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中美术作为艺术大家族的一份子,自然也离不开生活。所有的艺术都是从平时的生产劳动中演变过来。可如今却出现了一个艺术与生活脱节的不好现象,而美术创作的源泉是从现实生活中来获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成了最关键的因素。高中美术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教学中起着重大作用,所以,将生活教育融入到高中美术教育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桑辉 《河南教育》2007,(5):60-60
关于艺术教育。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认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们长大了,而由他们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各项目标就已达成。然而,在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自身的教学成绩,有些家长为了表现孩子的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东 《中国教师》2012,(2):45-46
<正>美术来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人需要美术,培养人的教育更需要美术。美术教师的职责不在于让多少学生成为美术天才或美术家,而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获得快乐,提升艺术素养,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形象、有趣、富有感情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美术课增色不少。教师要把美术课本中每一课的内容内涵和艺术美发掘出来,创设美术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必然存有差异,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我感到困惑迷茫之时,“新课程异步教学法”在我校推行。我有幸进行了美术异步教学的研究实验。实验证明,新课程异步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5.
一、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美术教育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我们似乎正在告别美术学科的“副科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从社会、学校到家庭,都在营造一个艺术教育的广阔空间。这种努力在小学阶段最为明显:风风火火的美术活动、形形色色的兴趣小组,家长们放弃周末的休息把孩子们送到各种艺术培训班。但是,这种繁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陈凯波 《成才之路》2013,(11):54-54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开始重视美术教学。美术是艺术的一部分,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情感教育渗透在美术中,才能更好地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将艺术与学术相联系,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情感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生活态度,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民间美术在职教幼师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以自己的直觉和兴趣去进行创作的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玩具或实用物品,更接近少年儿童的生活,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尤其在幼儿基础美术教育上更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现在许多幼儿因已开始注意到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民间美术教育更是提高幼儿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所以民间美术在职教幼师美术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生活、生活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辨析与叩问,认为一个人实在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猴子掰玉米是猴子的智慧生活、艺术化的生活,因为猴子的玉米在猴子的心中,我们的玉米在我们的手中。所以,生活有过有说,各有各的过法。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育并不是教人怎么生活,教育本身就是学问,而从根本上说,学问是性情之事,生活是性情的表现。人、生活、教育三者最后似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异化的境地,惟有艺术提升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生活有两个本体论,一个是生活本体论自身.另外一个是艺术本体论.  相似文献   

9.
科学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对于画画的人来说,提起科学好像有点让人不知所措。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成功的事情都包含着科学。艺术的创造也同样依赖于人们科学地看待艺术的规律新性。现在,科技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科学的思维和意思也在艺术教育领域得到普遍的重视。艺术教育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必须重视整理和发掘艺术规律的科学性,从新的视角来审视艺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尤其是重视基础学科的理论建设,对教育问题予以科学性地关注是当下素描教学的主要问题。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原则也是艺术教育应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研究和体会的问题。正如李政道博士所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把素描教学引入科学的轨道上来,素描教学才能完整地展示其在造型艺术中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化发展,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艺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艺术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关注人本身的存在价值重于单纯的技能之道,其终极目的则是倡导在“完整的教育”制度下塑造完整而健康的人,使人的感知、情感、想像力和创造力得以全面发展。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叶,艺术课仍被作为一门手艺课对待。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课程开始被看成为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的过程。教育观念的变革和转变必然与某种特殊实践和新理论相联。这一时期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中专美术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寓教于美、形象直观感人的优势,向中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文化,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必须要在美术教育中,融人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文学科比较集中地概括、提炼和升化了社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它们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在人文学科中,艺术(含音乐、美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而文、史、哲等学科内容则主要通过丰富人们关于人与社会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文、史、哲的许多内容拥有千年不减的魅力。其中许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具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并已经形成“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门类,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4.
张丽  姚海静 《考试周刊》2011,(63):220-220
美术对于人格形成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来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在青少年美术教育功能凸显的今天,美术被视为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美术课是对青少年传授造型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进行美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妓女从诞生之始就是艺术工作者,从事艺术、表演艺术是她们的主要职责,接受艺术教育在所难免,学习美术是她们所受教育的内容之一。明代青楼尤其重视对妓女美术才能的培养,这一时期的妓女不但普遍要学习书法、绘画,甚至普遍走出“闺阁”在山水中接受美育。她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男性文人作品以及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俞文琪 《家长》2021,(1):155-156
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和空间,且具有一定可视性的艺术,美术的出现是为了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让生活充满美感与诗意.本文就从两个方面对小学美术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生活素材、活的方法,展开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生活化知识。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美化生活服务。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从创设生活情境、选用生活素材、展开生活探索、组织生活活动、鼓励生活创意等方面出发,打造生活化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1):F003-F003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成立于2004年11月,其前身为教育学科教研部。该系设有教育学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教师技能艺术教研室,承担教育理论课程,教师技能课程,音乐和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有教师16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8人,助教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4人。  相似文献   

19.
赵娜萍 《河北教育》2002,(12):40-41
在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包含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它是人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艺术及艺术教育贯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对不同时代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二,艺术可以直接体现人的意愿,反映人的心声,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三,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其四,艺术教育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钥匙,当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有机结合时,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智慧;其五,艺术教育,特别是音…  相似文献   

20.
李红 《云南教育》2001,(6):41-42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 (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 )两大部分,属于学前艺术教育的领域。在以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为内容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幼儿期主要进行的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从而完成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中的审美任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形成幼儿的审美心理,陶冶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在未来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审美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大量的教育活动基本集中在“美术创造”的部分,其中又相对集中在平面造型的绘画部分,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