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是一门包容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领域特有教育资源的综合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强调社会主体观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实验稿)》指出:"对学生而言,人文素质实际上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其核心是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和地理为主要内容,并揉合了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它是以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它是一门崭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个历史、人文地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它强调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与诚信教育。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文科课程,这一课程的特点是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深圳市南山区作为国家级实验区之一,于2001年开始了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试验,并在十年的实验中创设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两个最大子学科,人文科学着重研究"人",社会科学着重研究"人的世界",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具有"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的观念,学习如何做人;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善处外部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学会生存和发展,学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同样具有"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按照"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中学人文课程设置可以这样构想:中学思想政治课名称改为"人生品德"课,以人学系列(含人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等子学科)知识为其全部教学内容,而将现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人文世界知识剥离出去;设置"人文世界"课以替换试验区的《历史与社会》课,同时取消单科历史课与地理课,"人文世界"课的内容是全部人文世界学系列(含社会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人文自然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策划寄语     
新德育课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是这样界定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了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真正实现了全面的综合.如果撇开这些理论表述而从教学内容来看,对一线教师来说,新德育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和地理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要求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我国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这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自我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导致的.就此,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第一,创新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人文氛围.通过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刨新思维,完善人格、塑造健康心理,增强个人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具有育人和社会教化的双重功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动机的参与是历史学习的必要保证,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历史教学中,从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激起认知冲突等几个方面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A5):168-169
《护士人文修养》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的的课程,本文主要探讨在该课程教学中将人文修养教育与情绪智力培养相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期望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开设后对学生情绪智力有积极影响,为其他护理人文课程在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方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吴萌 《广东教育》2002,(6):26-27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必修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的社会学习过程中丰富社会经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养是个人所拥有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也是一个人的人文精神的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培养当代高中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社会》是本次课程改革新增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是为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由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大纲的表述方式,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体现人文关怀,实行人性化教学;深挖教材资源,培养历史情趣;改变教学方法,促进综合素质的形成等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高职院校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在高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选修课,把音乐欣赏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音乐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对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完美人格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对高职院校音乐欣赏选修课的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与挑战,中国的教育界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人文类基础核心性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魅力。本文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为视角,从课程教学优势、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体系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社会》是进行公民教育的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阐述了有效利用教材图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社会分析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素质拓展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察素质拓展课程的国际视野,分析了国内高校开展该类课程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素质拓展课课程体系的解决方案,以切实发挥素质拓展课的作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