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是生物学教学反馈和评价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作为贯穿整个课程设计的主线,初中生物学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应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强化实践,重视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确保作业实施的各环节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将新课标的实践性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为课程育人服务。  相似文献   

2.
曹雨婷  赵静 《辽宁教育》2023,(23):16-19
发展核心素养是生物学新一轮课程建设的中心理念,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延伸,在内容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素和内涵。教师要从确立作业目标、统摄作业内容、设计建议、评价反馈等方面探索,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系统化作业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内化的带有生物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设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创新作业形式,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因此,不仅课程标准需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设计与实施,在教学后的作业设计也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和新课标对生物学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提高生物学作业质量,文章从核心素养目标、作业类型、整体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学作业优化设计和创新评价策略,让生物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生物学教学提质增效服务。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物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借助模型建构,创设真实情境,挖掘课外资源等策略,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同时,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还应以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作业分层性,着力跨学科联系和重视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作业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进行作业设计的实践尝试,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钻研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发展的新路径,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作业不仅是教师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步骤。基于核心素养有效设计"光合作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以“酶”的单元作业设计为例,从制订目标、制作属性表、设计内容和实施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一般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作业对教与学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双减”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标准、聚焦学情、聚焦学习力、聚焦核心素养,设计研发有效性作业、丰富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业不仅要具有认知性,还要具有趣味性。只有不断地优化作业,才能让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转型升级,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生物学认知水平,夯实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业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物学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指向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递进式的作业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化的呈现方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多维度的学科任务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作业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应起来,在作业评价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设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创新作业形式,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徐巍 《天津教育》2021,(7):71-72
小学数学课后实践作业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获取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本文在分析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后实践作业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后实践作业的多样化设计策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教学设计中,按照“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程序(即ADDIE模型)进行了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基因工程”单元为例,以大概念为锚定点,进行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基于对大概念的理解,开发出模型制作类、真实情境类、能力开放类等作业类型。实践发现,大概念统摄下单元作业设计有助于单元目标的落实及教材知识重难点的突破,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节为例,通过分层设计、拓展探究和创设情境等方式在作业中融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将英语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小学英语作业中,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拓宽到作业设计中,从培养英语学科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出发,进行小学英语“FOS式”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应用,既可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指明方向,也为促进学生文化意识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实践保证。  相似文献   

17.
陈庆丽 《江苏教育》2024,(3):52-54+60
培育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迫切需求,课程标准明确了核心素养内涵,给出了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学科实践探索方向。教师可以从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入手,为学科实践提供一种新样态。实践性作业要与学科任务情境设计有结构上的贯通性,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要有对学生差异化发展的多元化评价。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经历真实性和整合性的深度学习进程,从而实现课内教学到课外作业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汪芳兰 《甘肃教育》2024,(4):117-120
初中地理实践作业对于丰富作业类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意义重大,可分为交流互动、策划设计、实践操作三种类型。在初中地理实践作业设计上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力求作业多样化。具体来说,要立足素养本位,落实实践育人目标;强化内容整合,实施大单元作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个性化差异;健全作业功能,提升作业完成的效度,方可设计出高质量的实践作业。  相似文献   

19.
单元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完善对核心概念的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单元为例,探讨核心素养培育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的素质教育备受社会多方面关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作业能检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统筹规划作业目标、科学设计作业类型、合理安排作业结构、创新作业设计实践、做好作业质量评价等途径,设计体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有效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