作,那么究竟是哪一环出了问题,让学生如  相似文献   

9.
姜琴 《广西教育》2010,(28):55-55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谋求作文教学的高效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的心愿。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写作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实践证明,教师常写“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有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语文实践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践。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尽量多地创造机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达到让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日常教学中,“读、写”能力一直就是语文教师紧抓的重点,“说”的能力也渐被关注和重视,但一般很少对学生“听”的能力作系统训练。其实,“听、说、读、写”,“听”排在首位,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单从语文学科来讲,会“听”,就能“听”出一堂课的纲目重点和课堂内容的层次感,就能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消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促进各学科的学习。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作了如下尝试性的系统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12.
辛文飞 《学周刊C版》2014,(3):195-195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读、写、听、说能力都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并且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不可分割。每一种能力都能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能力的整体效应。“写”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客观反映了一个人的听、读、说的能力。作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的最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问:为什么说“想、说、写、读、改”是写好作文的五个重要阶段? 答:语文教学的老专家蒋仲仁先生,在给《作文通讯》的题词中写道:“想清楚了,说出来。说清楚了,写下来。写下来了,读给自己听,或者读给别人听。读不顺口的,改;听不明白的,改。”在这里蒋老师把写好一篇作文概括为“想、说、写、读、改”五个阶段,这实在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听、说、读、写宜并重。”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文训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即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而“写作关”又一直是学生面临的一道难关。许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题目一出来,往往感到无处着笔。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教师指导方法欠妥,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总是强迫学生作文,从而造成了学生写上的“恐慌症”。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教材,培养写作兴趣: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进行听、说、读训练外,写的训练更应重视。教师不应只在每个单元基础训练中才进行,更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作文教学。讲读课文时,应帮助学生体会写法,加强学生作文能力训练,课下教师可适当布置读后感、片断作文或练笔作文等。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是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加强小学生写作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说教学对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训练学生读、说、听、写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小说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除让学生“听”外,还可以让他们通过“读”去感知、去联想、去认识、吸取文章的营养,  相似文献   

18.
李鹤 《辅导员》2010,(18):50-5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然而,学生作文被动,思维禁锢,语言积累不足,造成了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而不详的现状,让教者深感作文教学的艰难。  相似文献   

19.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20.
冯卫 《语文天地》2010,(3):43-4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写作能力,在四个环节中尤为重要.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高低。创新,是写作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